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堡垒.奥匈帝国
“中欧的天主教信徒”奥匈帝国 话说在拿破仑战争后,奥地利帝国的影响力被减弱了很多,从本来的·欧洲三霸王(饿,法,奥)变成了二流国家。在维也纳的皇宫里,皇帝弗朗茨二世得知匈牙利发生了一些小变动“匈牙利宣布独立·”虽然这时候欧洲宪兵老毛子(俄罗斯)宣布支持奥地利,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醉翁之意不在瓮。“立刻把我们的军队开进匈牙利,这群该死的匈奴人·必须领教奥地利的天兵神威!”在俄奥联军的干预下,匈牙利共和国被推翻了,不过这时候的奥地利皇帝在匈牙利民众的眼里多少有点封建欲孽了,改革的呼声一波接起一波。
好巧不巧,奥地利在那之后似乎就没赢过一场战争。1868年的维也纳,一片死寂弗朗茨皇帝把萨多瓦的败报摔到桌子上,摘下眼镜,要求三军大臣留下,其他的出去,三秒钟后,皇帝爆发了“这是个命令!开进山口是个命令!你们怎么敢不听我的命令?敌军已经达到维也纳城下了,现在还有人有什么办法嘛?我们输了意大利战争,输了法国战争,唯一赢得那次还是帮人家数钱(具体可以看我讲德意志帝国跟意大利王国的那次)现在连我们的奥地利祖地也保不住了吗?一群妨碍俺的渣渣!德意志邦国也背叛了我们,现在我们内外受敌,那个脑子有病的意大利也在进攻,不是说许给他们一些好处吗?当时你们一个个牛皮哄哄的,现在呢……”与此同时,德国皇宫里则像是狂欢节到来了一样“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或或我们赢定了,我们一定要干翻奥地利,创造大德意志(奥地利与德国的结合)!”德皇威廉醉醺醺的,好像刚刚从俄罗斯走过来。皇宫里惟一的正常人,首相俾斯麦抚摸着自己的八字胡,不紧不慢的进谏“皇帝陛下,鉴于法国和俄罗斯可能的干预,我建议见好就收,满足于把敌人赶出德意志祖地,考虑到随后我们的战争可能还要一批炮灰,我建议留下奥匈帝国。”随后,双方签订《布拉格合约》,规定奥地利滚出德意志,赔款,并把威尼斯还给意大利,对于这件事,奥地利表示:滚就滚,我害怕你了,哼。
鉴于这件事,奥匈帝国国内的民族势力抬头了。要知道,奥匈帝国国内可有十五个民族,各个心怀鬼胎,再遇上一系列的战争失利,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什么炸弹袭击,火龙烧仓,军人失踪这种小事不足为奇。都想要争取自治,甚至独立。借着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翻脸,原属奥斯曼的波黑(就是现在的波黑,图中东南塞族人不沿海的区域)地区被奥匈帝国托管。但就像当家长保管你的手机和压岁钱一样,奥斯曼帝国也别想要回波黑了。随后,由于德国换新老板了,而新老板威廉二世又反俄,奥匈帝国与德国,意大利结成三国同盟,反对俄罗斯帝国。后来罗马尼亚也参与了。
奥匈帝国可谓危机四伏,西边意大利望着意语区流口水,东边俄罗斯帝国盯着加利西亚(乌克兰和波兰语区)宛如盯着一瓶开封的伏特加,东南塞尔维亚盯着塞族人地区,罗马尼亚盯着特兰瓦西尼亚地区(罗马尼亚语区),自己国内的匈牙利跟独立简直没有区别,还能反过来影响奥地利,着实属于赘婿噬主了,而波西米亚(捷克斯洛伐克)地区也有独立的意愿,简直遍地反贼,而自己的军队被渗透的跟筛子似的,中下级军官不是俄国间谍就是英法或者德国间谍,高层直接被德国拽着走,简直就是傀儡国。而自己还颇为自命不凡,老想维护南边的巴尔干地区的秩序(法拉利跟轮椅飙车赢了有什么用)。巴尔干火药桶似乎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