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谈之色变的癌症,其实“可防可治”

2023-07-12 14:46 作者:每添益点-静  | 我要投稿

最近几天,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肿瘤医学会议在美国举行,吸引了许多国内临床医生前往参与交流和分享。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肿瘤的流行趋势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

中国癌症的发病趋势与欧美的流行情况有所不同。

叶水送说:中国的癌症患者数量众多,肿瘤负担也很沉重。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患者一直处于高发状态。您认为国内癌症的发病趋势如何?这些癌症与欧美的流行情况有何不同之处?

张作风表示,总的来说,全球肿瘤发病率在上升,但肿瘤的死亡率在下降。然而,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因此中国的肿瘤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第一。

过去大约10年来,中国主要的传统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和肺癌,它们具有几个基本的特点:

首先,致命率较为相对较高。

其次,与人民的生活水平紧密相关。

第三点是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甚至与传染相关。

胃癌、食管癌以及肝癌是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约占所有肿瘤发病总数的70%~80%左右。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肺癌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但有几种癌症的发病率却大幅下降:其中包括胃癌、食管癌和肝癌。

这三种癌症都具有很高的致命风险,它们的下降表明胃癌、食管癌和肝癌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危害有所减少。那么,这几种癌症的发病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的看法是关于提高生活水平。

以胃癌和食管癌为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营养不良所导致,当营养摄入不足时,可能会引发这类肿瘤。

第二个问题涉及的是饮食和饮水中的污染情况。

第三个原因是感染。胃癌的感染原因是因为存在幽门螺旋菌。

中国大约有60%的人感染过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是导致胃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被世界肿瘤中心列为“Ⅰ级致癌物”。然而,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善,这些肿瘤的发病率已经有所下降。

为什么肝癌的发病率会减少呢?

说到肝癌,实际上它与饮食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东南沿海和广西一带,肝癌的发病率相当高;另外,肝癌的发病率也与湿润的气候有关。潮湿的气候使一些食品更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而这种毒素也会导致肝癌。在中国,主要引起肝癌的是乙型肝炎,阳性率大约在15%左右。


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国内开始推广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病毒免疫注射,这进一步降低了肝癌的发病率。此外,我们的饮食结构和食物储存方法也发生了改变,同时冰箱的普及也对减少肝癌的发病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现在肝癌发病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在中国,一些肿瘤的发病率正在上升,例如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

在中国,肿瘤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女性乳腺癌是增长最快的类型。从1988年到2012年,该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了大约60%~70%。

第二个迅速增加的癌症类型是结直肠癌。患上结直肠癌与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关,我们的饮食变得更加丰富,而身体活动却在减少。

在中国,结直肠癌最早升高的地方是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举例来说,浙江省一直以来都是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名靠前的地区。

乳腺癌和结直肠癌这两种癌症的患病率在不断上升,而肺癌的患病率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其中女性患肺癌的降幅较小,但也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与全球趋势相似。

在过去,中国人普遍认为戒烟很困难,但是如今卫生教育更加完善,中国人戒烟的比例逐年增加。肺癌在女性中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关键在于只有4%的患肺癌女性是吸烟者,大多数患肺癌女性是非吸烟者。

为什么不吸烟的女性也会患上肺癌呢?

首先,中国有50%~60%的男性是烟民,在这个群体中,很多女性也被迫吸入二手烟。

在北方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女性在厨房的时间比较长,由于厨房通风条件不佳,容易导致肺癌发生。

其次,室外空气污染难以避免,有时并非个体能够控制。

中美两国患肺癌的原因有所不同,而且不同人种之间也存在一些相似和不同的发病特点。

叶水送:肺癌在中国和美国都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这两个国家主要导致肺癌的因素是否有所不同呢?另外,不同人种之间引发肺癌的原因是否存在共同之处?

在中美两国,肺癌都是癌症发病率较高的肿瘤。


重写:无论在中美两国,肺癌都是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

首先,抽烟和吸入二手烟。

大约80%至90%的肺癌是由吸烟造成的,还有一部分肺癌患者是因为被动吸烟导致肿瘤发生。


其次,空气污染问题也需要被关注。

在美国,一些地下室可能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从事工作时,暴露于职业环境中也可能导致肺癌。

中国的室外污染程度比美国要严重。至于室内污染问题,在美国,男性和女性的吸烟率约为20%左右,而被动吸烟率较低。然而,在中国,男性的吸烟率最高可达到70%,目前大约在50%左右,这会导致女性被动吸烟。


第三点是关于烹饪的不同之处。

在美国,做饭的时候产生油烟污染的概率相对较低。这是因为美国人主要采用烤和煮的方式来烹饪食物,而中国人倾向于将油锅加热至很高温度,从而产生轻微的油烟。而油烟本身就含有致癌物质。


第四点,基因的起因。

就基因而言,目前尚未发现肺癌在不同人种中具有不同的致病基因,但是基因在肺癌的致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涉及尼古丁受体的基因。

中国妇女患肺癌比例的上升主要是由于腺癌的增多,而这受基因影响。然而,还有一项好消息是,目前已经存在专门针对这种基因的治疗方法。

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与癌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叶水送表示:如今,老龄化现象正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内,不断加剧。对于老龄化与癌症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是密切相关的。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减弱,对于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会变弱,因此患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癌症患病人数也会逐渐增加。

张作风表示,除了儿童肿瘤外,大部分肿瘤与老龄化存在紧密联系。国外的研究显示,许多肿瘤患者普遍年龄在60岁以上,成年人罹患肿瘤与年龄增长有一定相关性。

首先,随着年龄增长,相对于年轻时暴露的剂量会积累更多。

以年轻人每天吸一包烟为例,如果持续吸烟10年,就意味着暴露在烟草危害下的时间也达到了10年。对于年纪较大的人来说,吸烟时间达到了30年,意味着暴露的时间也达到了30年。从年龄的角度来看,年龄本身就是一个“暴露”的变量,这也增加了患肿瘤的风险。

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能力会下降,这可能导致体内发生肿瘤的生理机制。例如,激素水平的变化和免疫水平的下降以及其他体内变化和代谢变化等因素,会增加一些肿瘤的发生风险。


新冠疫情对中美癌症患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疫情逐渐退去,我们开始重新关注癌症患者群体。对于全球包括中美的癌症患者,您认为疫情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张作风表示:疫情对癌症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一情况在全球各地都是共同面临的。


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癌症治疗的影响。

由于疫情的影响,许多癌症患者无法进入医院接受必要的治疗,导致不少患者最终不幸离世。

在美国,情况也一样,医生无法为病人提供治疗、进行手术,无法进入医院,也无法开具药物。这样导致了患者癌症的5年生存率急剧下降。

通常我们说“癌症1/3可以预防,1/3可以早期发现,剩下的1/3可以治疗”。然而,疫情造成了“1/3可以治疗”的这一群体过早地离开我们。


其次,无法及早检测出癌症。

早期筛查的目标是寻找癌症早期症状。一般而言,及早治疗早期癌症与晚期癌症相比,生存率完全不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发现乳腺癌的早期(0期或Ia期),经过适当的手术和治疗,它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且致死率也会相对较低。

中国另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是宫颈癌的筛查。过去,宫颈癌的筛查只能通过宫颈涂片,但现在引进了HPV筛查技术,使得早期病变能够更早地被发现。宫颈癌的特征之一就是能够发现早期的病变,甚至是癌前病变。一旦发现癌前病变,早期治疗便变得可行,通常不会进一步发展为进展期肿瘤。


然而,由于疫情的影响,大规模、小规模和临床性的癌症筛查基本上都已经被暂停了。

在疫情期间,许多人的生活习惯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不仅仅是生活习惯,还会对各个方面产生其他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无论是吸烟者还是非吸烟者,当被限制在家中时,吸烟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喝酒也是如此。

在海外,在家被限制的人仍然可能会使用一些违法的药物。被限制在家意味着不能外出进行体育锻炼,缺乏足够的运动也会导致某些与肿瘤相关的危险因素发生变化。

对于饮食方面,如果我们把自己关在家里,可能很难保持饮食的平衡,甚至会导致摄入不健康的食品,这样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此外,由于疫情使人们被困在家中,可能会导致一些压力和抑郁情绪,这对癌症有一定的影响,且影响深远。


以下是降低患癌症风险的建议:

叶水送:您对预防癌症有什么建议?如何阻止癌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张作风提出了两个建议。

首先是戒烟。针对肺癌这一疾病,他认为吸烟者最好戒烟。好消息是,只要早日戒烟,得癌症的概率就会降低。吸烟不仅会引发肺癌,还有16种不同的癌症,例如口腔癌、喉癌、咽癌、食管癌、胰腺癌、胃癌、肝癌、肾癌、膀胱癌和白血病。

吸烟会大大增加患上癌症的可能性,因此不吸烟的人最好永远不要尝试,已经开始吸烟的人最好及早戒烟。

吸烟会导致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健康问题。

是否吸烟和乳腺癌、结直肠癌有关联?目前对于与乳腺癌是否有关联的问题还存在争议,但是吸烟和结直肠癌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

其次,我们需要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在烹饪时,尽量避免炸、煎或过热油烟产生。在炒菜时,我们可以先倒少许油,然后加入食材后适量加水,盖上锅盖,这样能相对较为健康。

第三点,是关于合理的饮食。合理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有很大的联系。所谓合理的饮食是指“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减少糖类的摄入量”。同时建议补充益生菌,增加益生菌有助于促进正常排便。很多患有结直肠癌的病人都有便秘的症状。因为在大肠内,粪便本身可能含有一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因此,增加肠道蠕动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蒙佩尔兰幽卫乐·益生菌是一款专为肠胃健康设计的益生菌产品,它具有清理幽门螺杆菌、促进消化蠕动、远离胃癌的作用。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病原菌,它会引发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蒙佩尔兰幽卫乐·益生菌中含有特殊的活性益生菌,能够在肠道内与幽门螺杆菌竞争营养,抑制其生长繁殖,从而起到清理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帮助改善胃部健康。


此外,蒙佩尔兰幽卫乐·益生菌还含有益生元,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频率,有效预防便秘,改善消化功能。良好的消化蠕动有助于减少胃肠道内有害物质的停留时间,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无论是想保护胃部健康、改善消化功能,还是希望预防胃癌的发生,蒙佩尔兰幽卫乐·益生菌都是您的理想选择。让我们一起关注肠胃健康,远离疾病的困扰。


谈之色变的癌症,其实“可防可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