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吕蒙
陈亮见到了陈武,先问好了一下并且互相介绍了一下。孙策安排陈亮训练陈武的部队,让他的兵拥有如同骑兵的机动性。陈亮从徐州订购了300辆自行车,陈亮骑着一个自行车展示出自行车的移动速度。陈武的300个士兵跟着陈亮上了自行车。因为九江刚刚被水淹了,而且很多大地主都被抄家,空地有不少,陈武轻松圈了一块没人耕种的地,开始训练陈武的士兵。
陈亮之前发现自行车的销售一直不行,就连陈亮家人的朋友都不学习骑自行车,对此陈亮十分疑惑。战马的价格远大于自行车,而且马要吃饭,日常开销远大于自行车的维护费,陈亮怀疑自己的亲友都太有钱了,不在意这点消费。同时陈亮不认为骑自行车比骑马难,至少陈亮现在能精通自行车,但是还无法熟练骑马。陈亮送给陈光明一个自行车1年多了,现在刚会骑,有可能是汉朝人接受新事物慢。不过同时可以换句话说,有可能是陈亮接受新事物慢,现在还不会骑马。鉴于自行车糟糕的销量,陈亮只好希望通过军队打开市场。陈亮没有抓住乐府兵的机会。因为陈亮掌控北府兵时期,没训练自行车。后来乐府兵时期,刘备收获大量西凉战马,不需要自行车了。现在孙策军南下缺马,而且和陈家关系好,陈亮希望借此打开销路,最好有广告效应。
经过一些训练,陈武的士兵基本都能在自行车上保持平衡了,孙策完成了工作交接,袁术惊讶于九江去年的税收。喜欢隐瞒人口藏田偷税的大地主们有很大一部分被孙策钓鱼出来了,剩下的看着情况,也就遵纪守法了,袁术很满意九江的情况,直接安排儿子袁耀来当九江太守混资历,接着执行孙策的政策。孙策的大部分政策是抄袭青徐政策,反正政策又没有专利,袁术甚至还召集了一些袁家没事干的闲人和一些故吏来进行九江的教学工作,还可以继续培养袁家故吏。至于庐江太守陆康,袁术没给他好归宿,直接以扬州牧的名义安排他回家养老了。如果陆康不接受这个调令,那袁术也不得不(有理由)让孙策发起进攻了。袁术果然没有收到陆康的回复,派遣孙策直接就任庐江太守。孙策打算用先礼后兵打法,起码保证自己师出有名。不得不提的是,这个时代孙坚和陆康没有太大的关系,历史上的孙坚救过陆康的侄子,但是这个时空的区星因为北府兵把船给烧了,没有办法向东北逃跑,所以陆康的侄子没有被贼军包围,因此孙坚没有救他。这样陆康和孙策的矛盾反而更小,因为如果孙坚救过陆康侄子,陆康依旧看不起孙坚父子,那么孙策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如果孙坚没有施恩陆家,那么陆康看不起孙策的话,孙策只会把他当作普通的世家大族盛气凌人没有礼貌罢了。因此孙策也比历史上更愿意接受使用怀柔政策处理陆康。
孙策和周瑜骑着马跟着韩当带着骑兵,陈武和陈亮骑着车出发,程普黄盖和孙家家将(至于祖茂,按照演义里祖茂被华雄杀了,但是三国志只记载祖茂把孙坚红头巾挂着自己逃了,所以华雄杀他的可能性很低,但是祖茂后来没记载了,作者推测他可能是在孙坚死了以后跟着袁术后来为袁术作战,没有继续给孙家作出贡献。而且袁术军事水平很容易把他害死了,所以引兵救孙坚之后的事没有被记载)带着步兵慢慢前进,吕范蒋钦和周泰坐船载着钱粮去庐江。骑兵走的慢一点,陈亮把这次庐江之行当作一次训练让陈武的士兵加强自行车练习,慢慢跟在骑兵后面,现在还不适合太快。
陈亮发现大部分人都骑得还行,有一个看起来16岁的小朋友骑得挺快,竟然能和陈亮保持在一条线上,陈亮想提拔一下这个又骑车天赋的小朋友,于是问道:“小兄弟不错啊,请问怎么称呼?”小朋友回答:“教官好,我叫吕蒙,你可以叫我阿蒙。”陈亮试探地问道:“吕蒙啊,你骑车很有天赋,有字吗?”吕蒙:“暂时没有。”陈亮说道:“介不介意教官给你起一个?”吕蒙回答道:“教官你自己还没有取字呢,我还是等长辈来取字吧。你还是叫我阿蒙就好。”陈亮就问了一些意义没那么大问题,比如吕蒙来自哪里、军中有什么亲戚、为什么搬家到扬州、武功学的怎么样,认不认字之类的。吕蒙很有礼貌的回答了这些问题,陈亮也因此推断出这就是传说中的汝南吕蒙,跟着姐夫来支持孙策。一路上,周瑜凭借精神力发现了不少暴露的庐江斥候,无马的斥候都小虎抓住,有马的被陈亮把马射死了,然后再依靠吕蒙等人骑自行车抓住。
不久周瑜又抓到一个斥候,这个斥候竟然不是陆康的人,而是自己人。周瑜知道这个小差役和周家关系不错,于是就叫来问了一些陆康的情况。小差役说:“陆太守不认可这条命令,他认为袁公(袁术)能当扬州刺史是李傕的乱命,没有法律效应,所以太守拒绝袁公,没有回老家的想法。”孙策让这个小差役先回去,还把之前抓到的俘虏都放了让他们回去通知陆康自己马上来接管庐江,会先占据庐江北部进而南下,如果陆太守坚决不离开,那么自己(孙策)就只能迫于扬州刺史的命令攻打庐江治所了。孙策这一套先礼后兵还是要做足的,给陆康这种老一辈名士留一些面子,让他体面一点,接着便安排程普带着人去沿着阳泉直接打到六安。
陈亮看到周瑜在庐江认识的人很多,于是突发奇想,想到了一个在高中时期让他恨之入骨的一对夫妇。于是问起周瑜说道:“公瑾,你认不认识庐江姓焦的小官吏?”周瑜:“想不到你一个小孩子就想这些,哪有专门管那种事的官吏?”陈亮理解周瑜的内涵,说道:“我说的是姓,焦炭的焦,那个官吏名叫焦仲卿。”周瑜表示理解陈亮并不是在想少儿不宜的事,但不认识焦仲卿这种小级别的官吏,到了舒县问一下家人可能会知道焦仲卿是谁。
说起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让陈亮的高中非常痛苦,主要是文言文而且太长,还有几段要求背诵,背来背去考完试这么多年陈亮就记得一句阿母大悲摧,其他就不记得了。陈亮当时和高中同学吐槽:“焦仲卿就因为自己家婆媳关系不好,让21世纪的这么多高中生痛苦。”如果是高中时期的陈亮回到三国,又拥有筑基期的力量,那么他可能毫不犹豫地代表21世纪所有被这篇课文折磨的青少年杀了焦仲卿和他全家,高中的陈亮还是一个容易热血上头的少年,作出这么残忍的事也不是不可能。同样入选课本并且要求背诵的三国时期的长文包括李密的陈情表和诸葛亮的出师表起码还是正事,一个是要照顾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奶奶,另一个是要出兵北伐,婆媳矛盾跟他们的正事比起来不值一提。尽管陈亮对焦仲卿依然颇有微词,但是现在穿越的陈亮自然不会考虑用暴力屠杀的办法解决问题,无缘无故杀人是不合法的。现在陈亮肯定会考虑一个合理的办法解决这篇文章,于是他想到一个办法理论上可以完美解决孔雀东南飞的问题,背不背文言文无所谓,主要是不希望出现这种悲惨的爱情故事,陈亮在心里安慰自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