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莫名心慌-20230629
奔四了,想想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自我成就的喜悦,也没有深邃的思想,无法长期沉浸在心灵的喜悦里,莫名心慌。
问题在于人生终极命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功名利禄,酒色财气,不是自己的追求。当然前提是可养家糊口,衣食无忧。确定自己对物质世界没有太高的追求,换言之,即使财富增加几千万/几个亿,物质生活会有些变化,但带来的幸福平静的增益几无帮助,基于最近几年经历,基本没有从物质上得到增益,或者说对物质没有内心的欲望和向往。 内心有“贝莎”,经过半年多的看书和思考,其本质或许和布雷尔医生的妄想类似。《当尼采哭泣》。或许是现实世界无法填充精神世界,将精神寄托在“贝莎”身上。 本质是精神世界有饥渴感,常感觉缺乏思想,缺乏富足的平静感,心未能深沉宁静。内心很清楚,友情/爱情/亲情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可以转移或者移情上述的本质,但无法替代和解决。 有些自恋的讲,
这或许是健康的心慌,在直面内心
。自己没有把此现象认为是问题,也没有担心。反倒需要保持此种状态,给精神提供能量和驱动力,
争分夺秒的思考,读书,记录,这何尝不是热爱生命的一种体现呐
。大概率这种本质的心慌,会伴随自己一辈子而不得完全解决。 习惯存在的空虚/焦虑/迷惘,而不去探究,只能证明麻木,是生命力的凋谢和萎缩。 鲁迅讲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经上述记录,忧郁混乱的思绪得以清晰,心情为之舒畅。这也是记录的收益。之前吃饭,同LZ/卷王表达过此观点:不能说出来或者写出来,是没有思考清楚。背后还有一层逻辑,说出来或写出来,是在反向的激发和促进思考。 直面内心是个课题,已具备了不少的素材,未来10天聚焦托业,争取把托业卷过,然后专题研究,尝试回答: ~潜意识,意识,行为之间如何相互影响?怎样正向的利用这种影响?消除或减缓负向的影响? ~探究自我,活出自我,给生命赋予什么意义?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通过改变外部客观世界,反哺精神世界?可能是大事,可能是诸如上班/做饭/洗衣/拖地等日常小事。 ~如何在现实一言一行中,契合/拓展/丰富精神世界。
规避在精神世界称王称霸,在现实世界酸腐无能,四处碰壁。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禅学真我,传习录(知行合一),《逃避》《逃避自由》《路西法效应》《狂热分子》《社会性动物》,《当尼采哭泣》,《达摩流浪者》《苦炼》《活在当下》...... 有几本已阅读过,理解不深,未能学为所用,本次要开悟,融小汇贯细通。 这么广阔的世界,却没有大段的时间去探索和猎奇,怎能不下心慌~ 化心慌为紧张,化紧张为效率,争分夺秒,精神饕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