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森林营销打擦边球,0蔗糖、0添加都是伪命题!

0糖、0脂只是幌子,元气森林擦边球营销。
4月10日,元气森林官方发布“道歉声明”——一个迟来的升级,表示此前元气森林乳茶宣传中涉及“0蔗糖 低脂肪”容易引发误解,现改为“低糖 低脂肪”。元气森林同时提醒:乳茶有奶所以是有糖的。

网友:骗钱不说,还骗我长胖。对于一度戒糖而选择元气森林的消费者来说,元气森林可谓是彻底的背叛,动摇了消费者对其的品牌信任度。

元气森林凭借“0糖、0脂肪、0卡”的健康理念和清新的包装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于2019年在市场打开声量,率先密集进驻便利店、电商等渠道,并逐渐向线下传统渠道扩展,可谓一骑绝尘。并与可口可乐、康师傅、脉动等品牌参与市场份额抢占,掀起了一股新消费热潮。2019年元气森林完成1.5亿人民币的战略融资,2021年4月9日,元气森林对外官宣完成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60亿美元。
随后,消费者发现,元气森林旗下燃茶产品配料中含有赤藓糖醇,也就是代糖,而燃茶的包装上却写着“无糖、无脂肪”,原来所谓的无糖只是宣传的幌子而已,元气森林的这波操作误导了消费者。


“零添加”标注在包装食品上的并不少见,宣称“零添加”已成为不少品牌的营销手法。网红酸奶品牌“乐纯”曾宣称“拒绝化学添加剂”,近期拿下过亿融资的婴儿食品品牌“宝宝馋了”,也将“添加剂,我不爱”作为卖点。还有一些产品已经转换了表达方式,“如实”酸奶将“无添加·发酵乳”改为“纯净·发酵乳”。
越来越多的“零添加”标注问题,已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2020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修改后的《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未使用的物质,食品标识不得标注“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予以强调。尽管管理办法目前尚未出台,但在部分食品企业看来,征求意见稿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未来监管方向。
此外,自从去年10月26日,我国最新《广告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便加大了对虚假广告宣传的打击力度。因涉嫌虚假宣传、人为刷单等违法行为,一些知名品牌就被监管部门公开处罚:苏泊尔被罚 348 万元;欧莱雅被罚 20 万元;平安好医生被罚 20 万...

虽然我国《广告法》很早就开始实施,但是大多数企业和广告人相关法律意识淡薄,而且广告本身带有夸张属性,所以很难用法律去界定。另外,有的广告文案介于《广告法》的灰色地带,因此,部分企业或商家总是带着侥幸心理,打法律的擦边球。夸大其词、刷单、数据造假,很多虚假宣传让人防不胜防,比如元气森林玩文字游戏,又借模糊内容来混淆消费者视听。
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毁掉口碑形象可能只需走错一步。虚假广告不仅不会带来成功,更会给品牌带来巨大的伤害。一个好的品牌,一个好的企业,应摆脱虚假,诚信经营,做出真正好的产品、打造好的品牌,更好地服务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