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侦探学院第二季剧本杀第二案长评

名侦探学院S2E2圣·MG学校杀人事件长评

本评论仅代表个人主观想法,涉及剧透处有预警
1 剪辑
在上一案饱受诟病的剪辑问题,到本案有了很大的改善。我看一遍下来是非常舒服的,除了二讨突然出现的图书馆时间线(不过这个不是剪辑的锅,是一开始问时间线的时候就没问到,中途也没有相关线索所以就一直没提起来),其余基本上没有什么跳脱卡顿的地方。本案整体来说比上一案顺畅了,可能也是占了剧情没那么复杂的便宜,把故事讲清楚了。其实包括大家追剧也是一样的,很多时候太复杂的故事反而看不下去,何况这一次有前一案的对比,大家就会觉得能把故事讲明白就很好了。
不过这一案少了一对一的趴。我猜一对一环节可能是没有盘出什么信息所以剪掉了?还是录这一案的时候就没有设置这个环节呢?如果真的是因为没有信息量而剪掉,我觉得这个取舍还是可以的。
2 综艺感
本案风格偏向剧情,这和上一案有很大区别。上一案剧情贵乱狗血,贡献的梗和笑点很多很密集,这一案不仅故事煽情而且还能升华主题,可以说完全是走了不同的路线。
各位请在看完以后,回忆一下,脑子里还记得什么:看完上一案,我记得了一堆梗“小娘子”“亚古兽的主人”“你一票我一票九洲明天就出道”“你这什么pe皇上”“靠娶老婆权倾朝野”“阿蒲~”“他说这是泡菜”“太妹”……看完这一案,我记得的是:会长和高调未能赴约的电影和错过的爱情,单箭头和认错人的星玥版《海的女儿》,校董的儿子社会你红哥……
区别很明显了吧,这一案主要就是在走剧情,尤其是新来的明侦专业NPC罗予彤成功地把大家带入戏了。她基本上是全程沉浸在人设里的,在一讨讲故事的时候很入戏,以至于和她搭戏的文韬、唐九洲都有了一点戏感,情窦初开、懵懂清纯的青春校园爱情确实被演绎出了动人和煽情。

加上这一案是有酒店惊魂案的立意打底,所以校园暴力的主题也让本案更偏向于压抑。总体来说,这一案没有上一案那么欢脱娱乐,在氛围上可能接近明侦的X学校案。
3 人员配置
我原本觉得本案的人员配置是比较尴尬的阵容,因为推理阵容不够强,还有新人在,如果凶手给了文韬或者齐思钧那平民就很难赢,不给他俩那就是凶手很难赢。实际上这次有意外之喜,新来的女嘉宾罗予彤融入不错,逻辑推理可,堪称本案MVP,欢迎下次来玩。

唐九洲是本案的综艺输出,我能想起来的笑点都和他有关系,开头那段接不到戏的演技居然和邵明明的舞步BGM迷之同步踩点。还有,“粥止弱”(周芷若)这种谐音梗是要被罚钱的(bushi)!

文韬本案大概是沉浸在纯情初恋的剧情中了,上一案中没有的演技在这一期居然捡回来了,可能是因为感情线的对象不在现场所以比较好freestyle自由发挥?高调和出息的爱情真的是意难平啊意难平!一切只是从一场可笑的大冒险开始,这场游戏谁先动心谁就输了,最遗憾是未能赴约的电影,只能带着未来得及说的爱永远沉默。

齐思钧的高光是最后的升华主题部分,能看出来他有在向偶像撒老师学习了。在二轮他其实提出了挺多想法的,算是本案中比较好的推理输出了。

侦探邵明明就和他自己说的一样,侦探依然玩出了侦探助理的感觉,一轮的时候还不错,他投票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的思维模式还挺有明侦的感觉。但是到了二轮存在感稍弱,或许是他有想法但是还缺一点carry全场的侦探气场吧,二轮讨论的时候就没怎么控制,就看着最有嫌疑的两个人在互踩,没能带动大家去梳理整个案件或者拓展思路挖别的内容。
4 情怀
说一个比较虚的东西,情怀。酒店惊魂案可以说是明侦的经典之作,在我心里和恐怖童谣是并列TOP1的水平。很多人也是在第三季的时候入坑的。关于这一案的故事,不管是不是蹭热度吧,能够把前传做出来,看到酒店惊魂案提到的学生时代校园霸凌的剧情,还是让人觉得很有情怀的。在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化学小天才赵星儿是怎样在校园霸凌中一步步走向黑化,可以看到对星儿一往情深的玥怎样从默默付出直到将她打动,还有一直都很拽的甄红确实一直作恶多端。

还有很多细节是我在二刷的时候才感受到的,比如说:酒店惊魂案提到了玥有肺癌,在本案中玥就是个身体不好的设定;酒店惊魂案里玥用铅笔芯开门,在本案中玥就是开锁小能手经常解救被捉弄的星儿;玥的日记本里有一篇夸星儿笑起来好看的内容和酒店惊魂案的一模一样……暗暗对应的细节,就像是在描绘另外一个世界,世界观正在一点点填充完整,细节逐渐丰富起来,人物也是有血有肉的。五季明侦老粉觉得,值了。
5 剧本、推理和投票(有剧透)
又到了大家激烈讨论的环节,剧本杀的核心——剧本。这一期的剧情大家看着挺舒服的,但是推理部分真的比较薄弱。
先说讨论最激烈的——最后的关键性证据。大家都说不好找太坑了,然后本案不在的蒲熠星本人还下场点赞了关键性证据就应该难找的评论。我个人的想法是,关键性证据的问题就不在这里,问题在于指向性。像上一案的关键性证据,指向性非常明显,但是它的存在有点不合理:凶手的衣服上没沾到花粉反而沾了花瓣还掉进了坛子里藏这么深?本案的关键性证据的存在是合理的,而且这个思路同理于玥的开锁设定,都是得以实现截胡的手法。但是它的指向性就很弱,一个抽杆夹勾丝了,乍一看真的很难说明什么,凶手想要糊弄过去其实挺容易的啊。

接下来说说证据链的设置。这一案的涉及动机和作案的证据主要集中在甄红和玥身上,而会长的证据基本上就是在讲他和高调的爱情故事,星儿的证据在讲校园霸凌和单相思的故事。所以,在一轮结束的时候,看着就是证据最多的两个人最可疑了。然而明侦的套路我们都知道的,一轮的故事讲完了到二轮是要推翻的,所以在二轮搞清楚现场找到的那个纸条是谁给谁的以后,甄红和玥应该是要被排除嫌疑的。在二讨的时候,突然出现了新的时间线,复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时间线是很关键的,相似的时间线是给了凶手和扛推位的,但是指证凶手的证据其实是不太足的。总的来说,本案就像明侦的nznd破冰案一样,剧本上存在的比较大的问题是锁定凶手的证据链不够完整,你要是放到生活实际中那就是疑罪从无了。
关于本案的投票结果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也可以讨论一下。首先,我们考虑一下凶手应该怎么抓:多人动手要找具体死因和作案手法;时间线的破绽;动机迫切性;结局对谁有利……思路其实是很多的,就看大家用什么思路去盘了。在他们盘的时候,从逻辑上几个人的嫌疑都差不多,都有时间有能力去实施动手计划,所以此路不通,大家又开始走动机的迫切性这条路。但是最后投对票的人,是从时间线考虑的。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二轮大家都没怎么发散思维,就集中讨论那个纸条的问题。那个纸条出来,其实应该就是洗白甄红和玥的,因为他俩不会主动把纸条带到现场。事实上呢,齐思钧和唐九洲两个人可能是因为互相太熟悉了这种场外原因而互踩:齐思钧先用自己没看到纸条的信息推论出纸条被拿走了截胡了,接着他第一反应是会开锁的玥;然后唐九洲知道自己没说谎,就一直反驳对方,觉得是对方是真凶要甩锅给自己。

所以在第三方视角看来,他俩在玩法上这就不像平民,反而像是凶手找到合适对象甩锅了,并且他俩成功地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但是纸条又把甄红洗得很白了,大家在齐思钧提出其他人截胡的可能性之后似乎没有发散去想(还是说被剪掉了?),最后就上票给了玥。事实上,我们回头看这个剧本,他俩根本不是扛推位,是他们互踩把自己推上了扛推位,这个过程就和第一季的音乐学院案一模一样。上一次是剧本太少了,他们想太多,这次剧本好了一点,结果他们想太少。
这里我还是要提一下音乐学院案的二讨,这是非常精彩的一次二讨,毫不逊色于明侦正片(虽然很多人觉得形式不太对但精彩就是精彩啊),当时二讨是由侦探蒲熠星带动的,每个嫌疑人都当凶手再盘一遍,而不是只盘集中嫌疑的人,这样就不会遗漏一些前面没想过的可能性。上一案和本案投对票的,都是再最后另辟蹊径跳出来,用别的思路去推的凶手,但多数还是没有太发散,发散思维反而还被怀疑是凶手甩锅,感觉他们的玩法还是不够老练吧,没摸清剧本的套路。

到了投票的时候,为什么只有罗予彤一个人能投对票,因为只有她能从这个思路去推理凶手。按她给出的思路,其实怀疑赵星儿也是可以的,这就是我说她才是扛推位的原因。只要不是她本人,即使想到了这个点,在投票的时候依然面临二选一的问题。
有人觉得,这个剧本对凶手太友好了,我觉得友好是挺友好的,毕竟真要和星儿扛推二选一的话还挺难分辨,但同时你也不能抹杀凶手玩得好是不是。凶手在一轮的时候主要都在演戏和讲故事,关于作案只在二搜提及了一个仪式感的问题。我当时听到仪式感三个字,脑内就警铃大作啊,这个熟悉的说法不就是明侦的无忧客栈案的潘老师么!大家都没有说作案手法,为什么只有他突兀地提到仪式感呢,我个人猜测是提前编好的一套说辞,而且这个说法的说服力还挺强的。到了二讨,因为作案手法很简单粗暴没有人去讨论凶器,所以凶手也没有再提什么仪式感了,但是大家的印象已经在那里了。另一方面,凶手的动机迫切性不是最强的,所以他可以很容易地把节奏带到这上面去。而且二讨才出现的图书馆新时间线被轻轻放过了,这可能是因为和图书馆有关的凶手和真扛推位都不想惹祸上身,所以这也给了凶手继续带偏视线的机会。
6 继续探讨节目的发展方向
我看完这两案的感受就是,能不能中和一下:想把第一案的支线砍掉,也想把第二案的证据补上,想拥有第一案的搞笑,也想拥有第二案的升华……
话说回来,众口难调,无论做成什么样总会有人不满意的,就像明侦五季了,每季大家狙的点都不同。那么,名学作为一个要啥没啥的小糊综,反而可以多尝试一下,做出自己的特色来。
像本案,我个人就觉得没什么特色,感觉就是低配版明侦,没有太多N刷的动力,还不如去刷上一案博个开心。走剧情其实并没有什么优势,本案要不是有罗予彤在,那又是尬演了。说好的脑力比拼呢,怎么都在讲故事和煽情呢。而且像这一案,他们还没有把优势发挥出来就有点尴尬了。剧本杀这方面和密逃还不一样,似乎和智商的直接联系不大,比如说蒲熠星的剧本杀玩得多,如果其他人玩不赢他是吃了经验的亏也很合理吧?
导演正在收集意见,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想法,但是看起来都像是要把学院的剧本杀做成明侦的感觉。我依然坚持我的想法,不要做低配版明侦。当时密逃大神版能成功,是因为不同,是因为突出了他们的优势。同理,明侦都把剧本杀的形式做到极致了,模仿是永远赶不上的,就没什么意思了。
上一案的播放量可以说是有很多路人在围观试水,到这一案应该就比较能看出来有多少路人要继续追了,看看五一假期这几天的播放量如何吧,说实话我还是挺好奇只追明侦的路人是怎么看待学院的剧本杀的……

关于本案的讨论很多、争议很多,但是我希望大家在讨论的时候是为了节目良性发展而讨论,而非为争辩而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