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思维
一个事情的本质,就是这个事情的第一性原理
几乎每一个做出一番成就的人都用到了第一性原理,因为第一性原理是正确的、科学的。
第一性原理是埃隆·马斯克、查理·芒格等大佬极力推崇的东西。第一原理能诞生基础学科,让人类不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李约瑟曾问: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却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呢?
到现在,我国只有两个诺贝尔奖得主,莫言以及屠呦呦;而只有1000多万人的犹太人却贡献了全世界20%+的诺贝尔奖。为什么?
这源自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东方重归纳思维,西方重演绎思维。 归纳思维是通过大量的例子总结模型的过程。
比如我们小时候学的成语、谚语、俗语,大道理,基本上都是经验总结。但归纳思维无法诞生基础学科。基础学科必须用“第一原理+演绎思维”才能构建出来。我国古代数学《九章算数》可以解决246个数学问题,但却没有诞生《几何原本》这样用公理法建立起演绎数学体系的书籍。
经济学家陈志武说:
中国学术传统跟西方学术传统,有一个非常本质的差别。就是中国人对于追究理这个东西,这个根,不太感兴趣,不太求真。而西方学术呢,我先不管别的,我要先把你这个根,最真实的、最核心的、最基础的问题先搞清楚,然后再谈别的。
这个“根”就是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并不容易找到,需要一代代人不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但是一旦找到了,就能一劳永逸解决掉与之相关的大部分问题。
比如,哥白尼、布鲁诺、第谷、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他们不断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发现行星的运转规律、万有引力等,构成了现在的力学体系。
再比如,认知心理学家们和脑科学家,他们通过不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解开了记忆、思维、情绪的真相(长时记忆储存在神经突触里,间隔式重复比集中式重复更有效,知道恐惧来源于杏仁核,知道人的很多行为由多巴胺推动。)
经验是无限的,我们永远无法穷尽所有情况,所以通过经验+归纳来找寻事物真相的做法,是无法实现的。并且它很难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因为经验不具备强大而且清晰的证伪系统。
比如小时候记的那些古代名言名句,纯属死记硬背,并没有带着一种批判思维进行吸收,我们几乎很少花时间去证伪我们所学过的东西是否正确以及花时间探讨一个知识的适用边界。
第一原理+演绎思维不一样,你只要通过实验证明了一个知识的第一原理是错的,就能判断它是否正确。因为正确的根生正确的果,错误的根生错误的果,我把它叫做“正根正果”模型
总结
经验归纳:容易获得,但不具备很强的证伪性,很难让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
第一性原理演绎:具备极强的证伪性,后人可以不断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把理论不断往前推进。我们找到了某个领域的第一性原理,就很容易演绎推理后面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