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由真实拐卖故事改编的恐怖游戏,《当火车鸣笛三秒》开发团队采访

2022-02-14 17:17 作者:WePlay游戏文化展  | 我要投稿


关于拐卖的事件,成为近期网络上热议的一个话题。去年曾有一款恐怖AVG《当火车鸣笛三秒》,根据真实拐卖的事件改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周《当火车鸣笛三秒》手机版于TapTap发布,很荣幸联系到了开发团队蒐藏馆工作室,来聊一下《当火车鸣笛三秒》背后创作的故事。


(猫叔桌面照片)

1、很高兴采访到《当火车鸣笛三秒》的开发团队蒐藏馆工作室,先请各位介绍一下自己?工作室现在一共有几个人? 

大家好,我是猫叔也可以叫我傻狗。我是一个喜欢故事但没什么大才华的人,目前带领着4个才华横溢的小伙伴在一个叫蒐藏馆工作室的地方写有趣的故事。


2、《当火车鸣笛三秒》于2月11日于Tap独家上线了,请问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以免费的形式上线的? 

政策原因。我们没有版号。但因为想让这个故事能被更多人看到,所以就算要搭进去更多的服务器预算和手机移植开发成本,也要做这件事。这个故事被更多人看到的意义会更重要。

3、《当火车鸣笛三秒》是一款剧情向的AVG游戏,同时又加入了不少解密的要素,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加入这些要素的? 

我不觉得我写的文字会有人连续看十几万字都不会觉得无聊,所以增加了一些解密的要素作为调剂,虽然解密很简单就是了。

(真实筒骨楼外景)

4、游戏中的场景都是根据现实中的场景后期加工而成的,好奇具体实际拍摄的时候一共拍了多少照片? 

大概是几百张里挑选出了二三十张。我们去了蛮多地方,可惜没做好提前规划。有好多想拍的东西都没拍到或者没拍好。

(记忆中那张照片里的张秀芳,老照片已遗失根据记忆绘制)

5、Steam之前玩过本作的玩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故事,最初是怎么想到以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件为原型?又是怎么想到把这样一个故事以恐怖惊悚的形式来表达出来? 

一张老照片。我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时候找到的照片,里面是曾经出现在我童年里的一个女孩,她叫张秀芳。在那一瞬间我就是想写她的故事,特别想写。张秀芳她们的故事只能用恐怖惊悚的形式来表达没有其他办法,因为她们的故事里不会有温情、热血、幽默、平静。我写那么多,应该只是仅仅描绘出了那么一丁点她们经历的恐怖的局部吧。


(游戏场景-筒骨楼内部)

6、在Steam上您提到说,游戏也应该有现实意义,那您觉得《当火车鸣笛三秒》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看过当鸣故事的人当中,有超过50%的人是00后。他们生活的时代是个平安的时代,他们接受到的新闻都是经过算法推送的,如果不是主动去搜索某些关键词,其实是很难知晓在这个平安的时代,还有一些地方依然不平安。就好比爱国主义会通过各种影视作品去教育一代又一代的人,有些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同样也应该被关注被看见。而游戏这种载体是00后最不会陌生的东西,在最熟悉的东西里面能看到历史,能对某些社会现象有所思考和警觉,这就是当鸣的现实意义。

(拍摄采风-被放弃的场景)

7、游戏发售后,联系到张秀芳本人了吗,知道当年那批儿童现在的生活状况吗? 

当看到照片的时候,就已经问了有可能知道张秀芳下落的人。很遗憾,没有她的下落。就连当时我们家住的那个村都已经被拆迁了。佛山电视塔下面的卖花儿童也早就没了踪影。但我家人倒是有说过在拍下那张照片过了几年,曾经在路边看到过她,只是当时车水马龙也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情就没了踪影。


(拍摄采风-黄昏站台,通关游戏的玩家一定明白这个场景的意义)

8、蒐藏馆工作室后续有什么新作计划吗? 

有的,尽管游戏不易,但还是要继续。目前正在紧张制作下一个作品,目前还不太能透露太多,但整体投入成本是当鸣的1倍多。 


感谢蒐藏馆工作室接受WePlay文化展的采访,《当火车鸣笛三秒》在TapTap平台免费发布,感兴趣的玩家欢迎去尝试一下这款具有现实意义的游戏。在这里也祝蒐藏馆工作室新作顺利。 


关注WePlay文化展公众号获取更多游戏文化资讯。加入WePlay官方交流群,与你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畅聊吧!还有很多群福利哦



由真实拐卖故事改编的恐怖游戏,《当火车鸣笛三秒》开发团队采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