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211毕业,是个废物。

2022-03-24 03:06 作者:马男终结者  | 我要投稿

豆瓣上有一个“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里面都是985在校或毕业生的现状自述及自嘲。“小镇做题家”的概念大家可能并不陌生,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出身平凡但学习成绩很好,成绩好但总是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我们经常归咎于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既然现在大家都有类似的心理问题,那就干脆好好当个废物好了。

但是为什么这些985、211的大学生经常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我想从心理学的角度,心理空间的观点浅说一下。

那就从我的经历开始说起吧。

我也曾经是211废物、小镇做题家的一员。我这个人打小就聪明,学习从来不用老师家长操心,一学就会,各科考试经常年级第一。除了政治,政治始终是我一个迷人而又迷惑的缺点。而作为好学生,老师从来不操心我,因此在我的认知中,老师始终保持着一个教书先生的刻板印象,老师不过就是给我们传输知识的人罢了,而我,老子天下第一。我就这样从小学一直骄傲到了大学,而我的狭小的心理空间满满当当都塞的是我自己,我就是我心理空间的天花板。

但是大学毕业后,却发现自己除了成绩好,什么都不会。这个世界上有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而我又发现有太多人是知识和经验都远超于我的前辈。是的,我从来没有把老师当前辈,因为老师之于我就好像书本之于我,老师和我之间没能从一开始就很好地建立起关系,因而我的心理空间从小到大都那么狭小,都幼稚得可笑。而现在,我心理空间那个曾经的天花板,那个骄傲的自我,在进入社会面临的重压之下,于毕业之时一朝决堤,分崩离析。我焦虑了起来。我有那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有那么多需要我仰望的前辈,我的心理空间就这样从狭小封闭经历了撕裂后,在一点点的痛苦打击中重建起来,直到达到平衡——而这个平衡的标志就是平视他人,在俯视他人和仰望他人之间的平衡。

但我们原本不用经历这么痛苦的过程。在我曾经的认知图式中,“象牙塔”是一个巨大的,洁白的,坚固的建筑物,就像国家图书馆的构造那样,令人觉得踏实安心。但在我现在看来,它变成了一个透明,易碎的小玻璃球,里面有城堡,有浪漫的雪景,有天旋地转的幻想,但它不过是个脆弱的摆设罢了。

我们的读书环境很单纯,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往返数十年,却从没有人开拓我们的心理空间,引领我们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如果我们从小就能深刻认识到,老师其实是社会中的一员,是无数经验丰富的前辈之一,是有血有肉的,也有可能是我们未来真实生活的样子, 如果老师能够多和我们交流人生,那所谓的985、211废物们,应该就不会自暴自弃地这样对自己进行认知,就能早点构建起合理而平衡的心理空间,能够做到真正的平视他人,融入社会。

也许你也在经历这样一个痛苦的、心理空间被撕裂的过程,请多和别人交流,朋友,长辈,前辈,发展出复杂多元的关系,建立更加健康的心理自我。我们的苦读并没有白费,是时候突破自我的瓶颈,迈向更广阔的天地了。

祝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211毕业,是个废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