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郑少秋】风云艺海五十载 笑看荣辱一世情

2022-08-11 14:10 作者:潇斓意境  | 我要投稿

郑少秋,演艺圈游弋了五十余年,香港最早的影视歌三栖明星!1966年出道,七十年代香港电视顶级小生。出道二十年后的一次失败的婚姻,真的可以凭空抹杀他的才华和一生的努力吗?

我知道,作为粉丝说什么都被冠上一个“洗白”的罪名。可是粉丝再神通广大也没法把87年拍的电影说成67年的!这个帖子会以摆事实为基础,内容跟据当年的旧新闻。

附秋官音乐成就视频

秋官情路视频讲解:

正文开始:

注:文字及资料来源于多位秋迷,不单独注明。

第一部分:郑少秋的早期事业

如果看看无线TVB的发展,秋官借肥肥上位的谣言不攻自破。香港影视业在六十年代末还没形成自己的风格,大众盲目崇拜欧美。丽的(亚视)(收费电台)垄断媒体,受其股东英国 保守党的影响,一片死气。 

利孝和、邵逸夫、余经纬三巨头于1967年11月19日成立无线,一家完全由华商控股的免费电台,给香港文化媒体注入活力。成立之初,自产节目,特别是连续剧非常有限(1967-1968,年产为1部电视剧,1969增至2部,1970增至13部,参考:TVB历年电视剧列表),主要节目靠外购自欧美和后来的日本。 

1970年,秋官被《欢乐今宵》的总监蔡和平先生看重,签约无线。其时无线制作多为短剧,还没有可以成气候的佳作,但其信息十足,势头强劲,渐成风格。 

1971,秋官主演了《冷暖亲情》(31集,当年唯一一部长篇电视剧,也是自1967年成立以来的第二步长篇)。按当时tvb的产量,秋官理所当然首席小生。其实经历整个70年代(1970-1979),秋官是TVB首席小生毫无悬念。(狄龙,姜大卫等在电影圈发展,周润发崛起在1980年)。所以整个70年代就是秋官和刘松仁(1976加入TVB)的天下。 

1973 秋官主演了《烟雨蒙蒙》,《大江东去》《情场战场(4集)》,当年TVB制作了30部电视剧,大部分是2-5 集的短小制作,超过20集的只有9部,秋官就主演了其中的两部。


1971,1973-1975, 秋官获得4次十大影视明星的殊荣,以上是秋官在认识肥肥之前的江湖地位。他的“红”是当时的极限。简而赅之,1976年之前,在电视剧方面,TVB无大作为。1976年《书剑恩仇录》取得的巨大成功,不只是秋官的成功,更是TVB发展的里程碑,也奠定了其后十年以至二十年的发展方向。其后一浪高过一浪,1977 《陆小凤》,1978《倚天屠龙记》,1979 《楚留香》,TVB一路攀升,迎来他最辉煌的时刻,风靡整个亚洲,TVB对增强民族自信性,自豪感,贡献卓越。 

再看TVB发展的策略,邵逸夫雄心万丈。他放弃电影转投电视,曾备受争议。今日今时,回头再看,却不得不佩服六叔的高瞻远瞩,香港的经济与文化齐飞,奠定了其东方明珠地位,重建华人自信。无线可以傲视同业50年,宣扬中华文化,扬名海外,靠的就是电视剧! 而电影业受到电视业的带动,80年代也起死回生。 

1974底秋官与肥肥交往的时候,他已是TVB高层周梁淑怡(1978年离开TVB)和林赐祥的御用,其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是肥肥可以参合“力捧”的上的?肥肥当日只是《欢乐今宵》的司仪之一。

第一部分:郑少秋的早期事业:扩充1975年-1984年

说的郑少秋的事业发展,不得不提到七十年代后期的第一个高峰。1973年—1976年,郑少秋共主演电视剧14部,成为TVB最多产的小生之一,并包揽了所有主演剧集的主题曲。连年获得“十大电视明星奖”。 

1976年,TVB开拍《书剑恩仇录》。此剧为TVB拍摄的首部金庸作品,众多一线小生争夺陈家洛一角,成为娱乐新闻焦点,当时郑少秋与肥肥正在外国登台表演未获知消息,因此未参与其中。TVB总经理助理梁淑怡(莎姐)鉴于郑少秋公认古装扮相出色,而力荐郑少秋主演。而著名监制王天林(王晶之父)更亲点郑少秋同时饰演陈家洛、乾隆、福康安三角。《书剑》主角最终花落人在外国的郑少秋。郑少秋本将再去东南亚其它国家登台,获公司通知后赶回香港拍摄《书剑》。当时罗文已灌录主题曲。肥肥建议并帮忙争取演唱主题曲的机会,以补偿未能出国演出的经济损失。



  96集的《书剑恩仇录》播放后热潮席卷香港和新加坡。郑少秋从TVB一线小生一跃成为香港电视圈首席小生。 

  1977年,王天林执导TVB首部古龙作品《陆小凤》,王导爱将郑少秋客串叶孤城,由此奠定大侠地位。“大侠秋”的称号自此传开。郑少秋为剧集演唱的主题歌入选当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1978年,郑少秋拍摄《倚天屠龙记》饰演张无忌,汪明荃饰演赵敏、赵雅芝饰演周芝若、陈玉莲饰演小昭。《倚天》红透香港,由于剧集结局悲惨而遭到无数投诉,在香港观众的强烈要求下,TVB加拍喜剧结局。《倚天》成为香港历史上首部应观众要求而改拍结局的电视剧。郑少秋为剧集演唱的主题歌入选当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1979年,TVB受到丽的电视台的挑战,收视率低迷。TVB制作组高层林赐祥紧急动员开拍古龙名著《楚留香》夺回收视。郑少秋临危受命饰演楚留香,全台精英集体上阵,从决定拍摄到第一集播放,仅仅用了10天。65集的《楚留香》一举为TVB夺回收视,其拍摄进度之快也成为香港电视剧历史上广为津津乐道的奇迹。 

资料:【图片】从不放弃(1966-1976)帅与不帅间的华丽蜕变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gzMTc4Nzgw.html

(好!远走台湾,照红不误!)


第二部分:与肥肥的婚姻:

肥姐作为香港当时的大姐大,性格上的强势是众所周知。记得看过他在节目里和郑少秋因为一点小事就吵了起来,既不尊重观众,也不给秋官面子,秋官为了节目的情绪,一直在迎合她。秋官喜欢安静,喜欢一个人在家里看剧本。肥肥却偏要叫人来打麻将,秋官不参加,肥肥还生气。有一次,秋官开车,旁边还有记者在,秋官一不小心走错了路,肥肥便毫不讲情面的埋怨了起来,而秋官则是耐心的说,“没关系,前面转回来就好了。”当着记者的面尚且如此,其背后对秋官如何可想而知。

就算是离婚后,沈殿霞打算自己做节目秋官第一个参加,暖场支持,为沈殿霞提供事业上的帮助。能做到如此也算是有情有义了。



第三部分:与女儿的缘分:早期图片资料

欣宜高中毕业

第四部分:离婚二十年后与前妻的是非

电视圈里的导演说,郑少秋演大侠,为了让一个持剑的眼神恰到好处,合适剧情,要练习半年;为了让古装动的漂亮,要反复对着多面镜子练习衣带如何才能飘逸。 

  

2008年肥肥离世,秋官没有如许多人所料地那样及时出现在现场,这种理解也许有很多原因,其中很可能包含着对秋官的惩戒之意,觉得这是秋官最后回报肥姐的唯一机会。具体的真实情况怎样不可知。秋官的回答是一直与女儿欣宜保持联络,弦外之间当是这一切听从女儿的安排。照常理说,这是个恩怨了解、弥补形象的最好机会也是最后机会,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秋官起码应该像是大戏里面那样的场景,大叫一声,我来迟啦,之后问,妹妹瑶琴今何在? 可惜秋官没有。秋官对肥肥肥的病情应该早就心里有数,但是演了四十年戏的他,似乎事先没有迅速准备好一套如何应对前妻,如何拥抱女儿,如何泪洒街头的桥段,以弥补他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负心汉”的形象。年过六旬的他只是悄然和剧组请假,为此连续几日通宵拍摄,出席追思会前并没有接受采访。于是不满的人愈加不满,失望的人愈加失望,各种明里暗里的言词加在他的身上。仿佛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恨奇情谁都付出了谁都参与了,包括那么多看热闹的人,而唯一没有付出的就是秋官。

离婚了二十年的前夫,去了是情分,不去也没义务。而实际上,秋官追思会也请假出席了。在肥肥病重的这二年,更多次去医院探望。说句不近人情的话,没人知道她会在什么时候走,难道剧组要预估肥肥离世的时间来安排工作吗?

欣宜哭,是孝顺;秋官哭,是虚伪。欣宜笑,是坚强;秋官笑,是寡情。秋官不回港,是逃避;秋官回港,是被逼无奈。秋官缄默,是心虚;秋官开口,是借口。这就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所谓“动辄得咎”。莫非秋当处于不哭不笑,非回港亦非不回港,不缄默也不说话之间?荒谬!“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贴一篇秋官回忆母亲的文。因为拍剧没能陪伴母亲在最后,一直是秋官心中的痛。

第四部分:离婚二十年后与前妻的是非:肥肥病危图片资料

都说记者的话不能全信。看看他们指责郑少秋不关心肥肥病情的同时又拍摄了多少次在医院的偶遇。

秋官不能送肥肥最后一程,但为弥补昔日抛弃家庭的过失,在肥肥病情告急期间,秋官都有到医院探望,甚至陪欣宜逛街看电影,又公开透露接欣宜回家共住,为的就是要向肥肥承诺今后好好照顾女儿,叫肥肥放下心头大石地离开。

继前晚探完肥姐后,郑少秋(秋官)昨午4时亦到达医院,问到肥姐是否吃了大闸蟹晕倒才入院?秋官坦言:“没有问是不是,不过她这段时间要吸收多些营养,不要吃生冷的东西。”有记者问他会否与肥姐勾手指尾?秋官即时呆了呆才说:“不用,(太太官晶华有没有托你向肥姐带话?)没有说要我讲些什么。(安排她探肥姐?)没有安排。(有没有叫欣宜搬去你那里住?)有呀!不过都差不多的,可能她嫌我烦啦。”

对于记协指肥姐入院当日,记者的追访拖延救援时间,秋官说:“也觉得有所阻碍。”秋官表示跟欣宜聊天较多,提到欣宜男友,秋官坦言早前吃饭时已见过面,记者问他是否见家长?秋官不耐烦地说:“他们是小朋友而已,他也好乖!”


秋官趁节探病 逗留一个钟头

下午5点,秋官抵达医院,逗留约1小时后离开,他表示不清楚肥姐是否胰脏有问题。秋官离开不久,欣宜返回医院,在场记者追问肥姐的胰脏是否有问题?她只?下一句:“Pancreas(胰脏有事)?”然后对记者说:“中秋节快乐!祝大家身体健康,你也快走啦!”随即转身进入病房。

【明报专讯】「肥姐」沈殿霞的病情令人担心,由於病较为反覆,故常有不同消息传出,昨日傍晚更有传肥姐病情转急,而秋官亦到医院探望,令各方非常紧张,幸好秋官逗留了一个小时左右离开,他更竖起左手拇指说:「今日阿肥面色红润,我都安乐一点,现在情好稳定,上次(前天)我探她都有点忧心,但今次好得多,她还叫我吃麦皮,因为她正在吃。阿肥说话仍很大声,总之情好满意。」问到肥姐是否做了割肝手术?秋官说:「我只知她入医院通胆管。」


昨午约十二时,戴上帽子、墨镜和口罩的欣宜由**和保安护送之下,与张彻太太和陈淑芬儿子一起到医院探望肥姐,并逗留约两个半小时才离开,而在她离开前五分钟,肥姐前夫郑少秋(秋官)亦到达医院。当欣宜离开时,半百记者即包围著她追问肥姐的情况,她表示肥姐情况已比昨日好,精神好了,午餐时还吃了一碗面,大家不用太担心。

狗仔经常在肥肥的医院里遇到秋官

 秋官下午5点半前往探望肥姐。在场传媒第一时间打探。被问及肥肥目前情况,秋官说:“通不到电话,你们报道我才知道。(近日有无见过肥姐?)没有。朋友说我才知道。(担不担心?)快点看到我就不担心了。”随后秋官步入病房。6点半,秋官步出病房,“她正在休息,看到我们了。很(稳)定。她要休息,很累。我听医生说很稳定。(有没有睁开眼睛?)有。女儿告诉我她很累。欣宜一直很乖,照顾妈妈,医生说要她多些休息,很稳定,受控制了。(欣宜怎么说?)女儿告诉我她觉得不舒服。现在还在休息,不能动。常常睁大眼睛看我们一下。有时候我睡觉都睁着眼睛啦!采!没事的!(戴着氧气罩哦?)帮助呼吸嘛,让她舒服一点,人都需要氧气的嘛!医生不让我们骚扰她太多,看看她,让她休息。最重要女儿乖。唉,给你们吓到,以为什么事。欣宜一直很乖,担心妈妈,关心妈妈,常常看着妈妈,很乖。”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1、郑少秋的早期事业:1966年﹣1974年

1966年参与主演第一部电影《黒煞星》正式出道。1970年加入香港无限电视台(今 tvb )主持音乐节目《弦乐寄心声》。后转战《欢乐今宵》。

1971年参演个人第一部电视剧《冷暖亲情》。同年获选 tvb “最有前途新人”。1971年更被《华侨晚报》观众票选为第一届“十大电视明星”。这年同时发行个人首张粤语专辑《爱人结婚了》。1973年, tvb 拍摄首部彩色长剧《烟雨蒙蒙》,秋官出演男主角何书桓。并为该剧配唱同名主题曲。开创了香港电视剧主题曲的先河。截止到1974年,郑少秋累计发行六张专辑。三次获选“十大电视明星”!虽然不能和后来红透两岸三地相比,事业却也稳步上升,蓄势待发。

2、与肥肥的婚姻

众所周知的楚留香诞生于1979年。郑少秋和沈殿霞的婚姻缔结于这六年之后,也就是1985年。据肥肥描述,她们的感情始于1974年秋官当时的女友森森的分手信。肥肥后来因为经常去安慰失恋中的郑少秋,日久生情。这段恋爱谈了足足十年才步入婚姻。而与肥肥的感情经历了从神秘到稳定又变得神秘。1984年,二人感情亮起红灯。爆红了多年的秋官如果潇洒的分手,开始新一段感情,任谁人也说不出一个不是。但是他们偏偏冒天下之大不为,在感情破裂后,选择了第二年结婚。想来无非是为这十年的感情做最后的努力。结婚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并没有挽救他们的关系。相反,一些之前不可调和的矛盾更加凸显。最终于1988年以肥肥提出离婚而告

终。

3、与女儿的缘分

自1977年起,当时媒体报道过的至少三次肥肥意外流产。天意弄人,1987年,欣宜在父母感情破裂的时候出世了。这个曾经是秋官每日叩拜祈祷而来的女儿,无法挽回失败的婚姻。

1985年,欣宜7个月的时候,肥肥正式提出离婚。秋官是在肥肥单方面起草的协议上签的字。所有的房产加现金都给了他们母女。还有要说明的是,女儿和爸爸现在很好!如果关注欣宜微薄而不是媒体报道的话,可以经常看到父女互动的消息,当然这些媒体是不会报道的。至于以前,小的时候见欣宜是要经过肥肥批准的。欣宜大点要上学后,肥肥把她送去加拿大。本来父女见面时间就有限,这下更难了,对女儿的各种决定,秋官有反对的权力么?肥肥抱怨什么没有像其他爸爸那样接孩子放学,试问如果真的考虑到小孩和爸爸的接触,是不是应该留在香港才有更多的机会!

4、离婚二十年后与前妻的是非

离婚二十年了,正常人不应该有什么交集了。但是到了郑少秋这里,对他要求之苛刻好似从来没有离婚一般。

2008年,前妻病逝了。二十年前的前夫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他有没有去看她,有没有参加葬礼,葬礼有没有表现出难过,有没有关心女儿,都被放到显微镜下无限夸大。而实际上呢?他没有任何义务去关心前妻,做了是情分。从06年开始肥肥病情就时好时坏。几次病危,秋官被狗仔队拍到的就有好多次。08年过世的时候,恰逢在横店拍《书剑恩仇录》。为了秋官参加追思会,剧组连续拍摄几个昼夜。本来是要三天往返加拿大去葬礼的,但是女儿心疼老爸,不愿意他太辛苦,却没想到惹来一群卫道士的攻击。当年拍摄《戏说乾隆》,母亲病逝,秋官因为没能赶回香港终生遗憾,却只看到媒体赞扬他职业精神。前妻和母亲孰轻孰重明白的人自不必多说。

秋官最大的错就在于曾缔结了一段太著名的婚姻,纠缠一生。

——欣宜哭,是孝顺;秋官哭,是虚伪。欣宜笑,是坚强;秋官笑,是寡情。秋官不回港,是逃避;秋官回港,是被逼无奈。秋官缄默,是心虚;秋官开口,是借口。

——亲情需要朝夕相处的培养,一个离婚远隔大洋彼岸的工作狂父亲,你指望这段关系能怎样跨越客观情况培养起来。

是是非非只有当事人最明白,其余的人不过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和喜好,所以有什么资格对别人的生活下定论呢?

他是个工作狂,每年都有新作品,以致他连他母亲生前最后一面他都没有见到,因为当时在赶拍《戏说乾隆》,后来戏说乾隆大火的时候,他的母亲也没有见到他,他在采访中曾说这是自己一生的遗憾,谈及母亲的去世时几度哽咽,还为自己的母亲写了多篇缅怀的文章。而在她肥姐生病时却去医院多次看望,试问母亲和前妻轻孰重?作为一个前夫,尽到这样的情分难道还不够吗?

另外,当时他离婚的时候已经40岁,所有资产包括加拿大屋苑悉数留给肥姐母女。净身出户银行户头只剩两万块,只身离开他发展一向很好的香港迫不得已去了台湾,他的母亲都为其担心,在那个新人迭出的年代,如果不是他靠着自己的自信和毅力依靠《戏说乾隆》东山再起,他也将被时代淘汰,我们内地人更是压根就不会知道郑少秋的存在。而正是因为对他过往历史的不了解,内地人一直以讹传讹被他是渣男的营销号蒙蔽。其实,反观港台地区,对秋官的报道一向是正面评价许多,因为知情。所以理解。而秋官那首《男儿无泪》,正是他离婚离港时心情的写照。而几十年后的今天,没有人想去仔细了解他,只是对他的口诛笔伐,“软饭王”这顶帽子,恐怕是对这样一生勤勤恳恳练学苦练的老艺术家最大的诛伐了。人言可畏,众口铄金。


关于她和女儿,由于他在离婚时给了足够的资产与抚养费 ,对女儿不管不问的比比皆是。而秋官多次看望,更何况中间有肥姐阻拦,并不是秋官想见就能见到的。那照片上一家人和睦甜蜜的微笑的镜头很难说是装出来的,而父女间的关系,女儿本人都没有说什么,葬礼上女儿还为父亲辩护,又哪里轮得到外人来说三道四呢?外界对他的爸爸以讹传讹,口诛笔伐,这难道是郑欣宜和肥姐母女希望看到的吗?


正如秋官在《笑看风云》里唱的那样:


谁没有一些刻骨铭心事?一些旧恨心魔。谁没有一些得不到的梦?谁人负你负我多。在晚风中敞开心锁,一笑已经风云过。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横艺海五十载,笑看荣辱一世情!

【郑少秋】风云艺海五十载 笑看荣辱一世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