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2俱乐到底该围绕什么来进行打造?
明星选手?实力至上?基友羁绊?
无论是什么项目与领域,一旦进入到休赛期,网友帮你挑队友的环节一定都是讨论度极高的话题。
这里面既有粉丝从个人喜好出发,单纯的凑队伍行为;也有资深分析人士,基于赛季表现给出的提升意见;当然也不乏一些圈内人士为了新合同在向资方施压。
这些行为都是无可厚非,而且休赛期关于下赛季谁和谁会组队的猜测,永远是节奏拉满。
回归到俱乐部本身来说,俱乐部该围绕什么来打造队伍?
这其实取决于这个俱乐部的定位和性质。
是的,你没有看错,电竞俱乐部的性质以及定位,和很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俱乐部有着显著的差别。
传统体育项目的俱乐部基本上都是及其完善的商业组织,他们早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
有通过青训输出人才,维持俱乐部经营的。比如说像法甲的摩纳哥、葡超的本菲卡,他们每年通过售卖自己的球员来获得大量资金维持球队运营。
有通过保证部分赛事竞争力,通过赛事奖金、联赛转播费用、以及赞助商支持来维持经营的。比如说像西甲的马德里竞技、莱斯特城等俱乐部
当然也有通过财阀支持,收购大量运动员保持统治地位,再反向利用影响力开发市场周边的。
无论是哪种模式,它们都是建立在能够赢利或者帮助母公司赢利的基础上实现俱乐部发展与运营的。
但是电竞俱乐部或者说Dota2俱乐部则有很大的区别。
由于在V社主导的Dota2生态下,V社所期待的俱乐部发展模式违背了市场客观规律。所以dota2的俱乐部,几乎所有的二线俱乐部都没有办法单纯的依靠赛事和赛事周边的商业活动稳定的存活下去。
而dota2的官方赛事结构就是这种违背市场客观规律的具体体现。当然这里我们今天不做展开讲,如果有空我会单独出一期视频,来仔细说说v社主导的dota2生态到底有多畸形。
结论就是,没有任何的小俱乐部能够向传统体育项目的俱乐部一样,通过传统的商业手段,依附在dota2的赛事生态下存活。
其实从第一届Ti开始,V社就一直试图将Dota2生态,打造成一个大型的游戏社群,而非成熟的体育项目。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V社,一方面Ti最开始就是为了宣传dota2而出现的一个赛事,而且在那个年代,又有几个人能想象得到,隔壁的LOL和守望先锋都发展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电竞赛事体系。同时随着后续比赛奖金池的攀升,影响力的扩大,V社也真的没有人手来管理和运营这种价值规模的赛事。
回到现实的dota2俱乐部本身,
对于V社来说,俱乐部是一个可以不存在的概念,怀揣梦想的5个年轻人,组成一个队,一路从海选杀入正赛最后捧杯。才是V社所期待的剧本。
但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在专业的商业化俱乐部所能提供的后勤保障、训练设施和数据分析面前,临时组起来的5人小分队,脆弱的不堪一击。我们回首历年ti,这些TI常客基本都是那些能够给选手提供稳定训练环境的俱乐部。当然如果不是有赛区分区保护机制,南美的那些梦想5人组大概连被赞助的机会都没有。
在巨额奖金面前,所有的商业机构其实都在试图分一杯羹。
那么当他们进入这个领域时,他们会选择怎么做?
毫无疑问,在商业化的考量下,直接购买明星级别的选手是最为稳妥的方法,哪怕这些选手并不一定合适,但只要手握他们就意味着握住了商业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未来的比赛对于他们来说是位置且不可控的,但这些选手的市场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却是他们可以轻松驾驭的。
所以毫无疑问,任何一个财阀(容我全切这么称呼他们)进入这个领域时,都会选择尽力打造一只银河战舰,尤其是考虑到dota2这一类项目的寿命周期,他们更乐意用这样的银河战舰来实现他们资本的短平快。
而也只有这样的银河战舰,才符合资本稳定逐利的需求。在资本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构建全明星阵容,是这些俱乐部的常规操作。从最早的IG开始,到TI4的DK,再到后来的RNG以及今年的小象。
无论是他们最后的成绩如何,他们背后的资本都已经实现了自己最初的目的。
但我前面也说了,对于dota2来说,俱乐部的性质才是决定了俱乐部组建的核心问题。
除了这些财力雄厚的俱乐部,在dota2的社群中,还有大量的以选手为主小俱乐部。
他们往往是先组队,打出成绩再找赞助,整体挂名。这种模式更像是冠名赞助,而非俱乐部的整体运营,因为俱乐部的母公司除了出钱冠名以外,即不干预队伍的日常事项和人员流动,也不提供任何的技术支持。
这些小俱乐部往往会在某些海选队伍出现以后,才发出邀约。
小俱乐部在赞助商面前刷到了kpi,而选手则可以拿到了几个月的生活费和比赛的机票钱。皆大欢喜。
你很难说这种俱乐部到底该称之为是商业机构还是基友羁绊。毕竟这些队伍里的人员流动往往和俱乐部本身的商业行为没有太多关系,而更多的只是队员之间的一顿披萨决定。
但这种队伍,一旦被人情世故和兄弟情义所禁锢,就会遇到诸多的问题。
毕竟,你们在从事的是一项叫做职业赛事的东西,你们不再是玩游戏,而是打职业。在这个职业的舞台上,必须有人做出牺牲,也必须有人需要权衡团队的利益。毫无疑问,选手自建队伍,打出成绩,获得赞助,如OG、秘密这样的模式才是在当今这个dota2环境下折中的选择。
但也正如Puppy接受采访时所说,成为团队的管理者之后,有太多的事情身不由己,他已经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dota2的比赛中一样。这样的模式一样也会消耗掉选手不少的经历,但就目前来看这也是V社主导的生态下独有的俱乐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