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以为古人考秀才很容易?来建水学政考棚体验一下就知道了

2021-01-12 11:38 作者:梦幻星空0808  | 我要投稿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一首定场诗结束,我们继续逛建水,从朱家花园出来已经接近下午五点,想着那么晚了不会有景点还开着了,所以,又去建水古城溜达来着,无意中溜达到一处,居然有大片雕塑,仔细看来,原来是古代科考的场面,很是形象生动啊!原来这里是学政考棚,也就是古代科举考试院试的地方;

这时已经接近晚上六点,学政考棚居然还开着!问了售票员,说是开到晚上八点,这复工复产做的太到位了啊!疫情对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来说,打击太大了!

二话不说,购票进场!今天是创纪录了,一天逛了四个景点,而且都不是走马观花,这效率,杠杠的,哈哈!言归正传,先简单介绍一下建水学政考棚,它是滇南片区(临安、元江、文山、普洱)四府学子举行院试的场所,大概类似于今天的幼升小吧,通过院试的,才能叫秀才。进门的这个照壁,不用我介绍大家也知道了,就是鲤鱼跃龙门,寓意着莘莘学子一举成名;

考棚里很多场景雕塑,这比单纯的展示要生动的多,不过有一点,雕塑一定要尽量真实,否则也挺吓人的(我就不说是哪个景点了,辣眼睛);

这个时候已经接近晚上7点了,别看我照片拍的那么明亮,我是把ISO开的比较高了,真实的是已经黄昏了,几乎一个游客都没有,我一个人承包了整个景点;

清朝赶考的场景,想那时候的学子真不容易,考场附近的还好,离的远的,光是在路上就得走几个月,如果是海南的学子要去北京参加科举考试,我们来算下,海口到北京,单程2700公里,步行速度按4公里一小时计算,每天按照6个小时行走,一天能走24公里,2700公里差不多得113天,差不多就是4个月。路上走4个月啊!那些徒步去西藏的,跟人家比弱爆了;

来来来,带我一个,一起赶考啊!

当年的学堂,这条件,都是长条凳,要不是知道这是学堂,我真以为到了食堂了;

空无一人广场,两边挂满了高考学子的祈福条,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读书考试都是普通人实现阶级跨域相对公平的也是唯一的途径,所以,各位学子们,加油努力吧!

学政坐堂,学政,也就相当于今天的省教育厅厅长。上面的匾额真看不懂写的是啥,好像是“旁求什么义”,有知道的告诉一声啊!

大人,我就拍个自拍,马上就走,不影响你办公吧?

教育官员们正在商议,要不是上面挂着孔子像,真以为是官府断案呢;

各位大人,你们商量你们的,我就拍个照,打扰……

亮点是大人背后的大清帝国疆域图,自己看,不解释;

来来来,看看当年的试卷,卷子没问题,字也写的很棒,唯一的问题就是,山西省的试卷,怎么跑到云南省的院试中来了呢?

看看这考卷,这书法,这整齐,现在有几个书法家能写出这样的字?何况这还是当年人家的正常发挥;

在学政考棚里转悠,一个游客都没有,微风吹起,略有点感到害怕……

天色昏暗,堂上灯已经点起来了,再配上栩栩如生的雕像,就你自己一个喘气的,你自己想吧……

学政考棚就这点好,情景雕像到处是,这是学子和书童吧?佩服古人的毅力,这长途跋涉的,没有超人的毅力根本坚持不下来,现在,谁说从市里走路走到郊区,那就是神人了;

这是考中了,也叫金榜题名(比喻一下吧,其实殿试考中状元才叫金榜题名),来感谢考官,在明清时代,只要考中的,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也就意味着建立起了一种师生的社会关系,以后在官场上能互相照应,这点跟现代完全不同,现代,你考的好不好跟监考老师没半毛钱关系,你都不用认识她;

考试的格子间,古人的艰苦,不是现代人能想象的,现在高考,放在7月份,还说热,人家古人,就在这么小不到2平米的格子间里连考3天不能离开,吃喝拉撒睡都这里,别说空调了,连个风扇都没有。如果咱穿越到古代去参加科举考试,先别说能不能考中,估计就这3天你都坚持不下来;

学堂雕塑群,必须给学政考棚的雕塑设计者点赞,这太有生活了,大家看看,有认真听讲的,有开小差走神的,有打瞌睡的,有闭目养神的,看看两位老师,无奈又无语。想问一下设计者,你是不是把你读书时的样子实景复现出来了?哈哈哈

来个自拍吧,和古人做一个跨越时空的同桌

转来转去又转到了大堂,天色已经接近黑了,开再高的ISO都拯救不了了。再见啦,学政大人!

学政考棚大门口,已经华灯初上,学政考棚不大,1个多小时就可以逛完,我6点多进去的,不到8点出来了,但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

大门口,曾经滇南所有学子鲤鱼跳龙门的地方,如今已经淹没在历史尘埃里;

右边的雕塑群再现了学子看榜单的场景,就像现在高考完查分一样,有惊喜也有失望,无数人从此走向不同的人生;

我都收集了一大摞这样的景点宣传册了,小小的宣传册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每到一个景点,我都会要上一份;

还送一个很卡哇伊的书签,很喜欢!

门票还不贵,30元,完全可以接受,竖版设计的,很少见哦;

写在最后: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考博,从古至今,中国人就是在无数次考试中披荆斩棘一路走过。当你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中感到迷惘时,建议你来建水看看学政考棚,相信你会理解,你这点辛苦跟古人比,真不算什么。你也能明白,读书,是贫寒子弟实现阶级跨越唯一公平的方式,加油吧,各位学子!

你以为古人考秀才很容易?来建水学政考棚体验一下就知道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