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第五十五章翻译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l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王弼:赤子,无求无欲,不犯众物,故毒螫之物无犯于人也。含德之厚者,不犯于物,故无物以损其全也。
译文:婴儿,是无欲无求的,也不会损伤万物,所以毒虫这类也不会伤害他。德行厚重的人,不会损伤万物,所以没有外物能够伤害它因而能保全自己。
l 骨弱筋柔而握固,
王弼:以柔弱之故,故握能周固。
译文:因为柔软平和的原因,所以能够把握坚固。
l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
王弼:作,长也。无物以损其身,故能全长也。言含德之厚者,无物可以损其德、渝其真。柔弱不争而不摧折,皆若此也。
译文:作,是生长兴起。没有外物能损伤它的身体,所以能持续生长。德行厚重的人,没有外物能损伤他的德行、污染他的本性。柔软平和不与外物相争,因而不会被毁坏折断。
l 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
王弼:无争欲之心,故终日出声而不嗄也。
译文:婴儿没有争夺的欲望,所以就算整天叫唤也不会声音嘶哑。
l 和之至也。知和曰常,
王弼:物以和为常,故知和则得常也。
译文:万物之所以能永久是因为和谐不争,所以懂得和谐不争才能一直长久。
l 知常曰明。
王弼:不暾不昧,不温不凉,此常也。无形不可得而见,故曰“知常曰明”也。
译文:既不明亮也不昏暗,既不温暖也不寒凉,这就是恒常。没有形状可以看到,所以说了解恒常这一道理的就是明智。
l 益生曰祥,
王弼:生不可益,益之则夭也。
译文:不能对生命过分贪图,一旦过分贪图就会遭遇不详。
l 心使气曰强。
王弼:心宜无有,使气则强。
译文:欲念要保持虚静无有,才能增强精气。
l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王弼:无。
译文:事物过于兴盛就会衰老,这叫不符合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消亡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