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在高中和大学里就长期扮演着“体能测试”的角色
最近中国体坛闹出了“体能测试”风波,游泳名将傅园慧预赛第一却因体测成绩无缘决赛,女子跳马则让预赛倒数第一的运动员增补参加决赛,还有象棋棋手苦练1000米跑和跳远……体能无疑是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但种种荒唐结果的出现,不禁让人反思是否应该停止“一刀切”搞体能测试的做法。
这些事情也让我想到了之前网上对英语教育的大讨论。其实,英语在高中和大学里就长期扮演着“体能测试”的角色。学好英语当然有用,但是不是干各行各业都得掌握英语?连运动员都有“偏科”现象,更不用说文化课学习了。因为英语“拦路”,让很多专业课分数高的“偏科生”失去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这是当前英语教育广受非议的主要原因。
话说回来,中国男足以前早就搞过体能测试和“上岗证”挂钩的制度,那么这一套下来的成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