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05年——404年间三晋联军对齐的战争(包括廪丘之战)
战役大致经过是:齐国田氏内乱,田会以廪丘城投赵,齐相田和指示田布率军讨伐。于是三晋国君任最高统帅,麾下以赵将孔青、魏将翟角、韩将骉羌统领各国军队集结于任地,会盟宋、卫、郑、越等诸侯,谋划攻齐。但宋因国丧、越因齐割地拉拢都没参与战役,其余与会诸侯是否参战未知。晋联军大败齐军,俘尸三万,车两千乘,筑京观。次年晋联军乘胜别一军包围平陆,大部会师平阴,一举攻入齐长城,晋联军进军到开水时,齐国田氏又发生内乱,田和于是与三晋讲和,三晋要求齐国不得再修补长城和拿回廪丘,并让齐康公和齐俘虏随他们入京朝拜周天子。次年,三晋被封为诸侯。相关史料如下
★楚国视角——《系年·第二十章》:楚(声)桓王即位,元年,晋公止会诸侯于任,宋悼公将会晋公,卒于鼬。韩虔、赵籍、魏击率师与越公翳伐齐,齐与越成,以建阳、巨阝陵之田,且男女服。越公与齐侯贷、鲁侯衍盟于鲁稷门之外。越公入飨于鲁,鲁侯御,齐侯参乘以入。晋魏文侯斯从晋师,晋师大败齐师,齐师北,晋师逐之,入至开水,齐人且有陈[鹿坙]子牛之祸,齐与晋成,齐侯盟于晋军。晋三子之大夫入齐,盟陈和与陈淏于溋门之外,曰:“毋修长城,毋伐廪丘。”晋公献齐俘馘于周王,遂以齐侯贷、鲁侯羴(显)、宋公田、卫侯虔、郑伯骀朝周王于周。
★魏国视角——《古本竹书纪年》:⼗七年,魏⽂侯伐秦⾄郑,还筑汾阴、郃阳。⽥悼⼦卒,⽥布杀其⼤夫公孙孙,公孙会以廪丘叛于赵。⽥布围廪丘,翟⾓、赵孔屑、韩⽒救廪丘,及⽥布战于龙泽,⽥师败逋。⼗⼋年,王命韩景⼦、赵烈⼦及我师伐齐,⼊长垣。⼆⼗三年,王命晋卿魏⽒、赵⽒、韩⽒为诸侯。
《水经注·汶水注》引《竹书纪年》:晋烈公十二年(前405年),王命韩景⼦、赵烈⼦及翟员伐齐,⼊长城。
★韩国视角——洛阳金村战国早期骉氏编钟铭:“唯廿又再祀,骉羌作戎,厥辟韩宗徹,率征秦迮齐,入长城,先会于平阴。武侄寺力,言敓楚京。赏于韩宗,令于晋公,昭于天子,用明则之于铭,武文咸烈,永世勿忘。”(唯廿又再祀,指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即前404年。骉羌是韩将。)
★赵国视角——《吕氏春秋·不广》:齐攻廪丘,赵使孔青将死士而救之,与齐人战,大败之。齐将死,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以为二京。《孔丛子顺势》:齐攻赵,围廪丘,赵使孔青师五万击之,克齐军,获尸三万。
★这段记载个人认为就是此次伐齐之战,牛子应该就是田和,齐侯即齐康公。
《淮南子·人间训》:三国伐齐,围平陆,括子以报于牛子曰:“三国之地,不接于我, 逾邻国而围平陆,利不足贪也。然则求名于我也。请以齐侯住。”牛子以为善。 括子出,无害子入。牛子以括子言告无害子。无害子曰:“异乎臣之所闻。”牛 子曰:“国危而不安,患结而不解。何谓贵智?”无害子曰:“臣闻之,有裂壤 土以安社稷者,闻杀身破家以存其国者,不闻出其君以为封疆者。”牛子不听无 害子之言,而用括子之计,三国之兵罢,而平陆之地存。自此之后,括子日以疏, 无害子日以进。故谋患而患解,图国而国存,括子之智得矣。无害子之虑无中于 策,谋无益于国,然而心调于君,有义行也。
★其他记载,《吕氏春秋·览·慎大览》:文侯可谓好礼士矣。好礼士,故南胜荆于连堤,东胜齐于长城,虏齐侯,献诸天子,天子赏文侯以上闻。
《史记·齐太公世家》:二十五年卒,子宣公积立。宣公五十一年卒,子康公贷立。田会反廪丘。《六国年表》“齐宣公五十一年,田会以廪丘反。”、“赵敬侯三年,救魏于廪丘。”(证廪丘其后属魏)
《战国策魏策四》记载:“缯恃齐以悍越,齐和子乱,而越人亡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