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田丸》第十三集——决战

作者:戯鬼君
六文钱空中飞舞,三叶葵仓皇撤走。信繁青春编落下帷幕,大众期待的大坂编即将开始!这一期的剧评也不单单只讲“决战”,也会将前十三集的剧情做一个总结。所以,这一期的文字内容可能偏多。剧评中如有写错的地方,还望诸位小伙伴批评指正!
杂言:
数次的擦身而过却难见一面,更难言一语。但六文钱的护身符或许将陪伴信繁一生。在信繁青春编中,堀田梅教会信繁策略的意义,并给信繁诞下了长女。不知道将来信繁和阿桐所生的於市会不会提到了,但是阿梅这个名字或许将是信繁和阿桐共同怀念堀田梅所取的了吧?

侃剧:
作为本作中,第一场重要的战役——第一次上田合战,剧组用了一集的时间来讲述试图想体现出一个较大的场面,不过信幸的别动队杀到的时候,还是没有藏拙藏好,诚为可惜!之前,雅人叔在访谈中说第一次上田合战,将极具三谷的风格!那么,这一次便按顺序来讲讲第一次上田合战,顺便本期的剧情中的历史细节也附在这一块了!先来张大致的战局图!

首先,剧中的这场战事只是第一次上田合战的一个部分,之后德川又得来了井伊直政的5000援军,准备一雪前耻。在丸子城附近对峙的时候,真田昌幸则采取扰敌战术,比如半夜不让德川军好好睡觉之类的,反复折腾德川军。后来,在听闻上杉家将派来援军的消息后,德川军黯然返回三河。接下来,我们顺着剧情,来讲讲上田城防卫战的战略。这一部分,我们就用《真田丸》官网的图。

昌幸老爹以面饼做比喻这一下,鬼君也实在佩服三谷可以想出这么一招,顺带之后又连了连昌幸老爹和出浦的CP,主要的战略构想也很明确,不断诱敌深入,趁敌军锐气丧失之时,一击溃敌;再有一别动队前后夹击,断其归路;最后决堤放水,不让敌军返回大本营。在战前准备的这一段描写中,真田兄弟的互动十分之多,这里也为犬伏之别与第二次上田城合战做一个铺垫。
其实关于真田信繁是否参加了这场战役,史实记载是有争议的;或许也是为了迎合这一点的模糊记载,剧情上,昌(三)幸(谷)给信繁安排了一个诱敌的任务,给予了信繁活跃的空间。诱敌的时候,信繁又是唱起了能乐《高砂》,又是跳起了在上田一地广为流传的狮子舞,对于德川军可谓是行尽挑衅之事。信繁跳舞这茬,也算是三谷幸喜的老梗新用。
如果大家看过三谷幸喜的一部电影《了不起的亡灵》的话,一定会记住其中有一段阿部宽跳踢踏舞的剧情,实质上,宽叔的那段戏是在开拍前临时收到的任务;虽然宽叔很努力地去学习踢踏舞,但是总难免有拙劣的地方。三谷也正是需要宽叔这拙劣的舞姿来增加喜感!而这集中,雅人叔挑衅的舞姿也颇为让人捧腹!


在信繁不断诱敌的过程中,老爹再次下起了棋,要不是国家有别,时代不同,感觉真可以给老爹艾特一下谢安了!之后,在《真田丸》OP曲中,真田军大胜德川军,真田信幸也霸气了一回【本来这仗就是大哥的出彩的,好嘛?】最终,关于堀田梅的这个强行便当吧,是那么地不合理,但是又是那么地合理。说不合理,在于它不符合我们以往在影视作品中的认知,好歹作为信繁青春编的女主,死得如此突兀,而且也没有任何正面的描写;说合理,是在于其实它也真真正正地反映了一场战争的状况,在以往的战役题材的影视中,战前双方的谋划,战时的激烈,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然而关于战后的残敌清理等过程,往往是被忽略的。剧中的真田家也疏忽了,导致了堀田梅的死亡。或许,三谷也想用堀田梅的死来体现战争的无情与不可预知性吧。关于大家所说的堀田梅智商下线一事,三谷试图用阿桐的一句为母则强来解释,认不认同还得看大家咋想的了,个人觉得还是牵强了。


在2014年的6月份,当时听到三谷幸喜与堺雅人合作《真田丸》的消息,鬼君十分兴奋,NHK、堺雅人、三谷幸喜对于我个人来说,算是一个梦幻组合。三谷的剧作一向也总会让观众两极化评价;那么,这次将《真田丸》——信繁青春编的剧情做一总结,来盘点一下三谷在这一段时间本子的优缺点。
三谷擅长的剧作风格还是很贴合大河剧的。由于资金等多方面缘故,大河剧的大场面不多,更多是倾向一种舞台剧风格;这种舞台剧风格恰恰也是三谷最擅长的,比如他的片中很少会去使用交叉剪辑,而更多地会去使用一种一景一镜的的长镜头拍摄方式,如三谷之前导演的作品《大空港2013》、《有顶天饭店》等等,这也是由于三谷长期的舞台剧团经历。
这一次是阔别12载,三谷再一次进行电视剧剧本的创作;或许是12年电影、舞台剧剧本的历练,三谷对于起承转合的把握,比之12年前,确实是进步的;对于比较了解日本历史的追剧者来说,或许单独拿出一集来,也可以很好地切入到情景。每集的开场旁白与两汉字的标题也算剧组这次别出心裁的地方,这也是考虑到大河剧观众经常漏看的习惯做出的一个不错选择。
虽然三谷的剧作总是会被观众定义为“快餐”的喜剧风格,但是三谷却是一个尚古的剧作家,他的影片中永远不乏向老片情结,比如《爆肚风云》与《魔幻时刻》中以不同的方式两次致敬《教父》。在这次《真田丸》中,他又何尝没有向之前的大河剧致敬,《风林火山》九年后的《真田丸》,刚好应上信玄死后的九年之期,或许这只是一个巧合。但是,三谷对《武田信玄》确实是致敬了。虽然,史学圈对胜赖的失败提出也有信玄的责任,但是《真田丸》依旧将信玄作为一种神的存在来渲染!在《武田信玄》的末尾,旁白如此说道:“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有如山神一般的人物。”在昌幸老爹的心目中,信玄公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且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代。在上杉家中,谦信又何尝不是如此地存在!

信繁青春编的剧情结构分布是一个2(“船出”“决断”)-2(“策略”“挑战”)-2(“穷地”“迷走”)-2(“夺回”“调略”)-3(“驱引”“妙手”“祝言”)-2(“人质”“决战”)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可以说是围绕一个中心点,第一部分“船出”“决断”这两集,对于真田家来说,何尝不是他们的奥德赛!一个回家或者说更像是一个寻找家的故事。真田家的众人形象基本定型并立起;第二部分中,昌幸无疑是第一主角,从第三部分开始,信繁的主角光环慢慢开始叠加,不断成长,经历过保护姐姐与夺回奶奶的失败。策反春日信达的任务虽然成功,但也让信繁开始质疑父亲的策略。第五部分可以算是信繁青春编成长的关键部分,从质疑策略到运用策略,但当室贺死时,信繁依旧受到冲击,阿桐的存在仿佛就像是信繁的另一面镜子;之后的成长线估计就要延伸到丰臣家的线路。
从大的框架上,《真田丸》的故事线基本是以真田为主,德川【前一集半为武田】为副,在另一方面,三谷也坦言有向《三国演义》学习,从人物定位上也有着几分相似,北条家如江东孙氏,上杉家如演义中的季汉一般,而德川家却描绘得有几分枭雄刘备,乃至刘邦的气息。当然他也说到,从《三国演义》的视角看,天正十年的这一场关东三国志,估计会觉得日本的历史是小孩子过家家而已。纵观青春编中的几集,最典型的三谷剧作写法无疑是第11集祝言,双线的故事进展到最后凝结在一个点上。
同时也在这一集,三谷也算做出了自己剧作生涯的突破,三谷曾说:自己不喜欢写流血的场面,在这集中,不仅实实在在地流了血,而且还是作为三谷至交的西村雅彦来演绎。堀田梅和阿桐的形象在这一集中也都各自丰满了起来,个人觉得这一集中,堀田梅警告阿桐与阿桐看到杀人事件后,带着信繁到杀人现场的剧情都十分地真实,又符合各自的性格。然而,最大的败笔也就在12集赤裸裸地出现了!真的是赤裸裸!
到目前为止,三谷在这部剧中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不知是基于三谷自身经历还是何种原因,总之远不及《新选组》中出彩或者说更吸引观众。当然我们在综述一个角色形象之时,有剧本所给予我们的一个文本形象,也有演员所表现的演绎形象,还有基于观众自身经历所勾勒出的观感形象。另外,在历史剧或者文学名著剧中还有一个不可不谈的历史或者文学形象。这一系列的形象也就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既然是说三谷的败笔,那我们也就不扯之后的那几个形象,就单说这个文本形象。这个败笔即是阿梅跟阿桐表示自己当时并不明确自己是否怀孕,乃至之后说是一种策略。
首先来说明下这个为啥是败笔,从存在感的角度上,这段情节并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跳过这一段,对于整个剧情既没有推动也没有影响,从人物塑造这一角度上来看,删掉这一段,对于人物形象并没有丝毫的毁坏,反而这一笔,画蛇添足,把堀田梅整个良好的形象直接坍塌并毁坏。
为什么三谷会加这么一笔?如果说是希望通过这一笔来凸显人物的复杂性,那么11回“祝言”中阿梅的表现就已经足够,我觉得算是一个女性正常心理的描写,而且同样有一个角色转变的历程,也同样用了3集的戏份,不可否认,口啪大叔的形象比之堀田梅更加丰满立体。;那么是为了圆那个时间线么?但是在这一段的剧情中,有阿桐说怀孕已经三个月的描述来看,那么从阿桐知道堀田梅怀孕这件事开始到问话,其实也就过了三个月,所以从本意上来说,第10回—第12回只能算是艺术改编,并非走史实时间线,具体详见“妙手”“祝言”“人质”剧评中的迷之时间线部分。那么,是为了塑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初恋形象?三谷的真意如何,也是不得而知了。
综上所述,青春编的剧情,我大概可以给个三谷70分—80分左右,某几集可以更高,但是女性部分的塑造拖了不少的后腿。青春编的剧本在15年底完成的,之后的剧本都将是在边播边写边拍的环境中完成了,剧本质量下滑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大家可以有一个心理预期。
碎谈:
先来一张大坂篇官方海报!

今年《真田丸》的舞台:信浓——大坂——信浓——九度山——大坂
作为信繁的因缘之地,大坂篇注定也将承载很多的故事。在这一段的剧情汇总,丰臣秀吉无疑将成为一个核心的存在。在三谷的访谈与雅人叔的采访中都提到,大坂篇将直面描写出秀吉堕入黑暗面的事!三谷是否会写出一段属于自己的《麦克白》呢?大家拭目以待!在大坂篇中,三谷的嫡系尽出!个人也期待三谷写出更为精彩的群像剧!附上目前羽柴家的关系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