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阔嘴鹬——无意间拍到的郑州新增记录的鸟

2023-03-26 15:37 作者:山鸟鸣春  | 我要投稿

图文:红桦林

2022年9月12日稿,2023年3月26日修订

▲阔嘴鹬,9月6日摄于郑州黄河湿地/红桦林摄

1.拍摄预想

       8月中旬之后,北方的夏候鸟陆续开始南返,过境郑州本地。

       今夏天天气炎热,6月初在附近拍过池鹭后,一休息就是两个多月。8月中旬开始,才到就近黄河滩废鱼塘(2022年黄河滩禁止养鱼,大量鱼塘废弃改为农田),拍到过林鹬、山斑鸠、蜻蜓等鸟虫,太阳出来时依然闷热,在野外仍然浑身湿透。之后,陆续在附近黄河滩湿地和大堤外鱼塘(出鱼之后剩下浅浅的水底)、积雨农田,拍摄鸻鹬类水鸟。

       拍摄水鸟是因为迁徙路过的林鸟在自然状态下(不诱拍)比较分散,种类少,不易找到拍摄位置。

       相比林鸟生境,水鸟所处水域环境开阔明亮(水有反光),鸟比较集中(出鱼鱼塘遗留的浅水,底栖生物丰富,是水鸟宝贵食物),同时也便于拍摄。

       在此期间,拍到过很多常见鸻鹬鸟类,如林鹬、白腰草鹬、扇尾沙锥、灰头麦鸡、金眶鸻,还有弯嘴滨鹬、长趾滨鹬等小体型滨鹬鸟类。体形大小与麻雀(长13cm)相仿的滨鹬类,种类、数量却较多。2021年秋迁季节,拍到过红颈滨鹬、黑腹滨鹬、青脚滨鹬等。滨鹬个头小,在河边、水边觅食活动很不起眼,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以前关注不够。因而,感觉这次拍摄,把鸻鹬尤其是滨鹬作为秋季迁徙拍摄重点,可能会有新收获。因此,空闲时就近来到黄河滩湿地追踪它们。

2.偶遇阔嘴鹬(Limicola falcinellus)

       在黄河大堤外的农区鱼塘、湿地,虽然也能拍到不少鸻鹬类,偶尔也拍到弯嘴滨鹬、长趾滨鹬,但数量小,一次只见到一只、两三只,并且栖息时间很短几分钟,一惊就飞,再等,一天也难得再见。哪里的滨鹬更多呢?随着观察范围扩大,发现黄河边缘、河套及附近池塘,水鸟较多。

       去年夏天,黄河洪水大、次数多,河水漫滩,水鸟多在变成湿地的农田中栖息觅食。今年夏季高温干旱,河水消退,很少有漫滩农田;然而,河道出现了更多河汊、河套。在这类湿地环境中,鸻鹬、鹭的栖息数量增多,是拍摄好的环境。

       经过多次观察、拍摄,拍到了大堤外鱼塘很少得见的金斑鸻、黑尾塍(chéng)鹬、白琵鹭、泽鹬等。在典型的黄河湿地中,就偶遇到了混群的阔嘴鹬。观察实践活动,更加深了对自然现象背后逻辑的理解——在正确的时间,依照生境去找鸟。

3.现场感受

       刚拍到阔嘴鹬时,透过取景框,心里只有一种陌生感。看体型大小接近滨鹬,和其它滨鹬混群,第一感觉就是一种滨鹬。现场忙于拍摄,顾不上辨认,并没有拍到特别鸟的感觉。回到家,用懂鸟app识别是阔嘴鹬,随后又多次查阅图鉴、资料核实,才逐步确认。

       一开始,对鸟名较疑惑:阔嘴?是鸭子一类的扁嘴吗?图片不是这样子啊?经过手册、图鉴反复研究,慢慢理解其意应该是嘴基部较宽厚,区别于其它鹬鸟类喙部多是尖长的特点而言。

       现场印象较深的两个特点是,嘴的形状和羽色(包括羽毛纹理)。

       鹬鸟辨识的特征主要在嘴的长度、形状、颜色。很多鹬类冬羽、夏羽迥然不同,判若不同的鸟类,但其喙长、形状及颜色始终恒定不变,成为判别种类的特征。观察到的阔嘴鹬是夏羽,即非繁殖羽,但羽色和纹理仍较鲜艳,有手册说是缩小版的沙锥,感觉很贴切,可做为野外判别的辅助特征。

▲阔嘴鹬的羽色和斑纹,很像常见的扇尾沙锥 /红桦林摄
▲阔嘴鹬,外形似扇尾沙锥/红桦林摄

       现场观察,对其嘴尖端向下弯曲形状陌生,区别于熟悉的鹬和滨鹬,觉得可能是新鸟种;从体型大小判断,与合群觅食的弯嘴滨鹬明显小一号,跟红颈滨鹬、青脚滨鹬大小相当,初步判断属于滨鹬一类。

▲阔嘴鹬(右)与弯嘴滨鹬(左)一起觅食/红桦林摄

4.阔嘴鹬

       阔嘴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一种体型很小的涉禽,体长只有18cm,与常见的弯嘴滨鹬(23cm)、青脚滨鹬(15cm)、红颈滨鹬(16cm)和林鹬、白腰草鹬、青脚鹬,以及大群白鹭、大白鹭为伍,形成一个集体觅食群体。其嘴长,嘴基厚,末端向下,脚短,白色眉纹显眼。头顶具有深浅相间的“西瓜皮”纹样。

▲阔嘴鹬,头纹也像扇尾沙锥/红桦林摄

       常见单只活动于沿海泥滩、沙滩及内陆沼泽地区。翻找食物时喙垂直向下,深插入泥。

▲阔嘴鹬,嘴末端弯曲指向下/红桦林摄
▲阔嘴鹬,晨曦中忙于觅食/红桦林摄

       繁殖羽和幼鸟颜色鲜明背上有明显的白色V形,使上体有点像沙锥。非繁殖羽较哑较灰,胸部略有纵纹,翼角偏黑(飞行时更加明显。)

▲阔嘴鹬,展翅时翼角偏黑/红桦林摄

5.一点感受

       拍鸟、观鸟,出于对于自然的热爱,没有功利心;同时也想弄清楚,儿时见过、听过鸣叫声的鸟,它们究竟是什么鸟?这就有了野外观察的兴趣、耐心。

拍到新鸟种,当然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却不是唯一目的。

       想观察欣赏更多种类的鸟,拍到更多更漂亮背景的鸟,需要两个条件——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这也是偶然中出现必然的原因。

       这是每一位观鸟人都知道、都深深理解的。


阔嘴鹬——无意间拍到的郑州新增记录的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