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附三、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2023-09-24 13:11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3)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尖锐化,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逐渐让位给庸俗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把它称为庸俗的政治经济学,是因为它的代表为了粉饰资本主义,抹杀资本主义矛盾,不去科学地认识经济现象,只是描述经济现象的外表。庸俗经济学家抛弃了以前经济学家[1]观点中一切科学的东西,而抓住他们因阶级局限性造成的一切不科学的东西。

  “从今以后,问题已不在于这个或那个定理正确还是不正确,而在于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合警章还是不合警章。公正无私的研究让位于豢养的文丐的论战。不偏不倚的科学的探讨为怀有偏见的、献媚的避护所代替。”[2]

  在价值论方面,庸俗经济学提出许多早就被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经济学家驳倒了的论点来反对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原理。其中包括:供求论,这种理论忽视价格的基础价值,不去说明商品价格的基础,而去描述商品价格的波动;生产费用论,这种理论用一些商品的价格来解释另一些商品的价格,实际上是兜圈子;效用论,这种理论企图用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解释商品的价值,它忽略一件事实,就是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因而不能从量上加以比较。

  英国庸俗经济学家托·罗·马尔萨斯[3]硬说,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广大劳动群众的贫困是由于人口的增殖快于自然界所提供的生活资料的增加。按马尔萨斯的说法,人口数量和自然界所提供的生活资料数量间的必要的适应是靠饥荒、贫穷、瘟疫、战争建立的。仇视人类的马尔萨斯“理论”创立的目的在于替这样一种社会制度辩护,在这种制度下,一面是剥削阶级的寄生和奢侈,一面是广大劳动群众的不堪忍受的劳动和日甚一日的贫困。

  法国庸俗经济学家让·巴·萨伊[4]声言“生产三要素”        劳动、资本和土地        是价值的泉源,并由此做出结论说,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得到他们“应得的”收入:工人得到工资,资本家得到利润[5],土地占有者得到地租。“三要素”论在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它的使命是要掩盖下面这一具有决定意义的情况,即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劳动才变为雇佣劳动,生产资料才成为资本,土地所有权才成为地租的来源。大家知道,资本和土地给其所有者带来收入,只是由于工人用自己的无偿劳动创造了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非劳动收入的真正来源。萨伊硬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和消费之间没有矛盾,他否认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的可能性。萨伊的理论为了迎合剥削阶级,粗暴地歪曲了现实。法国经济学家弗·巴师夏[6]和美国人査·凯里[7]热心传播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利益调和的谬论。

  庸俗政治经济学在维护资产阶级的“劳动自由”的借口下,激烈地反对工会、集体合同和工人罢工。从19世纪30年代中期起,庸俗政治经济学在资产阶级经济科学中占了绝对统治地位。


注:

[1] 特别是亚当·斯密。

[2] 马克思:《资本论》,1957年人民出版社版,第1卷序言第11页。

[3] 1766-1834。

[4] 1767-1832。

[5] 或利息。

[6] 1801-1850。

[7] 1793-1879。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附三、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产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