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生物试题技能分析(2021全国甲卷选择题)

2022-01-27 18:54 作者:镜墨山人  | 我要投稿

做题嘛,分儿,不寒碜。

原题就不写在这里了【手动狗头.jpg】

1

题干中给出了很多物质的名称,为了达到理解(understanding)的认知水平以推断出相关结论,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某种结构(常见的有树状、网状)将这些对象联系起来

这些物质的名称有些命名的依据是它的功能:酶、抗体、激素,有些名称则表示了具有某种分子结构的化学物质:糖原、脂肪、核酸。

将命名依据不同的物质混在题干中是这道题的烟雾弹

这些根据功能命名的物质背后都有相应的化学本质,比如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与DNA都属于核酸)。抗体的化学式本质只有蛋白质。激素的化学本质就比较多样,有蛋白质、固醇(与脂肪都属于脂质)、氨基酸的衍生物。就可以判断A是错误的,需要识记各种功能物质的化学本质。

生物大分子是指细胞中以单体(基本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也可以判断B是错误的,需要识记生物大分子的相关描述。

N作为C、H、O、N四大基本元素之一,不论是蛋白质还是核酸都含有。可以判断C是正确的,需要识记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指糖类,脂肪是储能物质,核酸则和能源物质没有关系。判断D是错误的,需要识记各种能量和能源物质的地位。

2

题干中提到的酵母菌是一种能够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兼性厌氧)的单细胞真菌。(p.s. 而且材料易得,容易培养)于是判断A选项不符合题意,识记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真菌就可以了。

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它们过程的第一阶段是一样的,都是葡萄糖分子在细胞质基质分解成2个丙酮酸分子。判断B选项符合题意,需要识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每阶段的反应物、生成物、场所、ATP的产生量。

无氧呼吸又有两种路径,其中一种的终产物是乳酸,叫乳酸发酵,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就是这个路径,另一种的终产物是乙醇和二氧化碳,叫酒精发酵,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就是这种路径。判断C、D选项不符合题意,需要识记不同生物分别采用无氧呼吸两种路径中的哪一种,以及两种路径的终产物。

3

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生长素有一个特点:两重性,指的是生长素在低浓度与高浓度情况下起到的作用相反,“顶端优势”就是两重性的一种体现,指的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使得侧芽的生长由于生长素浓度高而受到抑制,使得植株看起来就长得高瘦高瘦的,有利于植物在阳光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但不利于产量的最大化。因此人们去除顶芽以解除顶端优势,A、B选项不符合题意,需要理解“顶端优势”这一现象产生的原理。

植物激素作为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影响基因表达来发挥效应,C选项不符合题意,需要理解环境因子、植物激素、基因三者共同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根>芽>茎,D选项符合题意,需要识记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度的排序。

4

下丘脑含有人体多种调节中枢,比如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水盐)调节中枢。

下丘脑也含有渗透压感受器,A、C、D选项不符合题意,需要理解水盐、体温调节的过程。

下丘脑能够分泌的激素有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等,B选项符合题意,需要识记各种激素的分泌腺、功能。

5

高中生物暂时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只需要理解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遇到的考试题目,但第5题——遗传题就需要应用特定的方法、甚至需要分析材料,抽丝剥茧,在迷雾中找到解题的方向。

题干中提到了很重要的一个词“独立遗传”,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利用自由组合定律,从概率的角度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应用:

P(AB)%20%3D%20P(A)%5Ctimes%20P(B%7CA)%3DP(A)%5Ctimes%20P(B)

也就是说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只需要将事件A的概率和事件B的概率相乘就好了。意味着一个复杂问题可以分解为多个简单问题去解决,当然这个跟这道题没有什么关系。

从题目当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残翅:长翅=1:3;白眼:红眼=1:1;黑檀体:灰体=1:1。

在每个形状只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情况下,残翅:长翅=1:3意味着长翅为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且亲代双方均为杂合子,需要识记常染色体单对基因基因型与表现型间的6种对应关系。

题干中提到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N为显性性状为红眼,白眼:红眼=1:1由于未提到性别,也就意味着存在两种符合题意的情况:

  1. ♂白眼:♀红眼=1/2:1/2

  2. ♂白眼:♀白眼:♂雄眼:♀红眼=1/4:1/4:1/4:1/4

这两种情况分别对应着两种亲代的类型:

  1. ♀白眼(果蝇M)×♂红眼(果蝇N)

  2. ♀杂合红眼(果蝇N)×♂白眼(果蝇M)

需要识记常染色体单对基因基因型与表现型间的6种对应关系,应用这种关系从表现型推知基因型,再从基因型推知表现型。

最后通过黑檀体:灰体=1:1以及果蝇N为显性性状为灰体能够获得的信息是亲代的果蝇N为杂合子灰体,果蝇M是隐性纯合子黑檀体。

可以得出错误的是A选项。

6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在概念中提到的“同一时间”是为了强调群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A选项不符合题意,需要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演替根据初始条件的不同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裸岩当然也是这样。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符合题意,需要理解演替不同类型的相关描述及过程。

D选项,啊对对对!啊对对对!就需要理解啊对对对就可以了!








高考生物试题技能分析(2021全国甲卷选择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