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杨文公谈苑》 宋杨亿口述 黄鉴记录(一)

2023-07-07 19:16 作者:三步一颠  | 我要投稿

王彦超 宋太祖还是平常人时,曾经到凤翔游玩,王彦超给他一万块钱,让太祖离开。 后来太祖当了皇帝,便将藩侯召来京城,并在花园备下宴席,请藩侯吃喝玩乐。这些打仗的大帅,酒一开喝,嘴巴开始说自己打仗多厉害,建立多少多少功勋等,只有彦超说“我没有建立什么功劳,卻作了这么久的藩侯,我愿意交出符节,到皇宫当个保安,看大门。” 皇上听了很开心说“前朝那些屁事还值得说吗?彦超这话说得在理。”后,皇上盯着彦超语气从容问“卿当日为何不留下我呢?” 彦超回答说“我家那块马蹄大小的水,怎么能容得下神龙呢?万一我留下了您,怎么会有今天这样的事呢?您是受天命的皇帝,对于我来说绝对不是小事。” 太祖一听极为受用,说“应当让你回去,继续管理一方才是。”王彦超之外的那些大帅,个个被留在京城待职。 太宗作弈棋三势 太宗发明了三种棋势,他叫内侍裴愈拿去给各馆的学士提建议,但没一个人看得懂。 三种棋势分别是:第一叫“独飞天鹅势”,第二叫“对面千里势”,第三叫“大海取明珠势”。 后来皇上听说没人懂这三棋势,于是亲自到场教导,学士才明白怎么回事,大家皆赞叹神妙,直呼服气。 皇上经常和前后待诏等众对弈,每次下完后大多能摆出棋局,并画成图收藏在秘阁。 徐铉改棋图之法 古代遗留下来的棋图,是平、上、去、入分成四隅,但字写得杂乱非常难以辨认。 徐铉将棋图改为十九字,分别是:一天 二地 三才 四时 五行 六官 七斗 八方 九州岛 十日 十一冬、十二月 十三闰 十四雉 十五望 十六相 十七笙 十八松 十九客。 用这十九字来改正古时候遗留下的棋图,使古棋图变为简便。 禁教坊以夫子为戏 至道二年重阳节,皇太子与众王侯在琼林苑举办宴席,教坊为宴席助兴,演一出讲夫子的戏。 宴席宾客李至对皇太子说“这出戏是唐大和年乐府编的戏,当时刚上演时,文宗急忙下令停止,并鞭打演员,惩罚他们对夫子无礼。以前鲁哀公规定凡是以儒生为主角的戏不可上演,更何况是以先圣为主角的戏,怎么可能让上演呢?” 皇太子听后惊叹,忙向皇上报告这件事,皇上随即下令禁止演这出戏,从那时候开始,此戏剧便失传。 钱若水草祝辞 钱若水是朝廷学士。 一天,太宗写祝辞,写了一半,另一半想了好久没有完成,于是令左右把写一半的祝辞拿到翰院,让他们续写完成。 若水当着使者面将祝辞续完,其中第一句说“上帝之休,虽眇躬是荷;下民之命,乃明神所司。” 皇上看了很高兴说“朕停笔想了好久,怎么就没想到这样的措辞,” 太宗极尽赞美钱若水的才华。 勅字 《千字文》有说“勅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次韵。”其实勅这个字是梁字,因为传写错误导致的,在《千字文》出版那个时期,当时帝王所下的命令还不称勅。到了唐显庆中才开始有说“不经凤阁鸾台,不得称勅。”用勅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砌台 砌台就是现在的擦台,王侯家中皆有砌台,皆模仿山林的景色。 唐朝的张仲素有首诗写道“写望临香阁,登高下砌台;林间见青使,意上直钱来。”所以,这种砌台在唐朝就有了。 太祖时期的王都尉的儿子叫承裕,小时候他父亲戏称他为补砌台使。 铜牌记 梁朝沙门宝志写了一本铜牌记,大多是预言未来将要发生的事,其中有说“有一真人在冀川,开口张弓在左边,子子孙孙万万年。” 江南中主的儿子名叫弘冀,吴越钱镠的所有儿子都有弘字,目的就是希望能与铜牌记预言相符合,这也是宣祖所忌讳的原因。 麻胡 冯晖是灵武节度使,他威震羌戎,羌戎人称他叫“麻胡”,这样称呼是因为冯晖脸上有文字刺青。 学士草文 学士的职责,就是写文章,所写的名目非常的多。 拜免公王将相妃主的称制,赐恩的称赦书,宽恕的称德音,处分公事的称敕,榜文号令的称御札,赐五品以上的称诏,赐六品以下的称敕书,批群臣上表奏书的称批答。 赐外国的称蕃书,道醮称青词,佛教称斋文,教坊宴会上文章称白语,土木兴建称上梁文,表达慰劳、赏赐的称口宣。 此外,有祝文、祭文、诸王布政、榜号、薄队、名赞、佛文、疏语。 还有别的受诏、受旨称铭、碑、墓志、乐章、奏议之类。还有,写歌颂的文章。 以前说“唐朝宫殿中,经常有学士取眠见歌,伪蜀学士写桃符,孟昶学士辛寅逊写有桃符说‘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种的叫桃符。” 白氏六帖 有人说白居易有写部《六帖》,他将陶家缾数千个题目放在七层架上,并将它们放置在书斋中,令他的学生分类投入陶缾中,再倒出来取来抄录成书,所以书中所记载的时代没有次序可言。 日本僧奝然 朝衡 杨文公说“雍熙初年,有位日本僧人叫奝然来我朝,并献上他们国家的《职员令》、《年代记》。奝然依着目录自己说‘他姓藤原,名真连,在日本国属五品官。’奝然文章写得不错,不懂中国的语言,如果要交流就写字。他们国家有《五经》以及佛教的经典,《白居易集》七十卷,说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并介绍他的国家有六十八个州,人少地广,国人都长寿,多能活到一百来岁,国王只一姓,相续传六十四代,文武百官都是世袭。” 我在史局阅读禁书时,里面有一卷《日本年代记》,便将此卷书送给奝然,因此奝然得以修改他国家的国史。奝然回国后,托商人船送来礼物表示感谢。 按《日本年代记》的说法,日本是倭族的分支,因为他们国家在日边,所以取日本为国名。或者是因为讨厌倭这个名字不雅,而改为日本。因为他们懂中国文字,所以在唐朝便派大臣真人来朝贡,日本使人皆精通经史,善于写文章;后来又多次派使者到唐朝,带走一些文籍和佛教经典。 唐朝开元中,日本国有个使者朝衡(阿倍仲麻吕),考中科举,官任补阙,后他要求皇上放他回国,皇上授他为检校秘书监,答应让他回国。当时王维以及一些名人都写诗送别,但最后朝衡还是没回日本,官至右常侍、安南都督。 我国之前有《天台智者教》五百余卷,但有地方出现缺失,吴越钱氏因为海舶通信方便,听跑海商人说日本有完整的版本,于是马上写信给日本国王,以五百两黄金买下完整版的《天台智者教》,钱俶因而得到无缺失的《天台智者教》,使得今天台教在江左大兴。 寂照 景德三年,我官职是银台通进司(官署名),当时有日本僧人来朝进贡,于是便将他召来询问。 僧人不懂我国语言,但是可以写汉字,我们只能写字进行交流,他说“我是住在天台山延历寺的僧人,寺中有三千名僧人,名叫寂照,号圆通大师。我国国王的年号是二十五年,有大臣十六七人,郡吏一百多人。每年在春天、秋天时候,国王便会召集贡士,考他们赋或诗,一般能有三四十人合格。我们有专门供奉的神道,并有很多祠庙,比如伊州有大神,大神会降神在三到五岁的孩子身上说些祸福事。在山州有贺茂明神,也是这样子说祸福事。我国也有《史记》 《汉书》 《文选》 《五经》 《论语》 《孝经》 《尔雅》 《醉乡日月》 《御览》 《玉篇》 《蒋鲂歌》 《老子》 《列子》 《神仙传》 《朝野佥载》 《白集六帖》 《初学记》。也有《国史》 《秘府略》 《交观词林》 《混元录》等书。佛教的论以及疏钞传记之类的尤其多,无法都说出来。”跟寂照来朝的还有他的七个徒弟,也都不懂华语。日本国有很多王右军的书法,看寂照的字有几分王右军的笔法。 之后,皇上召见寂照,赐他紫衣束帛,他的徒弟也都赐了紫衣,安排他们住在皇家寺院。寂照希望到中国的天台山游历,皇上便下诏令:沿途的县道向寂照提供食物。 三司使丁谓见到寂照后,两个人很合得来。丁谓是姑苏人,为寂照介绍山水,寂照非常听,因此决定留在吴门寺,他的徒弟中有几个要回国,寂照便让想回国的人回去。 寂照送丁谓一个黑金水瓶,并附上一首诗说“提携三五载,日用不曾离;晓井斟残月,春炉释夜渐。鄱银难免侈,莱石自成亏;此器坚还实,寄君应可知。”从此,丁谓负责每个月拿俸禄给寂照。 寂照在中国久了,渐渐学会当地的方言。他持戒律精至,精通佛教内外学,三吴很多出家人和世俗人都来皈依。 有回要往东方游历,我送寂照一本《圆觉经》,并附上一首诗。后来他寄了一封信给我,其中有我送他的诗中的一句“身随客槎远,心学海鸥亲。”他说他很喜欢这句诗,《圆觉经》时时在读,一刻也不离。 后来有南海商人从日本带来一封自称野人若愚的人写的信给寂照,此人是日本国王的弟弟,信的结尾写道“哎啊!您所在的地方,离我这儿有万里远。以前我俩是芝兰之交,如今您已是外国人,没有归来的云来报告您的情况,也没有便风来传达我对您问候,人生最大的无奈,还有比这个更大吗?”等等,后面是题宽弘四年九月。 还有封左大臣藤原道长的信,大约是说“有商人到我这里,看了您给我写的信,谁说大宋离我很远呢?这封信可以安慰我的烦恼。您先到天台山巡礼,而后在到五台山游历。看到您还了本愿,非常开心。您怀念故乡吗,我们什么时候再见?胡马总是迎向北边吹来的风,上人不要忘了东边的日本。”后面题宽弘五年七月。 又有治部卿源从英的信,大约是说“我所要的《唐历》以后的史籍,以及其他的内外经书,还没到,因此寄便风盼望。商人重利,不可能单独载这样的不重要的货物给我。上国的风采因而一点也没有了解到,这真是读书人最恨的一件事。”信的后面还说“分手之后,相见无期,你是出生在我国的人,将来会死在佛国的土地上。”信中将寂照在日本家中亲人的状况以及墓地皆讲的很详细。后面题弘五年九月。 这三封信,看笔法都有二王的痕迹,特别是野人若愚这四个字用章草所写,写得特别的好,我国的读书人也很难有这样的成就,纸张和书写的墨都很精贵。左大臣是日本国的上相,治部九卿之列。

《杨文公谈苑》 宋杨亿口述 黄鉴记录(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