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火箭弹的枪支,美国MBA火箭手枪,枪械史上不起眼的分支
枪械出现至今,虽然经历了数百年发展,但是没能摆脱发射药爆燃膨胀推动弹丸的基本结构,这种模式就目前技术水平来说是最容易实现的,然而缺点就是有后坐力,以及弹丸出膛后动能持续降低,那么如何能避免这个问题呢?上世纪60年代,美国研发了火箭手枪,希望走出一条不一样的枪支科技路线。

不一样原理的火箭手枪
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是火箭枪,火箭手枪虽然也使用爆炸性物质作为动力,但是它的射击原理和常规枪械有着根本的区别。
普通枪械是利用爆炸物燃烧产生的高压推动弹丸前进,相当于一次性给弹丸一个推力,和抛掷标枪一样,只在初始阶段发力。火箭枪是使用特殊的火箭子弹,发射的时候就像窜天猴一样依靠自身动力发射出去,在飞行的过程中持续燃烧弹体内的固体燃料,给弹丸加速,和地空导弹发射后不断给自己加速是一样的道理。

两者的区别还是蛮大的,常规弹药随着飞行距离的增加弹道下垂,速度减慢,而火箭弹则能依靠自身的动力获得一个不断加速的过程,直到燃料消耗殆尽速度才开始减弱。
MBA火箭手枪
美国在1962年正式提出火箭枪项目,MBA公司遂展开相关的技术研究,首先从弹药上着手。

因为要想布置一个微型的火箭“发动机”,弹药口径无法做得太小,设计师选择了13毫米口径弹药,长度3厘米,外壳为表面镀铜或者镍,内部填充高能推进剂,用常规子弹的底火引燃,因此仍然采用普通枪支的撞击发射模式。
在弹体的尾部有4个燃气喷孔,与纵轴线呈20°夹角,燃气喷出可赋予子弹旋转力,最高可达20万转/分钟。子弹内的推进剂量,可供持续燃烧100毫秒。
因为弹药自带动力,枪支无需承受巨大的膛压,手枪结构得到极大地简化,保留了击锤等结构,用轻质的铝合金制造枪身主体。发射管两侧开有一排泄气孔洞,用以排出子弹的燃气。

全枪重量只有625克,完全分解了都只有21个零部件,没有复杂的运动结构,枪支运行可靠性高,理论上可适应多种任务环境。
不被认可的火箭枪
火箭手枪研制成功后一度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甚至认为将来步枪、机枪等都将往这个方向发展,事实上MBA公司也确实搞了火箭卡宾枪。然而火箭手枪的实测结果比较糟糕远达不到实战的要求。

它的问题主要在于火箭弹药。首先该弹的动力模式导致出膛速度太慢,枪口初速度只有约30米每秒,在大约15米处的位置加速到最大380米每秒的速度,此时弹内燃料也消耗殆尽。接下来的子弹依靠惯性飞行,因此在射程上和普通手枪没什么区别,有效射程都只有约50米。
火箭弹这种飞行模式带来很多问题,首先就是手枪作为一种近距离武器,经常用于几米内的射击,而此时子弹的速度还没有加速到那么高,侵彻力很不给力,弹丸受阻后基本就没法前进了,只有在15米处距离才能发挥最大杀伤力。

不过这种弹药因为内部填充固体燃料提供动力,它在前期的飞行中快速燃烧掉这些燃料,子弹的重心发生变化,虽然弹径13毫米,一个中空的子弹质量降低,杀伤后效也降低不少。
除了威力,它的精度也是一大问题,因为靠自身旋转稳定弹道,实际上“偏”得有点厉害,仅仅在15米距离上就已经偏离靶心数厘米,在50米上能命中靶心简直就是天意,自带“人体瞄边”功能。

除了上述问题,在越南战场实测的火箭手枪还发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弹药受潮,影响了燃料燃烧的速率,进一步恶化本就不太靠谱的弹道性能。
火箭手枪的结局
经过一系列的实测,美国认为火箭手枪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只是一款不太靠谱的装备,用于手枪都如此不堪实用,用于步枪、机枪只会更糟糕。不久后MBA公司停止了军用火箭枪的研发工作,将其转而发展出一款民用信号枪,1969年军方对这款信号枪也产生了兴趣,MBA公司又停产民用信号枪的生产,专心生产军用信号枪。

火箭枪这个理念放到现在都很新颖,但是将火箭小型化的技术仍不达标,虽然它的优势很多,但仍无法撼动传统枪支的主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