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C认证对农业加工可持续碳中和目标排放环节标准

ISCC为农业、林业、废弃物和剩余原材料、非生物可再生能源、循环碳材料和燃料的可持续、无森林砍伐和可追溯供应链的实施和认证提供解决方案。是首个被公认的生物质和生物能源认证方案。
实现农业碳中和目标的制度体系构建,应以多元共治为理论指引,建立健全政府干预机制、市场激励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驾马车在农业碳中和中的合力。同时,需要完善关键领域政策法律,建立多元共治下的监督与反馈机制,完善适宜多元主体的激励制度,以期推动农业碳中和目标率先实现,为全领域“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示范。
农业碳排放的行业或者环节主要有哪些?根据公开资料报道,农业的温室气体产生的前四大来源主要是畜牧业及其肥料使用、农业用地、作物燃烧及毁林。但是,长期的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带来了农业各环节不同类型污染的排放,在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着碳排放。
ISCC认证对农业加工可持续碳中和目标排放环节标准:
直接碳排放是指水稻、土壤以及微生物等生产过程产生的以CO2、CH4以及N2O等温室气体形式释放的碳,约占水稻生产碳排放总量的70%;其中以CH4形态为主的碳排放约占60%以上,是水稻生产减排的重中之重。
间接碳排放是指在水稻生产中以种子、化肥、农药、燃油以及电能等农业生产资料形式释放的碳,约占水稻生长碳排放总量的30%;其中氮肥、磷肥和钾肥等肥料投入是间接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间接碳排放中的占比为33.0%~49.0%。因此,减少稻田碳排放主要是减少CH4的排放量。
以加工环节为例,包装带来的碳排放量尤为突出,其次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防腐剂以及原料废弃物等都会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相关的排放,通过提高设备自动化以及数字化,降低农产品加工能耗、运输能耗和储存能耗,可有效降低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在走向碳达峰、碳中和的路上,逐渐涌现出一些节能减排绿色可持续的农业新势力,比如减少资源使用、缩短生产时间、减少污染、环境修复等途径,在产业化过程中逐渐呈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