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2.5版本八重神子相关节奏梳理
先声明,蹭热度只是自我满足,流量对我没有任何用途。
现节奏告下第一段落,我想站在一个理中客的立场,为自己分析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并穿插点未来的展望。
节奏起因可以分为两部分:诚实玩家的视频和八重神子的技能。
虽然无法否认,原神先前在外观匹配上的确有问题,比如琴的那把剑、贝壳法器、逆飞与宵宫的风格重合度、追忆与八重的风格重合度,但这些终究是铺垫。玩游戏,玩家多数还是重在操作手感与游戏体验。风景和设定是为游戏辅助,小部分玩家对设定非常讲究,但终究不是主流。玩家可以提出要求优化的声音。而演变成如今的声势浩大(多方面因素导致),令我一言难尽。
这里回到我所谓的外观匹配的那四个点,这里我把它们分为两类问题:贝壳法器、逆飞宵宫、追忆八重作为1类,pv琴武作为2类。
1类问题,设计虽然有违美学逻辑,但出于游戏设计的考虑,牺牲这次要部分也可以接受。但这三点还有自己的特殊性:
新武器与圣遗物不同的是,新版本新武往往伴随新角色出现,并且近几个版本的新武机制是贴合新角色技能的;
由于时间线上是“逆飞-宵宫&追忆-八重”的顺序,并有人整理了宵宫技能特色,从时间线上代入技能理解,整理出一条优化过的逻辑;
而追忆八重,则是逆飞宵宫的“衍生”、“对照组”,但它俩都在稻妻版本,因此难以用时间线配合技能理解去打组合拳,因而代入了其他方面的东西来加强观点。
也就是说,在我眼里,贝壳法器的不协调是官方更容易避免的;逆飞宵宫的美术逻辑问题是通过技能理解放大了,问题本身还是在1类问题的范畴中;追忆八重的问题更多出在八重的手感、后台C不锁面板、索敌上,捆绑追忆八重只是为了加强论证逆飞宵宫,并进一步让追忆八重自洽。
2类属于官方公布的内容中涉及到过的信息,但结果是技能并无太大关联。啊这,恶心人的玩意儿。
综上所述,部分玩家要求优化外观的匹配性,我觉得合理,并且我也会在之后的问卷反馈这个点。
上述内容提到了两个点:八重的技能、多方面因素导致声势浩大的节奏。
作为玩家,我反感设计出不流畅的技能操作,以及与自身定位不符的机制和数值。
3eq3e有目共睹,E技能迷惑索敌(攻击非敌对目标、不攻击史莱姆气球),这两点不用多说。
接下来我罗列一下我想到看到的其他问题:作为后台C不锁面板、八重防御面板拉胯。
相对于上两个问题,这些更多偏向于数值。但是,后台C不锁面板限制了我的打法和配队思路;拉胯的防御面板与E技能无无敌帧+E完短时停顿的设计形成组合拳。它们也影响了我的游戏体验。
有人说这些都是强度问题,就是冲加强。不可否认,这些点一旦被优化,八重的强度的确会上去,但这不是用强度一句话能概括的。
说到强度,有面板加强、有倍率加强、有加强反应机制,也有技能优化。还记得稻妻前的雷系,多少人要求加强刻晴和雷系反应?现在又有多少人要求加强雷系反应?雷系反应和刻晴依旧。我表明的是我的诉求,而不是更笼统地被代表,让我的诉求变得模糊。玩家群体的诉求应该是多元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