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云南必去!历经七百年,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齐全的建水府署

2021-01-12 11:36 作者:梦幻星空0808  | 我要投稿

树南天保障六百载,书临安春秋三千年。历经明朝洪武年间至清末民初的700年历史,它就是建水临安府署,跨越历史的握手。

建水古城第二天,目标临安府署、文庙学政考棚和朱家欢园,计划一天内全都逛完,时间有点紧,结果从学政考棚出来天都黑了,不过,建水为了复工那也是拼了命了,都晚上6点多了还能买票进去参观。简单介绍一下吧,临安府署就是古代建水府衙门,相当于今天的建水市政府,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一直使用到清末民初,使用时间之长,在中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可惜后来在战乱中损毁大半,现在看见的是2016至2019年间重建的,我记得保存完整的古代衙门,还有山西榆次的榆次县衙,但跟建水府署比,规模小太多了;

这个大门是“原装”的,已经700多年屹立不倒了,厉害啊!我知道大家都很奇怪,为啥要叫临安,这不是跟杭州重名了吗,我也很好奇,后来大致了解了一下,据说是元朝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后,将原南宋文武百官都给赶到云南建水(那个时候云南还是蛮荒之地),同时改建水为临安,有羞辱原南宋文武百官的意思,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这么一说,您呢,就这么一听吧,嘿嘿嘿!

进大门就是一个牌坊,这样式,简直就是一个缩小版的金马碧鸡坊啊!

轮锁南天,这是啥意思?有知道的吗?留言区留言说说看,百度也没查到;

牌坊后面是临安府署的模型,看样子像是铜做的,做工很精致,当年清末的“样式雷”也不过如此了吧?

近距离看一下,细节到位!这房梁,这屋瓦,这廊柱,完美!

公生明,意思就是公正就能明察事理,基本上等同于现在的“公正廉明”的意思吧。这个牌坊立在一进门这里,也是起到每天提醒官员的作用吧;

府署的广场不大,两边是六科(就是六部的下级部门),户科、刑科、兵科等等。正面就是老爷升堂审案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气氛挺压抑的;

户科,相当于现在的地区级财政局和民政局,在古代,它掌管着全府的户口、田赋、财政、税务等等,是与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衙门了;

这里详细说明了古代对人口的管理制度,仔细看下来,原来古人也有户籍制度的啊!

一个一个的往下逛吧,刑科,这都不用解释,也就是类似于今天的公安局加司法局,看代表标志就是一个枷锁;

这在电视剧里都见过吧?关犯人的木笼子。我比了一下,大概也就1米7多点高,我这1米88的个子,站都站不直,不知道是古人都比较矮呢,还是故意设计成这样的。太阴森了,赶紧走吧;

旁边的兵科感觉就不一样了,兵科,都不用解释,就是现在的武装部么;

这卡通形象谁设计的?为啥要用孩子呀?还是说练武要从孩子抓起?童子功?

当个武官也不容易啊!来看看这一品到九品的武官补子,从九品升到一品得多少年啊!不比现在少尉升到上将容易啊!

看完了六科,走进大堂,看看知府升堂审案的地方,有个问题我一直没明白,为啥审案要知府亲自审而不是刑科的主事审呢?每天那么多案子,他一个人能审的过来吗?就好比,现在的市长每天都去破案,这不大现实吧?不知道古代的知府是怎么撑过来的;

来个自拍吧,后面的知府座位不能坐,咱就在前面蹲着拍一个吧;

穿过大堂继续往后走,府署的后院非常安静,这里是知府日常工作的地方;

惠宣堂,也叫二堂,是明代知府陈候修建,是官员审阅案卷,办公议事的地方,有一些重大私密的案件一般也会在二堂审理;

自拍自拍!明朝知府陈侯,2020年,我,隔着历史握个手吧!

批阅案卷场景再现,在古代,当个知府也不轻松啊!

二堂审案的地方,比大堂的规模小很多。复见青天,这口气也太大了吧?

得,那咱也来“复见青天”。人少就是好啊!整个府署里就没几个游客,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当然前提是不能破坏文物啊!

跨过宅门,就算是进入后院了;

感觉这知府当的真不容易啊!生活工作不分开的,生活区还议事呢;

这个场景,应该是在商议抗洪吧?

议事怎么能不带我呢?一起一起!

最后一进院子本来是知府的家,现在辟为府署历史展览馆了,详细介绍了府署的前世今生,还有浓缩模型。唯一可惜的是,绝大部分建筑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损毁了,只遗留了大门和卷棚,可惜啊可惜!

现在我们看到的,95%以上都是2016到2019这三年间重建的,所以说,这是一座全新的古城;

在知府的“家”里转悠,边上有不少这样的小房子锁着,估计以前是知府的家眷居住的吧?而今早已人去楼空;

内宅就是整个府署的最后了。开始往外走,终于看见几个游人了,否则我一个人在如此大的古建筑里转悠,感觉有点阴森森的,虽然中午大太阳照着……

这么看像不像《生死线》里的沙门?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啊!

最后一个,礼科,就是礼部的下级部门,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大致于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加教育部吧,布置也比其他科更温馨,居然还有红灯笼,有“礼”就是不一样啊;

明清两朝的官服,个人感觉还是明朝的好看,清朝的太像僵尸片里的僵尸了;

吊着的清朝管帽吓我一跳!要不是灯火辉煌,这得把我吓死……

又回到了大堂。“回避”!“肃静”!大老爷来啦!

真不知道古代的大老爷怎么想的,把所有的官衔都刻成大牌子扛着走,累不累啊?还是现代方便,一张名片随便印;

堂鼓!就是电视剧里喊冤的时候敲的惊堂鼓,据说只要有人敲了这个鼓,知府无论在干啥也要出来升堂,我可没敢敲鼓,只和惊堂鼓合了个影;

每个科门口都有一个代表性的雕塑,这个是吏科的,一个吏科官员手捧官印,貌似正在授印啊!不过这个官员的样貌太像我们一个同事了,简直就是复刻啊!第一眼看见吓我一跳,哈哈哈!

这个,刑科,“站住,我是六扇门的”,形象不?这犀利的眼神,四大名捕啊!

猜猜这个是哪个科的?嘿嘿!兵科!考武状元呢!这狰狞的脸,我上去试了试,空心的,轻轻一提就起来了,这我要是搁在古代,是不是妥妥的武状元?

工科!这汗哗哗的,一看就是刚搬砖回来,擦汗,一起一起;

好啦!两个多小时不到三个小时,全都逛完,不大,我是喜欢拍照(水平有限,就是喜欢瞎拍,嘿嘿),如果只是走走逛逛,一个小时就够了。面积不算大,也就1万多平米。但胜在内容丰富,走在里面,感觉好像穿越历史去古代的知府衙门走了一圈,而且因为疫情的原因,几乎没有什么游客,很多时候就我一个人在里面逛,体验超级棒!

老规矩,跟着秋哥的镜头逛临安府署,看看古代的六科是啥样的;

最后来看看大家关心的门票,不贵,也就45元,算是很良心的价格了;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欢收集各个景点的宣传册,小小的一本宣传册,浓缩了这个景点的精华,有管中窥豹的作用,现在我已经收集了好几摞了,空闲的时候翻出来看看,这都花了我多少汽油费、过路费和门票费啊……

写在最后:
其实全国各地遗留的古代衙门有不少,我去过的就好几个,但绝大多数都毁于战乱或者那十年特殊时期,然后后来原址重建的,建水的临安府署也是这种情况。真正完整保存下来的几乎没有,我印象中,好像也就山西晋中的榆次县衙是整座完整保留下来的,其他的就没见过了。但怎么说呢,像建水临安府署这样用心复原的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毕竟比那种纯粹只为了商业目的复建的要好太多了。如果你来建水,建议去逛一逛,了解这片土地上那风云变幻的历史;

云南必去!历经七百年,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齐全的建水府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