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纪录片《航拍中国》解说词文本25 第四季 第二集 广西

2023-02-19 12:00 作者:付与明年  | 我要投稿

 

【桂林山水惊艳亮相!飞抵广西,看极致的中国山水。】


第四季  第二集  广西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华南地区,南临中国最大的海湾北部湾,西江水系自西向东,覆盖了全区超过八成的土地面积。


进入广西的旅程,从漓江开始。闯入一片山水秘境,读懂一座城的过去与现在;到龙脊梯田,参加一场火红的节日;飞越华南之巅,俯瞰群山与云海的相逢。

 

/桂林市 阳朔县-漓江/


桂林山水甲天下,古人的一句诗让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到漓江看山水成了游玩的标配。

 

一年之中,一日之内,由于光风云雨不断变化,到漓江的每一个人看到的风景都不尽相同,从空中看就更是变幻莫测。可以说,山水之间安放了一个看不完的桂林山水。

 

其实来漓江旅行,最重要的不是要看完这里的景色,也不是数清这里绵延的群山,能不能在烟雨朦胧之中,进入这如诗如画的山水秘境才是关键。

 

4月,西南暖湿气流控制着漓江的上空。阳光下,漓江烟雨渐渐呈现。这样的好景致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早起才可能撞上最佳的观赏时机。

 

/遇龙河漂流/


再仓促的行程到了这里都变得悠长,因为遇龙河的水可以放慢一切。人在画中游,漂多快根本不重要,目的地更没人在乎,过程之美才是遇龙河漂流的奥妙之处。

 

在山水画卷中随波逐流,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获得绝佳视角。因为平缓,河流上的二十多道坝子就成了最好的插曲,小小的落差有惊无险。

 

/漓江渔火/


既然是玩意境,就不必在乎白天还是傍晚。暮色下的漓江映衬着人们寻觅的诗和远方,阳朔江边点起的渔火别有一番风味,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鱼鹰老人为游客演绎着古老的夜间捕鱼方式。

 

表演虽然有模式,但他们举手投足也能声情并茂,游客认可就是最大的肯定。至于是拍的照片更多,还是捕上来的鱼更多,没有人会计较。

 

/桂林市 阳朔县-《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


山水之中,连劳作场景都成了最美的演出。群山被灯光打亮化作幕布,方圆两公里的水域成为舞台。

 

撑船撒网,壮族对歌,整场演出需要600多名演员共同参演,其中有不少是本地村民。他们只是重复着最熟悉的动作,却组成了最震撼的表演。

 

/桂林市 象鼻山/


/独秀峰/


桂林人的山水离城市不远,生活在桂林,山水环抱的格局处处都是好风光。不管是在今天还是在古代,这座小山都立于城市的中心,周围的人们无论远近都能一眼望见山顶的楼阁。

 

山脚下的建筑,曾经是举行科举考试的贡院。在这样一个全城人随时可以看到的地方建设考场,足见古人对功名的向往。

 

今天,“考试”竟然也成了旅游项目,游客们也考得饶有兴趣,看看自己能否金榜题名。

 

/桂林市 临桂区-会仙玻璃田/


尽管山水占据了大部分的土地,智慧的人们依然找到适合耕作的地方。路程远点儿,那就搭乘小船。反正有这些忠实的伙伴着急干活,丰收就可以踏踏实实。

 

/桂林市 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晒衣节/


农田在哪儿,家园就跟到哪儿。在龙脊梯田,瑶族人就把他们的家安在山腰。桂林山水的意境相对含蓄,但这里的红瑶则用最奔放的红色表达着他们对生活的感受。

 

每年农历六月六晒衣节,家家户户都把衣物拿出来晾晒,祛除湿气。这个集体行动让衣服保持了鲜亮的红,也让热烈的生活铺天盖地,流淌不绝。

 

/桂林市 猫儿山/


桂林山水意境的形成,与眼前的这条山脉有很大关系。猫儿山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季风携带的丰沛水汽在到达云贵高原之前,会先被这里的群山挽留。

 

这些没有爬上高原的水汽,从此获得了另一种命运。它们化身为雨进入沼泽,滋养了树木;它们成为一条条溪流,慢慢汇聚,顺势而下,悄悄地成为令人陶醉的烟雨漓江。

 

接下来,一同领略岭南风物,品尝延续千年的甜蜜滋味;观赏田野里的璀璨灯火;最后,共赴一场奇妙的变身之旅。

 

/钦州市 灵山县-灵山荔枝/


广西的夏天,以甜蜜的滋味开启。千年以前,荔枝就在灵山扎根安家。

 

这棵高度超过13米的荔枝树,是目前史料可查最古老的荔枝树之一。1500多岁的高龄,却依然高产。在好的年份,它甚至能结出近千斤的果实。

 

这是村里人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放学回家的孩子也来帮忙。甜蜜诱人,他们先尝为快。

 

人们对荔枝的照料格外用心,现代的灯光驱虫技术让荔枝在夜里也能免遭部分虫害。星星点点的灯光,让荔枝和村民们都拥有一个好梦。


/南宁市 隆安县-火龙果种植基地/


和灯光的缘分并未结束,夜幕下,一场声势浩大的灯光秀正在上演。夜间补光增加了光照时间,火龙果可以开出更多的花,从而提高产量。在灯光的调节下,火龙果基地即便在冬季也能供果。

 

如今,全国市场上,每5个火龙果就有1个来自南宁。这里不是中国唯一适合种植火龙果的地方,但在人们的努力和付出下,南宁一路逆袭,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火龙果产地。

 

/崇左市 扶绥县-扶绥甘蔗/


如果不是在高空俯瞰,这片土地忙碌的气息也许会被甘蔗彻底掩藏起来。超过100万亩的甘蔗像厚厚的地毯,覆盖了整个大地。成熟的甘蔗高度超过3米,即便是大型的收割设备也矮了一截。

 

收成好不好,运输甘蔗的车队给了答案。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每天都有数万吨的甘蔗搭乘班车来到制糖厂,然后再以蔗糖之名,带给人们甘甜的滋味。

 

/柳州市 融水苗族自治县-稻螺共养/


广西人爱吃米粉,汤头的风味尤其讲究。最特别的食材藏在稻田之下。小小的螺蛳做出的汤头,可以让整个柳州的人都提起精神。

 

下田摸来的螺蛳滑滑的,放在腰间的竹筐里最保险。在水稻成熟的时间,抢收之后的水田里,最容易摸到螺蛳。摸螺的孩子们有了田可以撒野,美食之旅也成了游戏的天堂。

 

/柳州市/


飞行在柳州上空,粉色最为抢眼。近三十万株紫荆花共同绽放,装点了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其实,更丰富的色彩在花下流动着,颜色各异、炫酷又迷你的新能源微型汽车改变了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

 

停车位量身定制,平时停一辆车的面积可以停下两辆微型汽车。尽管身材娇小,却足以满足一家人的日常需求,出行和维护都很方便。

 

向任何方向前进,十分钟车程之内,一定可以找到充电桩。这份精心设计的安全感,让微型车也能承担起巡逻的重任。

 

这是老牌工业基地亮出的新名片。每天,数千辆新车从这里驶向乡间小道和城市立交。

 

追寻水的踪迹,走进山里人家;前往都安,与展露身影的地下河亲密接触;拜访峭壁上的生灵,学习平衡的秘诀;来到瀑布之下,享受垂钓的乐趣。

 

/河池市 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


壮瑶的方言中的弄,不是弄堂,也不是胡同,而是山与山之间的洼地。相通的是,它们都是人们选择的聚居地。

 

生活在这里,人们时常需要面对干旱。每一个洼地下面都连通着一个无底洞,通往深不可测的地下河。尽管山间的流水都会汇集于此,但最终会顺着洞流走。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陆续建起水柜、水库,收集水、保存水,改善了缺水问题,也让这片山野焕发出新的生机。

 

/百色市 乐业县-大石围天坑/


地下河不仅神秘,也鬼斧神工,最大垂直深度613米的大石围天坑就是它的杰作。漫长的岁月里,地下河在这里创造了世界最大的天坑群,已经被发现的天坑多达30个。

 

/河池市 都安瑶族自治县-都安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


行踪不定的地下河在都安露了头。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这些并不起眼的池塘都是地苏地下河在地表打开的天窗。其中,九顿天窗人气十足。

 

蓝绿的水色,显露其深度的不凡。曾有专业的潜水员下潜,成功挑战234米的深度,创造了中国洞穴潜水的最深记录。

 

盛夏时节,看起来像海的颜色,很难不吸引人们飞身一跃。像鱼儿一样畅游,最后来一张水中写真,打卡成功,便不虚此行。

 

/崇左市 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向山间薄雾,早起的白头叶猴就已经在最佳观赏区就位。向阳面的枝头嫩叶最为新鲜可口,日出而食,美景和美食都尽收囊中。

 

悬崖峭壁虽然危险,但可以躲避天敌,是白头叶猴最安全的栖身之所。比身体还长的尾巴是它们保持平衡的秘密武器,摇摆起尾巴,即便飞檐走壁,它们也能如履平地。

 

作为中国独有的珍稀猴类,这里是它们唯一的栖息地。人们建起自然保护区,让白头叶猴成为这片石山永远的主人。

 

/崇左市 宁明县-花山岩画/


在河流拐弯处的石山上,古老图案正等待人们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简单的线条、鲜艳的颜色,花山岩画记录下2000年前的人类生活。

 

岩画的创造者是壮族的祖先骆越人。没有文字,他们借助图案,保存起社会最初的模样。不过,这些巨幅画作是如何被画上陡峭的崖壁已不得而知。

 

/崇左市 大新县-德天跨国瀑布/


六月,崇左进入雨季,河水暴涨,地处中越边境的德天跨国瀑布在此时呈现出一年中最磅礴的状态。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它的年均水流量是黄果树瀑布的3倍。

 

丰水期,水雾蒸腾,人们很难一眼就看清它的真面目。不过,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瀑布更愿意以清秀的面孔示人。

 

姿态优雅的三连跳提高了它的辨识度,温柔的瀑布也更获得人们的青睐。撑一排竹筏来到瀑布下垂钓,在武侠电影中才能见到的画面,对当地人不过是日常而已。

 

沿海岸线飞行,夕阳下感受海滩的温柔;夜色中,和沙蟹比拼速度;加入一年一度的开海盛会,见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北海市 银海区-北海银滩/


北海之所以成为旅游城市,银滩的功劳很大,几乎没有游客会错过这个海滩的温柔。坡度比降只有千分之五的沙滩是天然的减速带,足够让前浪和后浪都变得平和起来。

 

不远处的海岸是另一番热闹景象,潮水退去,滩涂成了沙蟹的餐桌,这场盛宴将从傍晚持续到凌晨。为了美食,沙蟹甘心熬夜。不巧的是,附近的村民也是这么想的。

 

单纯与沙蟹比速度,人类并非胜券在握,利用强光吸引沙蟹则让捕捉轻松许多。从手电筒到无人机,赶海已经变成了合家欢的游戏,一晚上的乐趣也远远大于了收获。

 

/北海市 银海区-侨港电建渔港/


开渔前的侨港码头,主角是这些身材娇小的船只,2000多艘渔船依靠它们为即将开始的远航做准备。

 

运冰船能够随时为远离码头的渔船补充冰块。一艘出海十几天的渔船最多会准备数十吨的冰来为渔获保鲜,渔民们期待收获能多一些,自然愿意多装一些。

 

缺点物资也别着急,水上商店的货品一应俱全,送货上门是他们的服务理念。实在有点急事,坐上小船出门最方便。

 

时间已到,今年开渔。对祖祖辈辈生活在此的渔民,这不是离家的远航,而是一场竞技的入场。勇立船头,开拓、冒险的基因让人向往海洋;迎风向前,生活的起点就在海洋深处。

 

/北海市 银海区-侨港渔货交易中心/


开渔季的海鲜市场,热闹往往从凌晨开始。黑夜中光影交错,投射出专属于沿海城市的烟火气,长长的码头铺满了各色海鲜。

 

无论是小虾还是大鱼,你都能在这里找到触动味蕾的鲜美;无论是零售还是批发,砍一砍价总能达成共识。

 

更多的靓货甚至没能到达市场,刚一上岸就被顾客截和。秋季第一网的鲜美,谁不想快点尝到呢?

 

/防城港市 港口区-柳钢防城港钢铁基地/


广西的海岸线,美貌与实力并存。乘坐这艘超大型船舶,矿石原料即将抵达码头,它们将在眼前的钢铁基地里改头换面。智慧技术让钢铁工人告别了大汗淋漓的生产方式,远程遥控操作既保证安全也提高效率。

 

按照人们规划好的成长线路,矿石原料就地变身新鲜出炉的优质钢材。它们不会久留,铁路专线和远洋货轮已经准备就绪。经过淬炼,这些坚韧的好钢需要赶紧去往那些等待它们的地方。

 

从河口出发,飞过壮阔的海上牧场,欣赏火山与海浪耐心雕刻的作品,聆听蔚蓝深处传来的鲸歌。

 

/钦州市 万亩大蚝养殖基地/


早在300多年前,钦州的人们就发现,入海口是大蚝生长的最佳地点。河水冲淡了海水,配比出适合大蚝生长的盐度,海水里丰富的浮游植物则为大蚝提供养料。

 

哪里的养料丰富,蚝排就去哪里。为了养出更肥美的大蚝,养蚝人每年都要跟着大蚝搬几次家。清晨出发,开足马力,声势浩大的搬家拉开帷幕。

 

小的蚝排两艘船便可移动,大的蚝排则需要更多的船只共同协作。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绵延数十里的蚝排将整体向外海移动超过20公里。

 

/中华白海豚/


咸淡水交汇的河口是中华白海豚赖以生存的家园。它们的栖息地很讲究,既不全在海水里,也不全在淡水中。

 

它们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而且繁殖率低,追踪它们的行迹并不容易,但人们还是找到了办法进行保护。在这片海域,它们的生存环境正获得更多人的关注。

 

/北海市 涠洲岛/


平静的海面下,藏着一颗躁动的心。海底火山数次喷发,堆积出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

 

数万年前的火山运动依然有迹可循,火山碎屑随处散落,熔岩层层叠叠,保留着当年涌动的姿态。

 

火山口虽已陷落,却为这个小岛留下了一抹月牙湾。原本这是一个完满的圆形,海浪将东南角蚀出一个缺口,还雕刻出了一只可爱的小猪。

 

每年5月,这里则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发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一路畅通无阻,到达北部湾时,依然风力十足。

 

有了海风的助力,海浪的威力大增。在相对安全的时候,和数米高的浪花合张影,是涠洲岛的惊喜项目。即便不小心被淋湿,也乐在其中。

 

3个多月的时间里,风急浪高,又是休渔季,当地渔民借此休憩整顿,忙碌的日子迎来了生活的乐章。

 

/布氏鲸/


深海里的居民并不经常浮出水面,想要一睹它们的真容需要点运气。我们很幸运,邂逅了这对享受亲子时光的母子。幼鲸的身长已经达到6米,但只要在母亲身边,它永远是个小朋友。

 

成年布氏鲸的体长12米左右,虽然不是鲸鱼家族中体型最大的成员,但它们的捕食方式却很有特点:潜入水下,将鱼群赶至水面,然后整口吞下。临时搭档配合是更省力的方式,有的负责驱赶,有的张开大嘴,只待惊慌失措的鱼儿主动跳入嘴中。

 

海鸟看似漫不经心地飞过,实则时刻关注着布氏鲸的一举一动。鲸口夺食,需要冒险。

 

为了填饱肚子,轻装上阵也很必要,身后那团絮状物就是它新鲜的排泄物。这些散布海中的粪便,将成为浮游生物的营养来源。

 

/北海市-涠洲油田群/


夜晚,海洋中的灯火为船只提供了指引,也为漂泊的人们提供了家的想象。燃烧的火炬是正在运行的标志,27座海上生产平台昼夜不息,释放着来自海底的能量,组成南海西部最大的油田群。

 

在油田群诞生之前,涠洲岛的居民经常会面临无电可用的尴尬,每天只有两个小时可以用上电。现在,通过超过160公里的海底电缆,涠洲油田群实现电力联网。在忙碌的生产之余,顺手解决了岛上居民的用电问题。

 

推开广西的东大门,开启最后的旅程。溯源而上,瞻仰一座不朽的红色丰碑;到大明山,看雨雾如何为绿树披上冰衣;抵达南宁,展开未来的蓝图。

 

/梧州市 长洲水利枢纽/


广西的每个城市都与河流相伴,其中超过八成的土地被西江水系串起。这些河流穿山越岭,最终在梧州完成集结。人们在这里修建起长洲水利枢纽,让西江成为水上高速公路。

 

长洲船闸,一天最多有超过500艘船舶通过,年过货量多次超过1.51亿吨,是全球过货量最大的天然河流通航船闸。


/桂林市 兴安县-灵渠/


2000多年以前,灵渠成为当时进入岭南的快速通道。巧妙的分水工程将湘江和漓江沟通起来,从此船只南来北往,畅通无阻。

 

灵渠也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合浦连接中原的重要节点,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百色市 右江区-百色起义纪念园/


真正认识一座城市,需要深入它的灵魂。在百色,城市最显眼的位置,高23.9米的纪念碑像一杆红樱长枪插在山顶,镌刻着一段光辉的历史。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百色起义,建立起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祖国南疆树起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旗帜。百色起义,在中国革命低潮时,溅起一朵鼓舞人心的浪花。

 

/南宁市 大明山北回归线标志塔/


在南宁北部的群山之间,人们建起这座塔,标记出一条无形的纬线。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每年夏至这一天,标志塔和身旁的树木都会短暂地经历立竿无影的奇妙体验。

 

即便身处亚热带气候区,冬天的大明山偶尔也会呈现一派北国风光。当气温急速降至0摄氏度以下,雾气和雨滴就会在枝头凝结,形成雾凇。

 

山峰一夜白头,绿意被暂时冰封起来。这样的景色在南方十分珍贵,因此,每一次降温都会吸引游客冒冷上山观赏。不过,在南方人对冰雪的执念面前,这点寒冷不算什么。

 

/南宁市 黄花风铃木/


南宁人对季节更迭并不敏感,不过有一些花总会如约发出春天到来的信号。每年3月,黄花风铃木点亮了整片山坡,花团锦簇,美得十分纯粹。

 

/三角梅/


南宁符合四季如春的形容,温暖湿润的气候让三角梅盛开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这抹浓艳的色彩装点公路,既赏心悦目,又提神醒脑。

 

三角梅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需要定时修剪,才能保持最规整的姿态。在街头巷尾,它可以肆意生长。给它一片天地和一点时间,连一栋楼也可以流淌出一条花的瀑布。

 

/东盟商务区/


南宁人爱花,甚至城市里最为重要的建筑都以花为模样。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就是一朵倒立的朱槿花,十二片花瓣代表着广西12个世居民族。在它旁边,全长11公里的民族大道撑开这座城市的骨架。

 

南宁,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作为我国唯一同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省份,广西正在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开放怀抱,连接世界。

纪录片《航拍中国》解说词文本25 第四季 第二集 广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