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响与理想(观狂飙有感)
近几年的国产剧越来越好了,虽然我不怎么喜欢看爆款剧,但我对有老演员参演的剧都挺期待的,最开始因为“达康书记”和“李大为”追了显微镜下的大明,也挺好看的,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反腐剧。 这两天接着补了狂飙,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几位优秀演员精彩的表演令我拍手叫绝,我爱里面每一个优秀演员饰演的角色。(我的喜欢仅限于演员本身的精彩演绎,和对其角色有血有肉的塑造,不包含剧中人物的思想做法) 看剧的时候,最让我感到惋惜的一个角色,就是李响。 所以浅析一下这个人物,以下是我个人关于狂飙中,李响这个角色的一些拙见。 片面化看待角色,会觉得李响是一个不够坚定,不够勇敢,也不够聪明的人。 (聪明人就不会左右为难,把自己置身于两难之地。) 但李响一直都明白,什么是对的。 他说他想当一个恪守本分的警察,但是只要安欣给了他一个方向,他就可以义无反顾的跟上安欣,赌上自己的前程,去陪他尽属于警察的职责。 他看似一次次对安欣的无可奈何,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理想的一次次妥协。 他有无数次可以停下来,选择走一条更为简单顺畅的道路,去走他认为不要再“傻”的路。 但是安欣的两次救命之恩,被他常常挂在嘴边。这是感激,也是提醒,他提醒自己要成为像安欣那样的人。 君子有所为不易,有所不为亦难。 我在看剧的时候,其实一直在等,等李响走他师父的老路。 因为随着剧情的发展,我自以为已经预料到了李响的选择,我以为就连他的师父,都能为了前途放弃初心和原则。 又何况是他,一个思想本来就不坚定,背后又没有靠山,无权无势的小警察。 我甚至想,就算他最后迫于压力,站在了安欣的对立面。出于同情,以及个人的同理心,作为一个看客,我个人也不会责怪于他。 但我还是低估了李响,我很抱歉,也感到很惭愧,我不该那样想他。 李响在师父死后的六年里,一定也做过无数次思想斗争,安欣没有忘记的他同样没有忘记。 从他将枪交给安欣,将后背挡在他枪口上试图以身殉职,在听出赵立冬弦外之音后,想立即下车的举动里。 我就明白了,他确实从来没有想过用自己的初心换取前程。 是他不想抓住机会,想求稳吗? 不是。 黄翠翠案安排人去水下搜索,孟德海在喊了三遍安欣后,他冲了上去,既是帮安欣解围,也是在为自己抓住机会。后来在车上看到安欣不在意的样子,他也会用自嘲来掩饰自己的妒忌。 他只是不想用这种方式往上升,这背离了他的初心。 他在最后一次去师父墓地做选择的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战胜了那个差点对强权低头的自己。 毛主席曾经说过,知错就改就是好同志。 李响他是一个好警察,他有高尚的精神修养,他有不畏强权的精神,有属于自己的理想信念,也有想保护的人。 他说安欣,我要用自己的方式斗倒赵立冬,这是实话,却也是安欣所不能理解的道路。 李响自己也不知道这条路最终是对是错,因为这是一条让他喝得醉眼朦胧,走得跌跌撞撞,觥筹交错之后,只余一地狼藉,却再也无人与之结伴而行的路。 这条路上能让他取胜的,唯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思想。 李响,理想。 也许在暗潮汹涌的京海里,在这云谲波诡的城市中,还心存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本身就意味着他注定悲剧的结局。 我在看剧的时候,真希望能再多个人去拉李响一把。 一个谭思言做不到扬清激浊,京海的水太深了,李响不希望安欣和他一起沉下去。 他后来对安欣强硬的态度,是因为他明白,这次的抗争不会再有任何结果。 这一次,公平和公正都没有站在他们背后。 回头望去,他们的背后空无一人,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站在安欣的身边陪着他冲锋陷阵了。 这一次,他要站在安欣的背后,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保全。 人可以没有理想,但是人都希望能够安心。 安欣,安心,也许李响此生唯一没有遗憾的,就是遇到了一个让他可以安心的战友。 李响是现实中很多人的缩影,勤勤恳恳的工作,本本分分的做事,但是心里却藏着一束火把,还没有被现实磨灭,就等着有一天被人点燃。 这个人也许是别人也许正是自己,引用一句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是会发光的。” 我在回头看第一集关于李响的片段时,还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安欣扑手榴弹回到警局之后,李响一直很愧疚,他想起身说点什么,曹闯却把他压了下去,还说要先保全自己。 我在想是不是这个时候曹闯对安局的不满,就已经转移到了安欣身上,我回头看一些片段的时候,让我觉得曹闯更偏心李响,也可能是因为我知道真相之后再重新去看时,对曹闯的偏见让我过度解读了。 2000到2006年,这六年里改变了很多人,其实六年后的安欣就已经成长了,他变得很谨慎,陆寒甚至比他更像六年前的安欣。 再浅谈一下安欣,安欣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徐忠问安欣:如果再回到二十年前,你还会给高启强送年夜饭吗?安欣不假思索的说出我肯定不会的,是因为那一瞬间他想起了很多人吧。 因为那些人,所以他会觉得这一切的起因,是因为那一盘饺子。 但是当他理智下来之后,又自己代入了那个时期的安欣,他又觉得这不像是那个时期的自己会做的事,所以他又不确定了。 在他认识高启强后的二十年里,他应该有无数次想起第一次认识高启强的场景,然后重新思索自己当初究竟该不该送那盘饺子。 我个人觉得送这盘饺子没有错,在一个人陷入困境的时候拉上一把的这个选择,一个善意的出发点本身不代表任何对错。 只是,谁又能预料到事情以后的发展呢。 在我看来安欣是一个很完美的角色,但我不会去解读他,因为安欣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成为的人,其实想想如果世界上能有他这种人存在,都会觉得是一件美好的事。 不是他的善良和严于律己为身边的人带来了灾祸,他有心机也知变通,他坚守的本心难能可贵。 如果我能遇到安欣这样的人,就算不能并肩而行,也要尽可能的去保护这种美好。 我也是突然想起,李响其实在第一集里就已经死了,从一开始出场,他就是一位活在安欣回忆里的战友。 我对李响这个角色有着很深的个人情感,所以也有一定程度上的过度解读,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目前虽然只看到26集李响殉职那里,不过我也已经知道结局了,因为被看过的朋友剧透的差不多了。 不过我倒是不太介意被剧透,可能是看过的剧太多了吧,我更看重一部剧开头到中间的过程,结局怎么样对我来说都不太重要。 以前美剧英剧日剧韩剧都追,什么奇葩结局都见识过了哈哈哈,觉得无非也就是那么几种,虎头蛇尾也见得多了。 但我还是很推荐狂飙,几位实力派演员身临其境一般的演技,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