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战锤】大远征其事


就当给大家拜个早年吧
何谓战锤的十字军东征,以及大圣战
我们一般所说的“十字军东征”指的是发生于公元1026年至1291年中,留名历史的最大宗教性军事行动Cruciata。Cruciata为拉丁文,也用Crusades指代十字军东征这一事件。这个词也意为“
长期坚定不移地奋斗,斗争”,“十字军东征”本身是一个对事件的意译。因为军事目标在东方,所以是东征。因为士兵大多穿着象征基督教的十字服饰,所以被称为十字军。一般也会将Crusades一词译为“远征”。
战锤作为历史大混杂自然也NETA了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这次Crusades同样是西方国家对阿拉伯。但是一是战锤之中没有所谓的“十字军”,所以将其翻译为十字军东征有失偏薄。“东不东”倒是可以暂且搁置。一般来说译者们约定俗成的将这一事件,即Great Crusades译为大远征而非大十字军东征。或是用另一个名字“对阿拉比的远征(Crusades against Araby)”。而所谓的大圣战指的“对抗混沌的大战(Great war against Chaos)”,这是约定俗成的事儿。实际上将其翻译成大圣战也不太对。
所谓的大远征,指的是旧世界各国(基斯里夫有无参与不明)与阿拉比的入侵者之间的一场庞大战役,而大圣战则指的是以帝国为首的人类国家与矮人,精灵组成的联盟对抗由永世神选阿萨瓦库尔带领的一次混沌大入侵以及黑暗精灵。前者事实上不太涉及宗教之间的争端,而后者上升一下是妥妥的宗教斗争。
阿拉比的诸部落与城邦
阿拉比人与帝国不同,较为松散但与提利尔,伊斯塔利亚类似,其主要势力为分布在阿拉比地区周边各大城邦与游荡在其中部,阿拉比大沙漠的游牧部落。balabalablablabla,具体可以看这个https://tieba.baidu.com/p/5800584066?pid=120908947608&cid=0&red_tag=3552720706#120908947608。给自己抓个虫,贾法尔最后的确是被记载为击杀,但是是谁将其击杀的仍旧不明。
贾法尔,天选之子的崛起
历史上(或者说,GW编的)很少有关贾法尔崛起时期的记载。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极有魅力的领袖与强大的法师。他出身于一个小城邦,并成为了当地的统治者。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团结了游荡于阿拉比大沙漠之中的游牧部落为自己的手下,并很可能利用他们陆陆续续的征服了阿拉比的四大城邦埃尔-海克(Al-Haikk,阿拉比最大的贸易港口),拉希克(Lashiek,苏丹们的舰队聚集地,也是世上最大的奴隶贸易区),科普尔(Copher,因香料贸易而富裕的学者与海盗之城)与马泰克(Martek,出产大量矿物的城市),可以说是于1430年基本完成了对阿拉比诸城邦的统一与征服,这些城邦的苏丹向贾法尔俯首称臣,但仍有很多小城邦对贾法尔表示反抗。贾法尔作为巫师同时涉猎恶魔法术,传说他的崛起之中就曾召唤恶魔助力,而可能就是因为如此,按斯卡文军书记载,在1435年鼠人向贾法尔提出了联盟邀请,以次元石为报酬为贾法尔提供对头们的情报与暗杀。
贾法尔的统治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的城邦,而占据阿拉比地区绝大部分的大沙漠之中则充满了忠于他的部落,自封为全阿拉比的苏丹(Sultan of all Araby),建立了阿拉比苏丹国(Sultanate of Araby),在埃尔-海克定都。虽说如此,但贾法尔仍然没有完全将阿拉比掌握于手中,在被斯卡文离间之前,他仍然在进行着完全的征服。如埃尔-卡拉巴德(El-Kalabad,阿拉比南部的城邦,临海,曾被阿克汉攻击。贾法尔时期当地苏丹Nur-Salih坚决不服贾法尔。)与还有可能的卡-萨巴(Kar-Saba,尼赫加拉城邦,那加许将其完全夷平。之后阿拉比人定居于此。)就未曾听从贾法尔。如果没有意外,他们本来应该也会慢慢被贾法尔统治。
此外,于1437年,贾法尔的手下前往赞达里洗劫了当地的陵墓,并杀死了在那里维护的祭祀。之后他们还去了科慕里,但在过程中被苏醒的古墓王屠杀殆尽。
鼠人的离间
鼠人对自己的盟友日渐强大感到恐惧,他们担心若是贾法尔真的完全统治了整个阿拉比将对鼠人极其不利,所以鼠人设法影响了贾法尔本人的思绪。他们让贾法尔相信来自北方,旧世界的伊斯塔利亚人将集结大军大举入侵阿拉比——事实上,从背景版上来说,伊斯塔利亚压根没打算打出来,他们自己打自己还来不及呢。受到鼠人影响的贾法尔越来越偏执并相信此事,他决定先发制人。与1448年他发动了一次规模庞大的入侵,目标直指伊斯塔利亚。
贾法尔其人
在描述上,贾法尔多被描述为暴君,实际上也是如此。但其有着超凡的魅力,于其作战过的骑士团无不夸赞其在政治与军事上的天赋,他极具魅力与洞察力,充满智慧而英俊潇洒,大多骑士团都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尊敬与战胜的对手。在他死后,仍然有很多打着其旗号或是死忠于他的阿拉比人持续着与骑士团们的战争,直接加深了阿拉比人与旧世界人之间的仇恨。
阳炎骑士团铭记着他的故事,并将其绘于一块挂毯之上,和一般不同,贾法尔并没有在创作中被妖魔丑化。在画中,贾法尔身着如同黑夜一般漆黑的盔甲,披着五颜六色的丝绸,在斗技场上高举着自己的双手伸向空中,在他的下方是无数举着武器的阿拉比人正在呼喊,而在天空中则是那些长有双翼,凝望着他的恶魔。但贾法尔在其崛起的过程中是否真的召唤了恶魔,在帝国学者之中仍然有争议。
总的来说,贾法尔与其可能的原型萨拉丁十分相似。作为对手十分值得尊敬,富有魅力而智慧,也让一个分裂的国度重归统一。但与萨拉丁不同的是他过度缺乏同情心,在鼠人的影响下越来越残忍而偏执,对内也残暴不堪,以其人民为诱饵,终究导致了人民也弃他而去。如果没有鼠人,他理应与萨拉丁一般伟大。在他死后,好不容易统一的阿拉比再次四分五裂,惨遭蹂躏,直到很久以后才重新恢复。
伊斯塔利亚的沦陷与旧世界的联合
贾法尔的入侵来的无比迅速,他们在伊斯塔利亚的南部沿岸登陆,在庞大而残忍的阿拉比军队的进攻下,近乎半数的伊斯塔利亚领土沦陷了,就连伊斯塔利亚著名的城市玛格丽塔(Magritta)也惨遭蹂躏,之后阿拉比的大军马不停蹄的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比尔巴里(Bilbali)。但在这途中成千上万的伊斯塔利亚人被戴上锁链拖上战船,运往拉希克的奴隶市场,等待着他们的只有可怕的命运。伊斯塔利亚人自建立城市以来从未遭受过如此强大的入侵,早就分裂各自为政的伊斯塔利亚人根本无力对抗统一而残忍的阿拉比人。
阿拉比人的暴行极大的震撼了整个旧世界,尤其是以侠义著称的巴托尼亚。巴托尼亚时任国王正义者路易二世发起了对阿拉比的远征(Crusades against Araby),即日后的大远征。有人说,国王担心阿拉比攻占伊斯塔利亚之后很可能进攻巴托尼亚,所以他才出手。也有人说,是阿拉比人的暴行真的惹怒了他。但无论如何,他发起了侠义远征,召集了一批庞大的骑士军团,发誓要解放伊斯塔利亚,惩罚贾法尔。所有的巴托尼亚人都支持这一决定,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助“一矛之力”。
为了获得进一步的支持,路易国王向当时的帝国皇帝弗里德里克三世发去了邀请,他愿意向帝国军队开放军事通行权。但帝国事实上任然处于内战状态,无论是他本人还是选帝侯门其实都对外部事物不太在意。但弗里德里克三世仍然发起了号召。在短暂的会议之后,诸宣帝侯最终决定暂时放下彼此之间的恩怨,停战。皇帝号召每一位帝国之中爱好正义与和平的人士参与其中,就在这途中,许多贵族们建立了骑士团以非官方的名义参与了大远征。
在阿拉比向北行军的过程之中,他们的一支部队袭击了提利亚的城市:托巴罗(Tobaro),这是提利尔的一个商业重镇。气势汹汹的阿拉比人在这里尝到了他们的第一次失败,在优势兵力下他们没有成功的攻占托巴罗,但他们的这一行为导致了提利亚的亲王们将阿拉比入侵视作了真正的威胁,诸亲王们雇佣了大量的雇佣兵也加入了对阿拉比人的战争。
就这样,帝国的军队与骑士团,巴托尼亚的骑士军队,还有提利尔无数的雇佣军以及伊斯塔利亚的复仇者们,一批庞大的军队集结在了巴托尼亚。旧世界团结的力量即将击出。
伊斯塔利亚的解放
旧世界联军势如破竹,纵使是阿拉比的大军也无力抵抗。贾法尔虽然强大但也聪明,装备大量轻甲的阿拉比军队根本无法与那些来自帝国与巴托尼亚的重骑兵抗衡,几乎一冲就散。贾法尔意识到了他目前在野战中根本无法战胜旧世界联军,于是他果断的令大军撤退回阿拉比。只有少部分人在一位埃米尔,瓦扎尔的领导下仍然以玛格丽塔为据点进行防御。埃米尔的军队强迫奴隶们为其加固防御。联军虽然占据优势,但想要攻破这一坚城想必要花很长时间。最后联军决定留下部分人继续包围玛格丽塔,其他人则准备下一目标:进入阿拉比,惩罚贾法尔。在1448年,阿拉比人来的快,去的也快。自此伊斯塔利亚基本解放。但他真正解放,夺回玛格丽塔,清扫阿拉比残军却花了八年之久,在这之前甚至联军已经诛杀了贾法尔本人。
在伊斯塔利亚的解放过程中诞生了一个日后的传奇骑士团:阳炎骑士团。传说阳炎骑士团的前身,六十位参加远征的骑士在战役之中失利,被瓦扎尔的部队包围,骑士们不得不撤退到附近的一处米尔米迪亚神庙附近,而瓦扎尔亲自指挥了包围。就在最危险的那一刻,神庙楼顶的米尔米迪亚神像倒塌而下,砸死了瓦扎尔和他的亲卫,化解了危机。这些骑士认为这是米尔米迪亚显灵,从此成为了米尔米迪亚的信徒。可以得知的是,阳炎骑士团并没有参与日后对阿拉比本土的反攻。
总而言之,伊斯塔利亚的解放势如破竹,战役也进行到了下一阶段。
通向阿拉比之路
通往阿拉比的方法有两个:走陆地,从帝国的关卡出发,由曾经的利赫滕堡省(Lichtenburg,即现在的边境亲王领。西吉斯蒙德二世的大开拓运动中现在的边境亲王领曾被帝国占领,并以Lichtenburg为中心建立了一个省份,随着Lichtenburg被绿皮攻陷之后这个省份也随之消失)从陆地前往阿拉比,或是从海上进入阿拉比。联军两者都进行了。其中一部分巴托尼亚的部队由提伯特·杜·博伊斯·德·巴尔扎克男爵(Tybalt du Bois de Balzac)带领。这只部队在前进路上遭到了很多敌人(很可能绝大多数是绿皮),进展缓慢。实际上,当贾法尔被诛杀时,这支军队才刚刚进军到海门关。而这支部队干脆懒得回去便就地扎营,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大多数成功前往阿拉比的联军都是走的海路。理论上此时,阿拉比的海军应该是占有很大优势的。事实上这时阿拉比的海军理应是占有巨大优势的,旧世界南部海域的霸主正是来自阿拉比的海盗们。日后叱诧风云的萨图莎海盗,现在只不过是阿拉比海盗的小老弟。并且海上是一个绝佳的对骑士的狙击场所。实际上,阿拉比海盗们的确因为贾法尔的战争而出动,导致了对萨图莎控制的减弱才让来自卢奇尼的提利尔人轻而易举的抢走了萨图莎的控制。
无论是事实上联军被狙击了,但是并没有写出,还是此时各地的苏丹已经开始不服贾法尔了而没有行动。最终,联军成功的登上了敌人罪恶的大本营:阿拉比。
科普尔惨案
在联军登入阿拉比之后,他们的战斗就立刻开始了:第一站是阿拉比的著名城市,科普尔。
科普尔以香料贸易闻名世界,无比富裕,本来对此地的归属应该有一场旷世大战。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贾法尔的主力军队并不位于此地。当地的苏丹虽然加强了防御但是仍然无法对抗强大的联军,城市很快就于1450年被攻破,出乎意料的是以正义为口号的联军在科普尔大杀特杀,不仅杀死了所有的反抗者,还用无辜的平民百姓发泄他们的愤怒。学者之城科普尔毁于一旦,究竟是谁先开始做出的暴行,是复仇心切的伊斯塔利亚人,无底线的提利亚雇佣兵,自诩正义的巴托尼亚人还是帝国人都无从知晓,也不在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切都将被记入历史钉上耻辱柱,而一切正如贾法尔所料。
贾法尔认为,联军如同一盘散沙,将科普尔拱手让出,在他们劫掠完成之后,很少会有人面对严酷的沙漠还有决心继续行进下去。在他故乡炎热的太阳与残酷的沙漠之下,这些外来者很快就会放弃。如果不会,他会给他们一个理由。贾法尔的主力部队撤退回了埃尔-海克,并加强防守以备不时之需。事实上,一切正如他所料,远征军并未做好在沙漠中战斗的准备,也缺乏水源。从科普尔到埃尔-海克的路途漫漫,而贾法尔更安排了部队在此与联军游击周旋。装备更轻,更熟悉地理的阿拉比军队如鱼得水,日复一日的进行骚扰,装备精良的远征军追不上阿拉比人,只能被动挨打。
科普尔惨案也绝不仅仅只是一例,如永恒之光骑士团就层在阿拉比劫掠,屠戮了一处村庄,在他们回程时他们的战船满载着财富。虽然GW没提,但是显然远征军作案不止这么一点,这都直接导致了日后仇恨的加深。
失道者寡助
贾法尔很聪明,但被鼠人拱火的他终究还是看轻了联军的誓言,也高看了自己对阿拉比的统治稳固。骑士们决心诛杀恶首,不离不弃。这份冰冷的决心战胜了阿拉比的烈日。随着日复一日的战争不断的进行,贾法尔的军队一直无法阻止远征军的行进,逐渐有一些游牧部落认为没有战胜的可能,干脆抛下贾法尔一头扎进大沙漠里等待战争的结果。在各地的小城邦之中,被贾法尔残暴统治的埃米尔们认为这是个独立的好机会。就算在埃尔-海克之中,也有许多叛乱分子伺机待发。若是贾法尔深得民心,恐怕这些都不会发生——但贾法尔急于求成的残暴统治在他落入下风之后就不再为他提供益处了。相反,一些阿拉比居民开始为远征军提供帮助。
终于,远征军来到了埃尔-海克附近。贾法尔仍有计划,他打算让远征军进攻就进攻,他早已布下严密的防御,坚决防御,让气候与补给不断地折磨骑士们,最后反戈一击。但埃尔-海克的叛乱者们打乱了他的计划,内部而来的背叛让诸多防御措施失效,引发的连锁混乱让整个埃尔-海克陷入瘫痪状态。在城内的混战之中,大多防御措施全部失效。贾法尔现在在防守上没有任何优势。他最终选择带领自己的军队走出城门,与远征军堂堂正正的决一死战。
埃尔-海克决战



于1451年,埃尔-海克的决战正式打响。贾法尔的阿拉比人军队在开阔的平原上列开阵型,而贾法尔本人作为一名强大的阿拉比法师,召唤了强大的神怪(Djinn)与沙漠元素为他助阵。他仍然认为阿拉比炎热的环境与太阳将助他胜利。尽管贾法尔的军队数量仍然多余远征军,但是他现在只有更少的精锐重骑兵了,大多骑兵部队都随着游牧部落的离开消失。相反,参与决战的骑士为数众多,就连从不参与世俗战争的摩尔黑色守卫都来到了此处。
但远征军也早有准备,他们于这一段时间之中已经适应并学会如何对抗气候,一些魔法手段与知识使他们的盔甲保持着冰凉清爽。在战斗中,贾法尔缺乏重装骑士的缺点很快暴露出来,远征军的数千名全副武装的骑士于野战中冲向阿拉比人的盾矛阵线,先头部队如同势不可挡的钢铁浪潮一般粉碎了苏丹军队的长矛手防线,阿拉比人的轻型盔甲毫无作用。但贾法尔的魔法于神怪的攻击随之而来,传说先头部队顷刻之间便消失不见,远征军的冲锋停滞了数秒。但下一刻,第二批骑士再次发起冲锋向敌人冲去。传说,那一场战争如此之惨烈,以致于大地都被染成了鲜红色,至今仍未褪色。
更传说,眼见大势已去,贾法尔与大魔卡洛斯·命运编织者达成了协议,换来了恶魔的帮助。但仍然无法阻止骑士们的进攻,眼见大事不妙,贾法尔本人也开始撤出战场,但为时已晚。据记载,贾法尔最后被一位巴托尼亚人的长矛贯穿而死,这位巴托尼亚人是谁,是什么出身,不得而知。但一代枭雄贾法尔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
更多的麻烦
虽然贾法尔死了,但对于远征军来说,事情还没有结束。在剩下的两座城市,拉希克与马泰克之中,还有为数不少的贾法尔死忠据城而守。于阿拉比各地,也到处都是贾法尔的死忠与手下。为了不让贾法尔的帝国死灰复燃,远征军烧毁了阿拉比的图书馆,砸破了苏丹的宫殿,打破了阿拉比人供奉的神怪神像。此外,骑士们还烧毁了沿岸的一些村庄,以及停留在那的阿拉比战船。
虽然最著名的战争发生在头两年,但实际上这场远征持续了将近百年,远征军分为数股力量分散开始追击贾法尔的残党,他们要获得誓言中完全的胜利。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使命已经达到,部分也已经离去。剩下的骑士们则追捕残党,释放奴隶。而著名的阿基坦公爵,也就是日后的红公爵便是在拉希克围城过程之中被杀的。
联盟
虽然远征军在阿拉比造了不少孽,但是他们不是唯一一伙希望贾法尔的手下死光的人——阿拉比人也有不少想。联军经过艰苦奋战攻克了拉希克,而起义军们则围攻了马泰克。根据Fanatic杂志上关于阿拉比的记载,此时的远征军们的行动基地是Tyrius。贾法尔死后新任苏丹为Al-Adil,此苏丹于远征军亦敌亦友,他将埃尔-卡拉巴德附近的一些领土封给了远征军,让他们建立了萨登堡与安托克,还让他们与埃尔-卡拉巴德建立了同盟关系以对抗当地的贾法尔残党和来自死者之地的古墓王军队。但同时,Al-Adil也发起了对Fyrus岛的战争,夺回了这一座属于他们的岛屿。
在这段时间仍然有许多传奇骑士团诞生,如猎豹骑士团。但也有许多的惨败。如于1475年,Bel-Aliad的劫掠,Bel-Aliad早已沦为废墟,而远征军想找到一些遗留的财宝,但在数年之前这里就被一位叫做Mahik al'Rak的疯狂法师施展了疯狂的魔法,昔日一切都成为了镜像存在。远征军在掠夺之中激活了黄昏之门,将他们带往了恐虐的永恒战争之中,从此消失。
阿拉比人与远征军的结盟并非完全和平,更不是放任其作孽。Arnyld亲王便是其中一例。这位骑士和他的军队胡作非为,劫掠村庄商队,甚至摧毁了一座名为Ma’arra的城市。埃尔-卡拉巴德的苏丹十分气愤,派出军队于其交战。于1515年,Arnyld被抓捕击败。除了一些贵族被宽恕以外,其他所有人都被斩首。亲王本人的头颅更是被装在银制小盒子之中作为战利品带走。
最终,远征军还是在砍下了最后一个贾法尔手下的头颅后离开了。于1550年,大多数远征军都从阿拉比撤离,满载着财富与荣耀。只有少数的远征军留在了萨登堡与安托克。长达百年的大远征宣告结束。
战火之后
大远征是阿拉比人心中的阴霾,对他们来说是挥之不去的一道阴影。是被压迫,蹂躏的历史。顺变一提上面提到的Al-Adil是一个远古版本中的阿拉比苏丹,现在的背景之中并没有再提到他。你也大可以认为在贾法尔死后,再也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苏丹能够统一阿拉比了。
旧世界人与阿拉比人之间的仇恨远远没有结束。Al-Alid的继任者Daryu-e Qabir又对旧世界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而萨图莎岛在长达三百年的阿拉比人统治之后,也终于再次被提利尔人夺回,在大远征之中损耗元气的阿拉比海盗失去了对大海的绝对控制权。
对于巴托尼亚来说,骑士远征劳民伤财,连阿基坦公爵都赔进去了,日后成为了祸乱多年的红公爵。但骑士们收获了无尽的荣耀与财富。
对于帝国来说,大远征一定程度缓和了各宣帝侯之间紧张的关系,但也导致了大量帝国可用的军力外出,直接导致了戈瑟尔在帝国境内的蹂躏。但因为大远征建立的诸多帝国贵族骑士团,在日后逐渐与其他宗教骑士团一样成为了帝国的脊梁。帝国最著名的四大骑士团就是以两个贵族两个宗教,两个古老两个于大远征之中建立而存在的。
大远征证明了旧世界人联合起来的强大,但也是一场罪孽深重的战争。对整个世界来说,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