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石板

赤条条仰面躺在光滑而滚烫的石板上,把红润的少年皮肤,交给烈日暴晒。直到晒成非洲人,才满意离开。 ——题记
从文先生八十岁还能回到湘西凤凰,看到那条少年记忆中无甚变化的沱江,然后在河的点点光影和幽微角落中,把脑海烙下的镜头,一一回溯。这是件幸福的事,那多年郁结的乡愁,都会在这静静的凝视中,瞬间消释。
而我却不能,我故乡的那条河,已被资本家建成十里水库,那岸边白净光滑的石板,无奈退回水底。聊发少年狂,再躺上去晒一回太阳?永远不可能的了。“环顾望旧乡,无语泪空流”,此即我当下的乡愁。有些东西,不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而是失去了只能选择回忆。那就把晒石板的幸福模样,都好好回味一番吧,大概也只能这样了……。
晒石板,不是拿出石板来晒,而是人躺在石板上,让太阳来晒。用今天的话来说,晒石板实为自然疗法,身上的虱子、污垢、毒疮等等,都可以在高温暴晒下一一化解。我曾想,小时要不能晒石板,能否活到今天都还是个未知数。
故乡没什么林木,四五岁时记得还有些小块丛林点缀在偌大的山坡,等到了八九岁,那些仅有的小绿点也被抹去,连树根都被挖出来,从此故乡就变成光秃秃的沙坡了。曾听父亲说,他小时故乡是有茂密植被的,就像黄土高原曾有猛兽出没一样,故乡三十年前也要防着“老变婆”(估计是花豹)抓小孩的。后来人口多了,大肆毁林开荒,甚至各种果树也砍掉。绵延起伏的青山被剥去外衣,此后成了沙坡。沙坡沦为自然蹂躏的对象:春秋起风飞沙走石,夏季暴雨则泥沙俱下。总之,我记忆中的故乡不如边城优美。但还好,有一条大河。
有了河,就其乐无穷,其中之一便为晒石板。
到了夏天,我们会把牛群赶到河边去放,或中午端上一大盆衣服下山清洗。等烈日当空,浑身闷热时,就会从岸边石板扎进水里。我那时不太会游泳,只会在齐肩深的水域向狗样张牙舞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过原地打转转,连狗都不如。好在刚才燥热的皮肤,总算感到清凉。等双手挥累了,便踩到水底,像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张开手,用脚板摸着河底试探着向深水区走去。现在回想,那时胆子真是大!不会游泳却敢涉入淹到口鼻处的水域,若前面有个坑,那踩进去灌几口水,扑腾几下可能就交代啦。走着走着,前面水潭绿得瘆人,静得可怕,不禁折身回来。
在河里游走累了,就上岸。先把此行的汗褂泥裤在沿河石板处踩弄一番,待看不到浑水流出,将其往不远处荆棘丛一盖,便开启晒石板美好时光。
切不可干身去石板一躺了事,中午高温下的石板可是能冒烟的,像一块滚烫的铁板,你若贴上去,马上让你细嫩的皮肤皮开肉绽,让你像受惊吓的狸花猫腾地弹起来,那滋味叫一个爽。我们有心急的小伙伴领教过的,看着他皮肤瞬间化开的伤,听到他鬼哭狼嚎,心里也范疼。要想晒石板,得先用水给石板降温,就近泼水过来或用盆舀端来反复冲洗,再去河中把身体弄湿,回到选定的石板,用树叶刷去隐蔽的沙粒虫子,然后就可以慢慢躺上去,开始享受美美的日光浴。这里传下选择石板的秘诀:选那种被河水多年冲刷而光洁无瑕的,不能太靠近水也不能靠近树林,否则你睡着了可能涨水会把你拖进去淹死,也可能蚂蚁虫蛇跑到你七窍处享受你美美的胴体。另外,尽量选平整没青苔的石块,面积务必大些,如此才不伤腰背和翻身摔残摔死。
躺在石板上,河风徐徐吹来,清爽无比,天上白云悠悠飘荡,耳畔流水哗哗地淌,两只彩蝶在头上翩翩起舞,而落单的知了,叫个不停。在这美好的天地之间,且让疲倦的身躯,美美入睡。
暖暖的阳光烘焙着赤条条的身体,天籁是绝妙的安眠曲,你很快进入梦乡。你梦到:自己也像老爸一样,仰面躺在河上,不用脚也不用手,就能从曹家岩飘到大石板,足足三公里呀;奶奶终于带自己去了一直想去的远方亲戚家,那里有很多小伙伴也有糖果;自己突然像大哥一样去了镇上三伯家,有上学了!那些漂亮的书本,那繁华的黄泥街道……。
一个饱觉醒来,不知太阳已偏西,知了也不叫了,彩蝶更是无处寻觅。便扯下树上晒干的衣服,穿上回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