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薛宝钗不爱宝玉不想嫁?她大胆倒追,三次明示暗示金玉良缘费尽心机

2022-12-03 16:38 作者:南山橘暖读书时  | 我要投稿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美丽大方,博学多才,贾宝玉厮混内帷,不求上进。


很多不明真相的读者热爱宝钗,或者受87版电视剧影响,总觉得宝钗看不上宝玉,宝钗不喜欢宝玉,宝钗没有经营“金玉良缘”,宝钗拿宝玉做备胎,宝钗住在贾家是为了待选……


别闹了好吗?宝钗在八十回结束已经二十多岁了,哪个朝代二十岁的秀女也不常见?瞧不上宝玉为什么不另觅良缘?一个无官无职商人家的女儿有资格拿国公府的嫡公子做备胎?


事实就是:宝钗不爱宝玉厌恶科举,诽谤仕途经济的态度是真的,可她对宝玉本人也有一份少女怀春的喜欢,对宝玉荣国府嫡公子的身份更是十分满意。


从她进入贾府,一直到八十回结束,薛宝钗都对宝玉妻子的位置虎视眈眈,十分关注宝玉的“通灵玉”,也从来没有放弃要嫁给宝玉。


书中这些细节展示出薛宝钗对“金玉良缘”的努力争取和迫不及待,只可惜,她才是王夫人拿来利用对抗贾母的棋子和备胎而已。


一、薛宝钗喜欢贾宝玉,她全天候盯宝玉,吃飞醋,简直比林黛玉还要厉害。


薛宝钗再如何早熟,如何理性,她也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少女。她没有结过婚,也没谈过恋爱,她所能接触到的圈子里,只有贾宝玉这个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出色的男性,说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


薛宝钗对贾宝玉最动情的一回,要数贾宝玉挨打之后,薛宝钗不仅第一时间就赶到贾母屋里去照看宝玉,而且还跑回蘅芜院拿了棒疮药亲自来送,大夏天中午头打了好几个来回,不辞辛苦,面对重伤的宝玉,她不仅嘴里说着心疼,脸都红了。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象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得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纵观全书,薛宝钗也没有多少这种小女儿情态的时候,这里算是一次。如果她不喜欢宝玉,不想搞“金玉良缘”,她尽可以让丫鬟送药来就可以,完全不用自己大张旗鼓的辛苦招摇这一趟,更不会这样动情的话她也心疼,说了一半还害羞不说了,自己脸红了。


这不就是小女生面对自己爱慕的男生典型状态么?都这样明显了,还说薛宝钗不喜欢贾宝玉?是没谈过恋爱吗?


《红楼梦》还有两个人挨打,一个是宝钗的大表哥贾琏,一个是她亲哥哥薛蟠。也都是被揍得爬不起来。结果宝钗对贾琏挨打漠不关心,平儿找上门要棒疮药她还不承认自己知道;薛蟠就更惨了,宝钗直接笑着说打得好,该打!


这么明显的对比,难道还不能证明薛宝钗喜欢贾宝玉吗?那作者纯粹多余写这三个人都挨打。


薛宝钗肯定是喜欢贾宝玉的,只不过她比不上和宝玉青梅竹马的林黛玉,她来得晚,想要按照薛姨妈的计划搞“金玉良缘”,就要宝玉培养感情,她只能主动一点。


自从《红楼梦》第四回薛宝钗来贾府之后,就出现这么这一个神奇的规律:宝玉追着黛玉,宝钗追着宝玉。有宝黛的地方,基本都会有宝钗,就算当时没有,一会儿也会不请自来插一脚,甚至直接把宝玉从黛玉身边拉走。


比如第十九回中,宝玉去黛玉屋里说话,讲了耗子精偷香芋的故事,两人正闹着,宝钗就一头扎了进来。


原文写:黛玉笑道:“饶骂了人,还说是故典呢。”一语未了,只见宝钗走来,笑问:“谁说故典呢?我也听听。”黛玉忙让坐……


第二十回史湘云来到贾府,黛玉吃醋宝玉去找宝钗玩,和宝玉拌嘴,宝玉正哄着黛玉。宝钗就赶来,不顾黛玉还在哭,就把宝玉拖走。


宝钗走来道:“史大妹妹等你呢。”说着,便推宝玉走了。这里黛玉越发气闷,只向窗前流泪。


过了一会儿宝玉又回来哄黛玉,黛玉很快哄好。湘云也过来凑热闹,三人正说的开心,黛玉也不哭了,和湘云闹着玩起来。宝钗又过来了。


湘云见宝玉拦住门,料黛玉不能出来,便立住脚笑道:“好姐姐,饶我这一遭罢。”恰值宝钗来在湘云身后,也笑道:“我劝你两个看宝兄弟分上,都丢开手罢。”


第六十四回,黛玉写了《五美吟》,宝玉正在这里和黛玉说话,又把诗藏了起来,两人还没说完,宝钗又来了。


黛玉忙要起身来夺,已被宝玉揣在怀内,笑央道:“好妹妹,赏我看看罢。”黛玉道:“不管什么,来了就混翻。”一语未了,只见宝钗走来,笑道:“宝兄弟要看什么?"


就这几次我们就不难看出,宝钗每次追寻锁定的目标人物都是“宝兄弟”,不管宝兄弟跟黛玉还是湘云在一起,她都要凑过来。


就连第二十七回中,宝玉跟亲妹妹探春说说体己话,宝钗也要酸溜溜地说一句:“说完了,来罢。显见的是哥哥妹妹了,丢下别人,且说梯己去。我们听一句儿就使不得了!”


好家伙,这话说的,薛宝钗这占有欲和控制欲也是没谁了,人家哥哥和妹妹说体己话为什么一定要让你听呢?就是不想让你听见,怕你多嘴招惹是非才故意避开你的呀。因为探春和宝玉说的事情关系到赵姨娘和贾政。


薛宝钗不仅喜欢在人群中追着宝玉跑,一早一晚更是在宝玉屋里的常客,门槛都被她踩破了。第二十一回中,宝玉一大早前脚刚跑去黛玉屋里找黛玉和湘云说话,袭人找过去发现已经洗漱了,气呼呼的回来,迎面就碰上了来找宝玉的薛宝钗。


忽见宝钗走来,因问道:“宝兄弟哪去了?“袭人含笑道:“宝兄弟那里还有在家的工夫!”宝钗听说,心中明白。又听袭人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


宝钗听了袭人的酸话心里明白,她当然明白,因为她对宝玉的心情,简直比宝玉对黛玉还要迫切。因为她自己年龄大了等不起,而且宝玉又爱黛玉不爱她,所以必须要更加努力才可以。


袭人抱怨宝玉和湘云黛玉不守礼法,却忘了宝钗一大早跑来找宝玉也不合礼,宝玉和黛玉都住在贾母屋里,离得很近。可是宝钗当时还住在东北院里,肯定离得比较远,她出发找宝玉的时间,比宝玉去找黛玉还要早。


宝钗是个很乖觉的人,从此看中了袭人可以利用,“套问他年纪家乡等语”之后,一看宝玉回来,自己麻溜的就走了。


宝玉还傻乎乎地问:“怎么宝姐姐和你说的这么热闹,见我进来就跑了?”问了两遍,袭人才说:“你问我么?我那里知道你们的原故。”


这句话就精彩了,袭人一开始也是不给宝钗多少面子,宝钗来找宝玉的原故,自然和宝玉找黛玉一样了!所以在袭人心里都是“你们的原故”,但是终究宝钗知趣,她自己走了,袭人才觉得宝姑娘比林姑娘更能在乎她的感受。


宝钗不仅早上来找宝玉,晚上天都黑了也要来。第二十六回,薛宝钗明知道贾宝玉出去跟薛蟠喝酒回来,她还要来找宝玉说话。


书中写:宝玉回至园中,袭人正记挂着他去见贾政,不知是祸是福,只见宝玉醉醺醺的回来……,只见宝钗走进来笑道:“偏了我们新鲜东西了。”


一个未婚成年闺阁少女,天黑之后不在家里打点一下准备睡觉,自己一个人黑灯瞎火地跑到一个醉汉的屋里去,这可是哪门子的闺门礼法?她就不怕自己名声受损吗?


很显然宝钗不怕,她坐下聊着还不走了,气的晴雯在院子里抱怨:“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很多读者喜欢对比同时前来找宝玉的林黛玉,可惜宝钗和林黛玉是不能比的。一来林黛玉和宝玉青梅竹马感情亲厚,此时黛玉还没有成年,还是个小女孩;二来黛玉不像宝钗一样知道宝玉是出去喝酒了,她以为宝玉被贾政叫去了,十分担心,来找宝玉不过是求个心安而已。


宝钗不仅平时全天候盯紧宝玉,就连宝玉身边出现美女,她也非常及时地出现。第三十二回史湘云来找贾宝玉,贾宝玉之前得了金麒麟,这次要给史湘云。


宝钗和黛玉都知道这件事,于是都赶来探听消息,生怕宝玉和湘云因为金麒麟闹出什么幺蛾子,再来个信物定情什么的。林黛玉离得进,来得早,听到了宝玉说了一番知己的话,很感动的走了,连袭人捧宝钗贬低她的话也完全不计较。


宝钗来晚了,迎头撞上了给宝玉送扇子,被误当黛玉表白吓坏了的花袭人。


书中写:(袭人)正猜疑间,忽有宝钗从那边走来,笑道:“大毒日头地下,出什么神呢?"袭人见问,忙笑道:“那边两个雀儿打架,倒也好玩,我就看住了。”宝钗道:“宝兄弟这会子穿了衣服,忙忙的那去了?我才看见走过去,倒要叫住问他呢。他如今说话越发没了经纬,我故此没叫他了,由他过去罢。”


然后宝钗听说贾雨村来拜见,要宝玉去见客,还批评贾雨村“这个客也没意思,这么热天,不在家里凉快,还跑些什么!”


这话也是说她自己呢!宝钗连续强调了三遍“大毒日头”“这么热天”“黄天暑热”,却忘了自己也是不嫌热,大老远的来监视宝玉,生怕史湘云抢了她的“金玉良缘”。


还有宝钗的名场面“宝玉午睡床前绣肚兜”也是发生在大夏天的午后,宝钗自己单枪匹马闯到宝玉午睡的卧房里,袭人知趣的给他们创造了机会。就连宝玉醒来后都觉得亵渎了宝钗,但是宝钗居然丝毫不觉得不对劲。


书中还有许多宝钗盯宝玉,吃飞醋的细节:比如元春省亲时主动帮宝玉改诗,意图讨元春喜欢;宝玉忙着哄黛玉没去参加薛蟠的生日,她就讥讽宝玉说谎;


宝玉嘲笑她胖像杨妃,林黛玉脸上有得意之色,她立刻就恼羞成怒,大发脾气,不仅失态的怼了宝玉,还骂哭了贾府的小丫鬟;宝玉因为黛玉说错话,得罪王夫人,忙着说谎话哄母亲开心,宝钗不仅不帮忙圆谎,还落井下石,在王夫人面前给林黛玉上眼药……


这些都是薛宝钗求而不得的嫉妒心导致的。不管薛宝钗怎么努力,宝玉就是不爱她。


这样显得薛宝钗和贾雨村本质上其实没什么区别,都明知道贾宝玉不待见,还要不择手段,不知好歹地硬往上贴,不过就是贪图荣国府的权势地位而已,否则她一个闺阁少女,何必这么主动呢?


二、宝钗是全书最关注宝玉和“通灵玉”的人,曾三次对宝玉暗示“金玉良缘”


宝钗除了特别关注贾宝玉之外,她还特别关注宝玉的“通灵玉”,说她是全书最关心那块玉的人也不为过。她曾三次借“通灵玉”暗示宝玉“金玉良缘”。


头一回暗示是在第八回中:宝钗和莺儿一唱一和,主动要看宝玉的通灵玉,又引逗宝玉趴在自己胸前看黄金锁,算是对宝玉微微露出了“金玉良缘”的意思。


书中写,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地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宝玉被莺儿的话勾起好奇心,要看宝钗的金锁,宝钗不把璎珞摘下来,反而当着宝玉解开了排扣,让宝玉趴在胸前看,宝玉连她身上幽微的冷香丸气味都闻到了。


书中写:(宝钗)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


第二回暗示是在第三十五回中:袭人已经和宝钗结盟,就请了莺儿来给宝玉打络子,当时宝玉挨揍之后趴在床上动不了。袭人这样做其实就是让莺儿来帮宝钗盯着宝玉,随时监控宝玉的伤势和什么人来看望宝玉。


莺儿果然没让宝钗失望,非常恭敬殷勤地伺候宝玉。见宝玉主动调侃起宝钗的婚姻大事来,连忙见缝插针毫不避讳地推销宝钗。


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他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


宝钗天天和宝玉等姊妹们厮混在一起,她身上冷香丸的香气那么幽微,宝玉看金锁时候都趴在身边闻到了。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好处呢?只能只有莺儿这个贴身伺候她更衣沐浴的丫鬟知道的身体隐私。


结果宝玉好奇地想要知道,莺儿还没说呢,宝钗就卡着点儿来了。


书中写,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宝玉忙让坐。


可见宝钗是说谎话,刚才宝玉和莺儿一直在叽里呱啦地说话,哪里就静悄悄的?她很可能早就来了,躲在外面偷听,反正她也是有前科的。


听到关键处就跑进来,正正好好就把宝玉的胃口吊在哪里。


宝钗来了之后就开始管闲事,问宝玉打络子络什么?看见莺儿正在给宝玉打大红汗巾的络子,就去阻止,张口就是宝玉的“通灵玉”。


宝钗坐了,因问莺儿“打什么呢?”一面问,一面向她手里去瞧,才打了半截。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


宝钗让莺儿打个络子把宝玉的通灵玉络住,接着宝钗就开始干涉这个络子的配色,再次暗示“金玉良缘”。


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地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


大红是谁?当然是绛珠仙子林黛玉了,宝钗一句话就把她否了,认为大红色是和通灵玉不般配的,杂色可以理解为那些普通的女子们,匹配宝玉更是断断使不得,只有象征她薛宝钗的金线,才是和玉正配的。


薛宝钗可能不知道林黛玉是绛珠仙子,但是她很明确知道自己母亲宣扬的“金玉良缘”,那么如果她真的是入书中所写的:“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她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


她就不该巴巴的天天围着宝玉打转,不但特意的多次主动把“金”和“玉”凑在一处,一会儿同看玉和金锁,一会儿又让用金线给玉打络子。


明明不爱花儿粉儿却故意带了元春赏赐的红麝串,在宝玉面前晃悠。演绎了一处羞笼红麝串,让宝玉直接看呆了。


可见《红楼梦》原著中的宝姐姐不但不矜持,而且很大胆很主动。


薛宝钗第三次当众借“通灵玉”暗示宝玉“金玉良缘”,可惜宝玉没接招。那是在第六十二回,宝玉过生日,大家一起玩射覆的游戏。


底下宝玉可巧和宝钗对了点子。宝钗覆了一个"宝"字,宝玉想了一想,便知是宝钗作戏指自己所佩通灵玉而言,便笑道:“姐姐拿我作雅谑,我却射着了。说出来姐姐别恼,就是姐姐的讳钗字就是了。”


宝钗射的“玉”终究没中,宝玉让她守着自己的“钗”。这里其实已经隐喻了宝钗和宝玉的婚姻悲剧结局,宝钗一心想要和宝玉匹配,可是宝玉根本不愿意搭理她,就算结婚了,也让她守活寡。


射覆中出现的“敲断玉钗红烛冷”“宝钗无日不生尘”“此乡多宝玉”等词句都是哀怨别离的诗词,也都是在暗示宝钗和宝玉的婚姻结局。


综上所述,薛宝钗不但喜欢贾宝玉,对他有男女之情,而且还十分主动大胆地追求贾宝玉,特别努力的经营“金玉良缘”,平时全天候紧盯宝玉,不分早晚,尤其是宝玉身边有姑娘的时候更加积极。


她不但自己大胆不避嫌地用自己的名节和美貌来吸引宝玉的注意力,还曾三次暗示宝玉“金玉良缘”。更是在宝玉身边下足了功夫,不仅收买袭人和茗烟,连三等丫鬟小红这种角色都打听得一清二楚。


薛宝钗对贾宝玉可谓是不择手段,费尽心机,只可惜宝玉一颗心都在林黛玉身上。


虽然宝玉也曾对宝钗的丰美外貌所吸引,但他很快就打消了念头,并且因为宝钗想要改造他,劝他仕途经济彻底和宝钗生分疏远,还骂宝钗是个“国贼禄鬼之流”。


宝钗虽然在结局如愿以偿地嫁给了宝玉,应该也是黛玉早逝,贾府败落之后的事情了。王夫人始终拿她当备胎,当棋子。让她和宝玉成婚也不过是实在没有更好地选择了,是让她接替自己照顾宝玉,给宝玉当“新娘”,当“保姆”。


红楼梦:薛宝钗不爱宝玉不想嫁?她大胆倒追,三次明示暗示金玉良缘费尽心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