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浅谈小儿脾胃虚弱3种表现,宝妈别忽视

2021-12-28 13:38 作者:北京脾胃科王碧辉医生  | 我要投稿

冬天天气越来越寒凉。家里的孩子,生病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不是咳嗽就是嗓子疼,其实这都是感冒的症状,免疫力低下才会经常感冒...孩子生病怎么能不担心呢?在担心之余,我们应该想想,是不是孩子的脾胃出现了问题。小儿如果脾胃虚弱会产生腹泻或者便秘,脾虚就是脾质运化不利容易腹泻,胃弱食物容易积滞,积而化热耗伤精液,肠道就容易便秘。《景岳全书·小儿则》中云:“小儿之病,非外感风寒,则内伤饮食,以至惊风吐泻及寒热疳痫之类”。可见小儿的疾病往往与脾胃虚弱有关。      

脾胃虚弱在中医上又可细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阴虚等。如何判断小儿是否脾胃虚弱呢?

  

1、食欲不振,不长个。脾胃是运化食物的器官,若脾胃虚弱,则运化无力,小儿就胃口差、厌食、不想吃饭,或者稍一进食就会肚子胀。中医讲“脾主肌肉、四肢”,脾虚就会四肢瘦弱、没有肌肉、感到乏力。脾代表的颜色为黄色,如果脾虚,体表就会表现出黄色,所以就会看到脾虚严重的小儿面色萎黄、缺乏光泽。脾胃虚弱的小儿不能很好地摄取营养,所以不管吃多少营养的食物都不会被机体吸收,相反还会加重脾胃负担,适得其反。

 

2、睡觉流口水。小儿嘴里有味、口臭,往往与食积有关,食积是导致小儿脾胃虚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孩子睡觉流口水,也是脾虚的缘故。“脾主固摄”,涎为脾之液,当脾胃之气不足,不能固摄住机体津液时,或脾有热或者有寒的时候都会出现流涎的现象。

 

3、免疫力低下。脾属土,肺属金,脾土生肺金,脾气具有固摄的作用,只有脾胃功能正常,较好地吸收营养物质,才能保证肺抵御邪气的能力强大。经常感冒的小儿需要调理脾胃,令其正气充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旦脾气虚,则肺气也虚,气虚不能固摄汗液,则小儿稍微一活动就会出汗。若是晚上睡觉出汗,则是盗汗,往往归因于脾阴虚。

       

以上这些都是脾胃不好出现的情况,冬季是孩子脾胃最虚弱的时候,由于气温低,孩子年龄小,很容易就受到寒气的侵袭,这个时候很容易伤及到孩子的脾胃,家长需要引起重视!


中医浅谈小儿脾胃虚弱3种表现,宝妈别忽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