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大众——街拍香港车型与车牌

由于历史原因,香港的汽车文化与内地区别巨大,香港可以说是中国接触汽车最早,豪车密度最大,用车成本最高的城市。

先说香港的车型情况,香港大街上基本就是日系车和德系车的天下,日系车以丰田最多,除了出租车全部都是老皇冠以外,最常见的是丰田阿尔法,中型轿车也很多,也有一部分凌志。其次就是尼桑、三菱,很多车型在内地没有见过,比如几乎和阿尔法一模一样的尼桑商务车,像极了陆巡的英菲尼迪等等。


德系车应该就日系的一半多点,基本是奔驰和宝马,奔驰又是宝马的两倍以上,很少见到大众,我在繁华热闹的炮台山4天,只见过两辆朗逸大小的大众,来去机场的路上个看见过一次大众商务车,难道港人不认为自己是普罗大众?

国产车只见到一辆,惊喜?意外?

香港最早发行的登记号码没有字母,由1发行至9999,然后是"HK"字头(HK1-HK9999),大家可以猜猜1号车牌谁的。10号以内的车牌有很多都是耳熟能详的人物,其中有三位已经故去。

和内地一样也有一些特殊字母车牌供特别车辆使用,如"AM"是供政府车辆使用,"LC"是供立法会车辆使用。
现在香港的车牌千奇百怪,有的只有字母没有数字,也有只有数字没有字母,很多车牌颇有意思,应该是对于车主有特殊的含义。为免与数字"1"及"0"混淆,字母不会使用"I"、"O"及"Q"。




香港油价贵绝全球,现在香港的加油站95号汽油每升15.9港币,远高过内地油价,那为什么香港人不买新能源呢?

在香港的确能时不时看到特斯拉,都是Y没见到S,但其占比远没有内地城市高,其他新能源车基本没有,新势力没有,大众ID系列也没有。

为什么香港人宁愿忍受那么高的油价而不买新能源车呢?问了朋友,他说香港充电站很少,很不方便。

仔细想想,用车成本极高应该也是一个因素,一个停车位的月租基本在6000港币左右,看到一个环境极差的露天停车场也要3500,一辆车回家、上班两个停车位就是12000,在香港有私家车的是真要有点家底才行。那么这点油价的差别就不算主要考虑因素了,这可能也是新能源车在香港占比低的一个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