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ASLA Student Awards规划分析类荣誉奖:与洪水同行|Needle项目分享
与洪水同行:缓解洪水和
恢复鲑鱼栖息地的共生系统
Run With The Flood: A Symbiosis System of Flood Mitigation and Salmon Habitat Restoration

前言
非常荣幸能够受到Needle工作室的邀请来分享我们的竞赛,竞赛历经了定题、逻辑梳理、最终出图将近三个月的漫长的打磨,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很开心能够 跟大家分享一路的心路历程,也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定题: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定题应该是每次竞赛最头疼的时候了,因为这意味着数不清的头脑风暴,我们小组有6个人,在一开始大家的方向也都不一样,我们没有采取集中发力的策略,而是大家每一个人都能提出一个想法然后互相指正辩论,最终在指导老师的意见下慢慢找到了方向。光这个过程就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事实证明,这段时间并没有白白浪费,对我们后面思路的梳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后面的工作也愈加水到渠成。

通过YouTube查看最新的新闻

初步梳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梳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发现问题下一步就是要解决问题,这个过程非常考验团队的协作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首先要有一个统筹的框架,根本问题是什么,解决途径是什么,分别的途径又有哪些可能的解决办法?拿我们团队来讲,我们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洪水,一个是鲑鱼的洄游问题,那么在分头寻找解决方案的同时,也要有人作为中间人,去寻找共性,而这个共性就是竞赛的突破口。
出图:如何表达清楚故事
出图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故事再好,口齿不清别人也难以get到你的意思。这个过程很考验基本功,团队里的p图大神少不了,效果图分析图如何内容详实又清晰易读是关键。另外团队中也要有学习能力比较强的队友能够快速掌握新技能,比如有些模拟和建模我们常见的软件可能做不到,需要学习其他专业更专业的软件,来解决竞赛过程中的问题。由于前两点团队花了很多功夫和时间,所以最后出图我们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基本上是在打磨图纸,怎么能更漂亮,更清晰。

完整的图纸就有6个版本
以我们的某一张效果图为例,这两张是同一张图纸从草图到最终的过程(作者:苏州大学 唐慧)
以上三点基本上概括了我们整个竞赛历程,希望能给到大家启发。



竞赛解读
我们选择的场地位于美国俄勒冈州西部的蒂拉穆克湾流域(Tillamook Bay),场地洪水事件频发且有悠久的鲑鱼捕鱼的历史。为了抵御洪水,人们在河流上建立了无数的堤、堰、洞、闸,然而与此同时,这切断了湾区鲑鱼的洄游路径以及河流生态系统的连贯。
所以我们希望寻求一种与潜在的与洪水共生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传统的抵御为主。我们希望通过鲑鱼洄游路线的三个阶段的(产卵、迁移和养育)干预河流、河口和海湾的环境,重建鲑鱼的“栖息地连通性”,减少慢性洪水,提高该地区的生态弹性。竞赛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Design by research
首先,我们从蒂拉穆克湾流域的现状问题出发,研究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融入当地的生活生产方式,得出最终的设计策略。

1978年-2019年洪水量与银大马哈鱼数量关系

鲑鱼洄游周期与雨洪量关系叠图

设计策略
2. Design for function
洪水是一个动态演替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栖息地的形成也是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装置的设置加速了鲑鱼洄游旅程中不同栖息地的形成。

洪水弹性策略

栖息地生长过程
写在最后
总结下来,研究、逻辑、图面,三者缺一不可。此外,有幸运的原因,有队友共同的努力,但也少不了一路上每一个指导过我们竞赛的老师,翟俊教授一直所强调的研究型设计让我们每一张图面都有背后的故事可讲。希望这些建议也能帮到每一个在竞赛路上奋斗的你。
项目完整图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