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保护”的儿童防性侵课堂为什么坚持“男女同堂”授课?
经常有约课方会向我们提问:“能否只给女童单独上课呢?”“把男女生分开上课可以吗?”
✔️对这样的要求,我们总会告诉他们,“女童保护”的儿童防性侵课程必须坚持男女同堂授课。
那么我们坚持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女童保护”授课过程中的一幕

当时,女童保护基金潍坊萤火虫团队诸城分队志愿者讲师杨雨,正在给山东某校四年级学生授课,“女童保护”的儿童版课程。第一节的内容是通过互动,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和隐私部分,告诉孩子们短裤背心覆盖的部分是隐私部位,以及如何保护隐私部位。
在这个授课环节,讲师会分别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上台,在对应的漫画图上按各自的性别分别指出他们认为的“隐私部位”。在杨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上台的男生用准确地指出了男生的隐私部位,不过同时也有些害羞地用一只手捂着眼睛。与之相比,女孩子反而表现得更自然,大方地完成了互动任务。
其实这张生动的课堂照片也恰好解释了,为什么“女童保护”的防性侵和性教育课程一直坚持“男女同堂”上课。
🔺首先有时候孩子在课堂上,之所以会羞涩、胆怯、不知所措,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部分开始进入了青春期,对性有了一些模糊的认识,而很多关于性与生理健康的知识来自于其他的途径,有些是存在误区的,或者是片面的。这也正是为孩子们开展性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所在。而性教育是不分性别的,男生女生都需要接受系统的性教育。
🔺其次,为什么不能男女分开授课,这是因为性教育也是“美育”和“德育”,同堂上课的过程中,孩子们也能了解到要互相尊重,不能随意去触碰其他人的隐私部位,男孩之间打闹也不可以,男孩子当然也不能去侵害其他女孩子。另外,分男女进行授课,反而会增加性别神秘感,不利于孩子们正确的认知。
⚠️同时,根据“女童保护”2021年的数据,在2021年媒体曝光的223起性侵儿童案中,受害人为男童的17起,占比7.60%;而同时有男童女童遭受侵害的有3起,占比1.30%。这一数据与过往几年数据相对比,男童遭遇侵害的比例明显呈上升趋势。

这就是“女童保护”防性侵课程一直坚持男女同堂的原因,我们认为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应该接受防性侵课程。他们应该坐在同一屋檐下,学会爱护身体和自我保护。
与此同时,通过这个过程,他们也能相互了解,习得两性之间的共性和差异,领会彼此尊重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