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备考经验┃关于2020年备考MBA的一些回忆

回想起这一年,只有一件事情要特别感谢自己,那就是:坚持下来了,还好我没放弃。一直有想要去读个MBA的想法,但是前几年看到高昂的学费着实是被吓到了,从来没有真正迈出过这一步。跟潘姐姐说了想去读MBA但是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的时候,潘姐姐跟我说她借钱给我去读书,当然我拒绝了这个提议,但还是非常感谢潘姐姐。
决定去报考MBA是在20年3月份的上旬受池小姐的影响,她在各种筛选培训班,对于这类事情我一向很懒,问了下本科同学用的是哪家培训机构,她推荐我白嫖MBA大师的课程就行了;然而对于我这种一向认为学习这事,不用管是不是真的学了,只要报了足够多的课程,就好像我已经全部学过一遍了一样,当天晚上联系到了老刘,然后就直接买了跟学团的课程;事实证明该不看的课程还是不会看,该偷懒的时候还是会偷懒,辅导班的书本一本也没看,甚至很多书本连包装都没拆。但无论如何,还是借此给备考的同学们安利一下MBA大师的课程,因为性价比真的很高,线上课程完全可以避免掉舟车劳顿及坐在课堂上想睡觉聊天的苦恼。
决定报名MBA后就开始选学校,首先是地理位置,考虑过在苏州的西交的苏州项目,毕竟西安女娃还是对西交有情感的,后来发现交通不便,于是放弃;复交同最开始是不在考虑范围的,原因很简单,学费太贵。听了几场宣讲会以及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丽娃河畔漫步,综合比下来后决定备考华师大。虽然最后并没有去华师大,但是依旧很敬佩华师大的老师在备考过程中给予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而至于为何最终选择了同济,确实要感谢司马总发来的信息,他问为何他一直没有收到我跟他讲过的需要写推荐信的邮件,在那一刻决定去尝试申请一下同济。很短的时间准备好了面试材料,工作忙到完全没有时间去测试面试环境;不出意外,正式面试时摄像头歪斜、网络故障、忘带身份证等意外情况层出不穷,好在最终的面试结果是拿到了优秀。当时觉得是被上帝眷顾着,也不管学费贵不贵了,于是决定挑战一下自己,报考了同济。
真正开始学习笔试复习是20年的五一小长假,假模假样的听了几天数学课,好在自己数学底子还不错,基本听听课做做题还是可以应付的了。逻辑学习如临大敌,完全不知道老师讲的是啥,题目在问啥,于是采用鸵鸟精神,不会的不学,直到国庆节才开始真正听课啃知识点。写作备考,积累素材这事强烈推荐“学习强国”APP,利用早上洗漱时间听了很多人物和重要事件的音频,然后选几个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再掌握细节。另外,要提一下MBA大师的带写团,自己几乎都是在DDL以后才交作业,好在每次老师都还是帮着批改了。最后,来说说英语的备考经验,非常遗憾,完全没有,直到考试前我连一套真题都没做完过。听了几节阅读课,发现没啥难度,试着做了几篇阅读,正确率还行,过;翻译,听了几次课,掌握了一下翻译技巧,考场上是第一次认真做翻译题;好在平时工作中使用英语,在考试前一个月,但凡对方是个看得懂英文的人,所有的邮件交流全部使用英语书写,辛苦那段时间读我蹩脚邮件的投资人、客户和供应商了;大作文,考试前一周开始背诵,最后靠几个模板也算蒙混过关了。
上述就是去年关于考研这个事情本身的过程,希望看到这篇文章并且决定备考的同学,好好准备,我这个几乎就是个反面教材。所以考了一个擦线的分数,内心经历过的一番苦痛挣扎也算是对自己的惩罚了。不过无论怎样,都上岸了。
备考期间,松江项目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插曲,好在最后平息了;杭州项目更不用说,遇到的困难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在最紧张的复习冲刺阶段,杭州项目困难重重,从12月1日开始到考前的四五天,几乎每天为杭州项目忙到凌晨,考试前一周工作压力大到差点放弃不去考了,但最终考前利用了仅剩的半天年假,提前去看了一眼考场,最终走进了考场并且坚持考完了试。
考完试以后继续是一场波折,等成绩,等国家线,等同济线,等录取,等通知书,不过好在一切都是向前向好得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苦涩的泪水,还有很多很多的甜蜜。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