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战略视角的培训管理全景图》书摘观点|培训者如何取得组织信任?

523|《战略视角的培训管理全景图》书摘观点|培训者如何取得组织信任?
培训落实在企业战略,是HR或L&D在规画学习专案的引领指标,更延伸出,培训需要「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的学习设计理念。
《战略视角的培训管理全景图》书中对于如何让培运落地到战略操作,是我目前看到对于这方面诠释很完整的书籍,不论在整体的思路,以及案例的解析,都能完整理解到培训价值是如何一步步做出来。
【1】培训战略与组织战略的重叠
印象最深刻的是对于培训者,要能了解培训全景图前的「组织战略闭环」
,也就是战略定位、战略路径、战略执行。
其中在战略定位中,这边指的不只涵盖组织发展的定位需求,还包含了培训者的执行定位。
很多培训总监没办法做出相应的成效,往往来自于每件事都做,却没有一套思路,把整体的培训价值串联在一起。
相较于,用简单的定位来推展培训项目,反而能让学习发展部门有更多了力气聚焦在对的事情上,这也是为什麽要让组织战略与培训战略相互呼应。
【2】以终为始,以始为终的培训价值链
举例来说:当战略分析前期,如何获得董事长的信任,不再于我们提供那些培训方案,而在于我们能否知道董事长在乎的指标是什麽。
通常是投入的资本,是以什麽型态呈现,以及转换率是多少,当我们理解这个需求后,就会先回归到组织发展的角度,公司是靠什麽在赚钱?
反过来讲,如果提供的培训方式,仅仅是看到培训成效,没有连结到对企业发展的助力,也就是能创造多少新的增长量,就很难打中上层的需求。
所以整个培训项目的设计,是基于一套思考逻辑,而这逻辑的顺序分为:
战略理解:聚焦在什麽能创造新增长
发展机会:培训能够做什麽
培训定位:我们只能做什麽
培训体系:培训产品、学习谘询与服务品牌
价值结果:专案品牌、体系运营
每个思考过程都是环环相扣,我们从前面战略需求,或是从最后的结果来反推,都能用一条清晰的话语来阐述「我们为什麽会有这些培训项目?」
这段目标与结果之间的过程,就是我们执行操作的空间。
【3】培训价值的来源
我们在规划学习专案上,必须要有成效,或是能立即看出成果的指标,然而,学习本身是一个渐渐演进的过程,是需要时间一点一点的积累。
换言之,学习过程带来的「长期价值」,与企业绩效需要看到「绩效价值」之间产生落差,或者说是断层。
通常的解决方式,以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来不断展开,从财务构面到客户,最后是学习项目,这个过程是一套思考脉络,帮助我们在规划学习项目的时候,能够知道为什麽有这些学习需求。
然而财务指标是落后指标,往往是因为先有了「因」,才有后来财务的果。
这个「因」也就是组织战略的规划,这也是为什麽在设计学习项目的时候,我们更需要连结到组织战略的需求。
所以回过头来讲,组织内的推动学习计画,打造学习型组织,或是规划人才梯队,每一项专案,都需要能连结到组织的战略价值,才能让每个看似独立的学习项目背后,是一张设计好,以组织战略为导向的学习全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