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的少年陈冠希——那个不需要道歉的老男孩
他是魔鬼,也是天使,他成功时光芒万丈,他落魄时万人唾弃,他曾经低调隐忍,也曾经张扬不羁,他生于公元1980年10月7日。 他已不再年轻,虽然这些年围绕着他的种种从未间断,但当再次转身,让我们看清他稚气褪去的面孔时,我们却发现当年那个少年历尽千帆,原来一直就站在那里,歪着嘴看着你。 他叫陈冠希,不管你承不承认,他已然是个传奇。
多年前,那个歪嘴浅笑的不羁少年没有一丝征兆地凭空出世,走进了万千人的视线,也陷入了名利与是非的漩涡。翩翩少年,鲜衣怒马,惹得世间青白眼,引出满楼红袖招。 于是银幕中一个个角色被他赋予鲜活的生命,他的爆发力,他的野心,像一个初生的牛犊,让他不在乎任何人的目光,显现出一股犀利而旁若无人的气质。 从《无间道》中身不由己的黑帮卧底到《狗咬狗》中的落魄杀手,如果时间定格在那个瞬间,世人看到的将是他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有着超人的表演欲望与无穷的精力。 直到那个时间的到来,所有人根本没做好接受的准备,人们带着震惊、错愕、失望、诋毁、唾弃,将矛头都指向了他,他成为了这个千疮百孔而虚假繁华的圈子的替罪羊。有关的、无关的、每个人都把他踩在脚下,肆意蹂躏着、碾压着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不羁少年,却忘了其实他同样也是受害者,他为这出本不该完全由他埋单的闹剧付出了太多、太多。 这么多年过去了,今天他已年届不惑。往事如风逝,早已不可追,现在的他,又怎样了呢? 前不久,有个《我们都欠陈冠希一个道歉》的文章,引发了很多思考。人们开始正视当年那场灾难,和它的最大受害者。可是平心而论,时至今日,道歉之于陈又有何用,他在人生最巅峰的时候被抛下深渊,失去的不仅仅是名利,还有人生最黄金的十年。
现在的他,更多的是以一个潮牌老板和行为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就像一个老朋友,人们了解他的过去,了解他的生活,把他当作一个传奇——但很难说这些是他最想要的。 就像《无间道》中的刘建明,一朝入江湖,终身不得脱,即使他把大佬的肉体消灭。 他也永远是一个带着污点的公众人物,每一个看到他的人,很难不想到他的那个阿克琉斯之踵。这本身就是件无解的事情,而且就像掉入泥沼的野兽,越挣扎陷入的就越深。
当最初的那个少年蜕变为一个眼神污浊的庸常路人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些年他确实经历了很多,他就像把潘多拉带到人间的埃庇米修斯,命运的罗网既然已经编成,他只能做最后那个被网住的羊羔。 自他之后类似的事件不时发生,但论影响之大、伤害之深,始终没有能超过他的。估计这些年来,夜深人静之时,“why me”肯定是他问得最多的问题。 但他仍旧是他,不管是微博上的与人对骂,还是日常的冲突龌龊,陈冠希让我们看到他桀骜不驯、直率乖张的性格从未改变,作为一个自小在温哥华长大的海外华人,他始终没有好好接受东方的价值观,也没有完全融入华人的社会,他喜欢嘻哈、崇尚个性,更爱好摄影,这些本没有错,但看看当初同样背景的谢霆锋和吴彦祖,一个如今已在厨房的油烟中转身,一个则早已隐身海外,陈可能更多的还是个未长大的孩子。
当初的孩子都已成中年,和陈一起成长起来的80后一代如今早已肩负起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重担,昔日的少年气息都已随风飘散、不知所踪,而同样渐渐老去的陈,如今也已为人父母,但个性依旧、锋芒尚在,不得不让人在唏嘘之余,心中升起一丝佩服,不为别的,就为他这种孩子般的赤子之心和他那瘦弱的身体中所迸发的不服输的倔强。 就让我们祝福这个40岁的老男孩,一切安好,前程似锦,以后的岁月初衷不改,归来依旧是那个有着歪嘴邪魅笑容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