在做实验和做梦之间选择了做法,科研的尽头真的是玄学吗?

当你在实验室里挑灯夜战,反复做着同一个实验,然而实验中变量和参数实在太多。屡败屡战的你开始怀疑一切,企图通过逐次改变一点实验条件找到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经过多日的操作,你竟然奇迹般地把折腾了很久的实验做出来了!
但是做第二次实验的时候,你又失败了。于是你试图还原上次成功的一切细节,回想那天你穿的某件“幸运白大褂”,用的某支“”神奇移液器“”,或者实验前佩戴的某件饰品等等。
从此,为了避免再次经历实验失败的煎熬,你会在每次重要的实验前试图再次穿上那件白大褂,拿上那只移液器(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从师兄手上夺过来),戴上哪怕破损也舍不得丢的手链……
这个时候,恭喜你,作为一个科研小白,你开始迷信啦!

在自然科学领域,各种各样的迷信行为其实并不少见。就拿结构生物学领域来说吧,晶体学估计是科学小迷信的重灾区了,这个时候不得不提Alexej Dick和他著名的“猫须结晶法”了。蛋白质晶体的生长常常被认为是一门“艺术”远多于“科学”,因其结晶过程中晶核的形成、晶体的生长还有结晶过程中高度的有序性常常都不是实验能够精确控制的。
其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结晶优化技术—seeding,又叫种晶法,是用一个工具把一个液滴中的已经形成的晶核或者长得不好的微小的晶体引入新的液滴中,辅助晶核的形成或者改变结晶的进程。因此就有了运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为了针对这一方法被开发出来用于转移晶核。其中猫胡须因为它的细软和韧性,尤其是胡须表面角质层形成的特殊的重叠嵌合结构成为了在溶液中捕获微小晶核的神器,经科学家Alexej Dick不厌其烦地推荐并且帮助很多人获得过成功后,被广泛当做制作结晶优化过程中做seeding的神奇小工具。

那么在我们的生物科研领域里又有那些不为人知的小迷信呢?




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类似的科学小迷信。比如:费米的木桌子,猫胡须结晶法等等,看起来虽然荒诞,但有时也有它背后的科学原理;而另一些小迷信,则似乎毫无根据。 以严谨客观著称的现代科学,以理性逻辑缜密闻名的科学家,为什么有时候也会热衷于这些普通人看来也无法理解的小迷信呢?说到底,科学家也是人啊。 《Nature》曾经刊登过一篇关于科学家各种迷信行为的文章,作者认为,“这些迷信行为使科学真正打上了个人印记”。同时有数据表明,一些仪式能够有效缓解焦虑,降低压力水平。 人类学家Dimitris Xygalatas曾经说过:我们的世界是一个非常混沌的地方,大部分都不是由我们控制的。但我们可以哄哄我们自己。 科研很多时候是一个非常枯燥孤独的旅途,尤其对于做基础研究的人来说,无论目标如何引人入胜,通往目标的路注定是困难重重并且充满了未知。在日复一日的实验中,我们不妨学会一些无伤大雅的小迷信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和压力,让自己可以继续坚持下去。
最后我们也衷心希望,各位科研从业者

广州甄钰科技有限公司秉持“至臻品质,至善服务”的信念,专注生命科学领域产品的制造,专业从事高端生物耗材生产和销售,创立自主品牌“ZENETIX”,实施标准化产品作业及严格的科学管理体制,严把质量关,不断追求完美的品质以及高效的服务,产品严格按照IS013485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标准生产,并通过FDA和CE双重质量体系认证。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致力于为科研用户提供行业领先的液体处理、分子检测、细胞培养等方面的高品质一站式科研耗材服务。
ZENETIX产品涵盖:细胞培养、WB、普通病理、分子病理、生化试剂以及实验耗材六大类。可广泛应用于检测机构(IVD)、生物学研究、医疗、新药研发和实验室科研等领域。ZENETIX专注细胞培养耗材、分子诊断耗材的研发与生产,产品性能优越,品质优良,现已拥有3000㎡生产基地,配备十万级无尘制造车间、成熟的生产工艺、专业的生产设备,核心团队在生物医疗耗材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秉持创新精神,着力强化核心技术的研发,特别是通过纳米表面处理技术、功能材料改进生产技术和个性化设计,为客户提供通用型和个性化产品。力求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提供强有力的产品及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