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释“俞”

2021-06-22 17:19 作者:林源你好  | 我要投稿

释“俞”

杨嘉鑫 201930320242

摘要:对于“俞”字的本义,学界争论颇多,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表示舟在向前行驶,二是把木头中间挖空做小舟即“刳木为舟”,三是用刀刺破患部,将脓血接入盘中。本文试图从“俞”字的甲骨文、金文形体推测字义,并根据同源字原理,调查以“俞”为声符的形声字隐含的共同意义,从而反证“俞”字在造字时的本来意义。通过考证,本文认为“空中木为舟”义最有可能是“俞”字本义。

关键词:“俞”字;字源学;同源字

 

在现代汉语中,“俞”字作为语素只可表示姓,没有独立意义。但现代汉语仍保存着一大批以“俞”为声符的常用字,如“愉”“愈”“喻”“逾”等。而俞字本义为何?对文字本义即造字理据的解释多参照《说文》,而《说文》的解释在很多时候亦缺乏明确证据。单从文字形体说明字本义,很难避免臆测,而很多情况下,形声字的声符也具有表意作用,所以可以根据同源字的原理,通过探究具有同一个声符的形声字的共通意义来反向推理原声符的意义。对于“俞”本义的考证,只有同源字反推法与字形理据推测结合时,才能提供更被信服的解释,这成为本文的研究思路。

 

“俞”字形义

《说文》中“俞”的小篆形体为                                               。对于其的形义,《说文》释为“俞,空中木为舟也。从亼,从舟,从巜。巜,水也。”这个解释,可能是两种观点的杂糅。对字义的解释“空中木为舟”是指把木头的中间挖空[[1]]来做舟,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所说的“刳木以为舟”;而对字形的说解似乎没有为“空中木为舟”提供解释:“亼”“舟”“巜”和“空中木”都没有关系,更没有指出是如何把木头中间挖空的。“舟”“巜”似乎表示舟在水中,而“亼”仍不能得到解释。《说文》对“亼”的解释为“三合也。从入一,象三合之形。凡亼之属皆从亼。读若集”,从此来看,“亼”与“集”同义,而这个部件在“俞”表示何义?单从《说文》无从推测。

《说文》解释的模糊为后人释“俞”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戴家祥主编的《金文大字典》就认为金文“俞”中“亼”这个符号标示的是水的流向,整字意味着舟顺水而行[[2]]。日本学者白川静认为是盘,是带把手的长针,用作手术刀,刺破患部,将脓血接入盘中[[3]]。而“亼”这个符号在“俞”中本义究竟为何,不能单从形体猜测,还需要其它辅助证据进行推断。

 

以“俞”为声符的形声字的意义

在单靠字形难以确定造字理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同源字的原理,通过探究以“俞”为声符的形声字的意义,来反向推理“俞”的本义。

1)匬

《殷虚书契前编·六·三五四》:“方不出于匬。”

《说文·匚部》:“匬,瓯,器也。从匚,俞声。”王筠释例:“匬下云,瓯匬,器也。大徐夺匬字。《荀子》‘流丸止于瓯臾’。盖亦谓地之凹处似瓯匬也。”

《集韵·侯韵》:“《说文》:‘瓯器也。’”

《类篇·匚部》:“瓯器也。”又“量也”,指量器。

《玉篇·匚部》:“匬,器,受十六斗。”

《汉语大字典》:yǔ [瓯匬]古代容器,可容16斗。或作“瓯臾”。也单言“匬”。②殷代地名。

《汉语大词典》:1.古代的一种容器,容量为十六斗。2.殷时地名用字。

根据以上文献,“匬”指一种容器,还指殷代的地名(方不出于匬)。

2)堬

《集韵·虞韵》:“冢也。《方言》:‘秦晋之间谓之堬。’”

《广韵·虞韵》:“《方言》云坟、堬、培、塿、埰、埌、茔、垅皆冢别名。”

《广雅·释邱》:“冢也。”

《玉篇·土部》:“《方言》云秦晋之间冢或谓之堬。”

明·董斯张《广博物志》:“于云阳的少昊之堬。”

《汉语大字典》:yú 冢。

《汉语大词典》:冢,坟。

根据以上文献,“堬”是冢,即坟的意思。

3)窬

《说文·穴部》∶“窬,穿木户也。从穴,俞声。一曰空中也。”

段玉裁注:“是则于门旁穿壁,以木衺直居之。令如圭形。谓之圭窬。”

《广额·虞韵》∶ “窬,门边小窦。”

《字汇》:“窬,逾墙曰窬。”

《论语·阳货》:“子曰:‘色厉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礼记·儒行》:“环堵之室,筚门圭窬。”

《淮南子·氾论》:“古者大川名谷,冲绝道路,不通往来也,乃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高诱注:“窬,空也。”
《淮南子·泰族》:“埏埴而为器,窬木而为舟。”

《史记·万石君列传》:“取亲中裙厕窬,身自浣涤”

《后汉书·陈忠传》:“夫穿窬不尽,则至彊盗。”

《汉语大字典》:yú ①门边象圭形的小洞。②空;挖空。③凿穿(墙壁)。④通“踰”。越过。⑤受粪便的木桶、木槽。

《汉语大词典》①门旁像圭形的小洞。②受粪便的木槽、木桶。③挖空。④通“ ”。翻越。⑤通“ ”。参见“ 窥窬 ”。[窬木]中间挖空的木头。[窬桶]马桶。

根据以上文献,“窬”可作名词或动词。作名词时,有“门旁像圭形的小洞”(筚门圭窬)和“受粪便的木桶、木槽”(取亲中裙厕窬)意;作动词时,有“挖空”(乃为窬木方版)“越过”(夫穿窬不尽)等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汉的《淮南子》两次指出了“窬”的意思——“将木头中间挖空做成船”,这为“俞”字“空中木为舟”的原义提供了证据。

4)腧

《玉篇·肉部》:“腧,五藏腧也。”

《广韵》:“伤遇切,去遇书。”

《五音集韵》:“羊朱切,去遇书。腧腧,媚貌。”

《黄帝素问灵枢经·卷一·九针十二原》:“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

《汉语大字典》:(一)shù 人体上的穴道,又特指背部的背腧穴或四肢的五腧穴。如:腧穴,胃腧;肩外腧。(二)yú ①腧腧,媚貌。②用同“腴”。

《汉语大词典》:1.shù ①“ 输”的被通假字。②“腧穴”的省称。2.yú 丰腴。

根据以上文献,读shù时,“腧”是人体穴位名(五脏五腧);读shù时,“腧”为形容词,有“丰腴”等意。

5)瘉

《说文》:“病瘳也。从疒俞声。以主切。”

《集韵·虞韵》:“病也。”又,“病瘳也”。

《广韵·虞韵》:“病也。《说文》曰病瘳也。”

《类篇·疒部》:“病也。又……病瘳也。”

《玉篇·疒部》:”病也。”

《尔雅·释诂下》:“瘉,病也。”

《诗经·小雅·正月》:“父母生我,胡俾我瘉。”

《国语·晋语九》:“赵简子问于壮驰兹曰:‘东方之士孰为瘉?’”

《荀子·尧问》:“吾三相楚而心瘉卑,每益禄而施瘉博。”

《汉书·卷一·高帝纪上》:“汉王疾瘉,西入关,至栎阳。”

《汉书·卷五○·汲黯传》:“使黯任职居官,亡以瘉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虽自谓贲育弗能夺也。”

《汉语大字典》:yù ①病;害。②同“愈”。1.病愈;医治好。2.超过;高明。3.更加。

《汉语大词典》:1.病。引申为灾难。2.指危害。3.同“ ”。痊愈。4.同“ ”。指治愈。5.同“ ”。越,更加。6.同“ ”。胜过;高过。[瘉疾]使疾病痊愈。

从以上文献,“瘉”可作名词、动词、副词。作名词时,有“病”之意(父母生我,胡俾我瘉)和“贤才”之意(东方之士孰为瘉?);作动词时,有“病好了”之意(汉王疾瘉,西入关,至栎阳)和“超过、胜过”之意(使黯任职居官,亡以瘉人);作副词时,通“愈”,有“更加”之意(吾三相楚而心瘉卑,每益禄而施瘉博)。作“超过、胜过”和“更加”意解时,疑是“愈”的古字。因为《说文》未收“愈”而收“瘉”,所以后者的产生应早于前者。

以上五个字,皆具有“空”的意思。“匬”指一种容器,容器是空的;“堬”指冢,坟墓中间也是空的;窬作名词指“门旁像圭形的小洞”或“受粪便的木桶、木槽”,作动词时指“挖空”等,都有“空”的意思;“腧”是人体穴位名,穴位含“空”义;“瘉”作名词时可指“病”,人生病时很虚弱,好像身体被掏空,有“空”之义。所以,我们可以反向推断出“俞”的原义就含有“空”的意思,这与《说文》“空中木为舟”的解释是符合的。并且,《淮南子》也两次指提到了“窬”字“将木头中间挖空做成船”的意思,这又为“俞”字的本义提供了佐证。

结语

本文考察了对“俞”字形义的三种解释,又从同源字的角度入手,通过探究以“俞”为声符的形声字的意义来反推“俞”的本义,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空中木为舟”义最有可能是“俞”字本义。但由于能力和精力所限,本文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事实上,从“俞”得声的字并非都有“空”的意义。刘凌将以“俞”为声符的形声字分为四组,四组字分别有“中空、凹陷、虚空”“变动不居、畅达前行”“累积而至于很高程度”“紫色或黑色”的意义[[4]]。刘凌将后三组字的意义视为“空”义逐渐引申的结果,还考察了与“俞”读音相同的“臾”“余”等字,最终得出了“俞”字本义是“空中木为舟”的结论。而在从以“俞”为声符的形声字的意义反推“俞”本义时,不同学者对同一个字的字义分类也不同。如对于“堬”字,刘凌认为其属“累积而至于很高程度”义,而林源认为其属“空”义[[5]]。对于这些,本文亦无力考证。关于“俞”的本义,还需要学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 林源.《说文解字》心部字研究[D].复旦大学,2004:54.

[[2]] 戴家祥,转引自刘凌.释“俞”[J].兰州学刊,2013(09):175.

[[3]] 白川静,转引自刘凌.释“俞”[J].兰州学刊,2013(09):175.

[[4]] 刘凌.释“俞”[J].兰州学刊,2013(09):176-178.

[[5]] 林源.《说文解字》心部字研究[D].复旦大学,2004:54.


释“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