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吴敬梓 著)_梗概 之 第二十九回 诸葛佑僧寮遇友 杜慎卿江郡纳姬
(僧官制度,是封建社会朝廷任命僧官管理佛教僧尼事务的制度。)
话说僧官正在萧金铉三人房里闲坐,道人慌忙来报龙三老骚扰。僧官会着龙三,只见他一副乌黑的脸,两只黄眼睛珠,一嘴胡子,头戴一顶纸剪的凤冠,身穿蓝布女褂,白布单裙,脚底下大脚花鞋,坐在那里。称僧官如今升官,却亡了他这个旧人。僧官愁眉苦脸,无可奈何。萧金铉解围要凑了几钱银子给这畜生让他滚蛋,龙三那里肯。好在金东崖走进房来,认得正是在京里拐了他几十两银子的龙三,叫人赶他出去。龙三方才慌了,金东崖又承诺让僧官给他几两银子做生计,才不敢闹出去了。处理了这个棘手事情,僧官的酒席才得以进行下去,故向金东崖谢了又谢。
看茶的捧上茶来吃了,大家聊些闲话,陆陆续续到了几十位客,其中四位是辛东之、金寓刘、郭铁笔、来霞士,僧官热情招待。金东崖就问起荀大人被抓的事,郭铁笔证实了。当下唱戏,吃酒。吃到天色将晚,辛东之同金寓刘赶进城,在东花园庵里歇去。郭铁笔同来道士在诸葛天申下处住了一夜。次日,来道士到神乐观寻他的师兄去了,郭铁笔在报恩寺门口租了一间房,开图书店。
季恬逸这三个人在寺门口聚升楼起了一个经拆经文章,每日开销很大,到四五个月后,诸葛天申那二百多两银子所剩也有限了。季恬逸担心诸葛钱不够以及书销路如何。萧金铉以这些都是他情愿为由敷衍了事。两人看诸葛来了,也不交谈了,三人一同散步时遇见天长杜十七老爷。诸葛天申认得是天长杜宗伯的令孙打算去会他。
一直去了三次,才见那杜公孙来回拜。三人见杜公孙简直是神仙样人物,有子建之才,潘安之貌,江南数一数二的才子。杜公孙自己介绍说名倩,字慎卿。几人一番吹捧杜慎卿很是受用。杜慎卿一时技痒,对萧金铉的诗句一番批评,说的萧金铉透心凉。
次日,杜慎卿请三兄到寓做客,到了正好,季恬逸看到给自己送信的鲍廷玺也在场。杜慎卿弄些江南鲥鱼、樱、笋之类清清疏疏的几个盘子。买的是永宁坊上好的橘酒款待众人。萧金铉想作诗找回场子,杜慎卿却觉得俗套,叫鲍廷玺吹笛子,一个小小子唱李太白《清平调》。直吃到月上时分,众人都醉了。
三人回到下处,恍惚如在梦中。次日,卖纸的客人、聚升楼来讨酒账,诸葛天申没钱付,先欠着。倒还想着要回杜慎卿的席,哪知杜慎卿不吃荤腥,勉强吃了一块板鸭,登时就呕吐起来,草草吃了点茶泡饭了事。萧金铉约慎卿到雨花台岗儿上走走,杜慎卿欣然同去。
一同回来,诸葛天申邀请杜慎卿去寺里坐坐,才进了门,只见季苇萧坐在里面。季恬逸欢喜异常,替季苇萧引荐几位,众位刚刚见过了礼。季苇萧的姑老爷鲍廷玺也到了。萧金铉一句‘眼前一笑皆知己,不是区区陌路人’恰到好处。一齐坐下,季苇萧对杜慎卿尽力吹捧,杜公孙飘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