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浅析
《静夜思》浅析
众所周知,李白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而我们每每提到这位诗人,便会想起他那首《静夜思》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是中国人,只要是识字的中国人,几乎没有谁不会背《静夜思》。《静夜思》就我个人的理解来说,是最熟悉的一首诗,因为我第一首就是学的《静夜思》,但也是最陌生的,因为我们尝尝会忽略《静夜思》背后伟大的美学范式和思想。进而严重低估这首诗的美学价值。
李白二十六岁病中住在扬州旅舍的那个晚上,旧历九月十五,也就是王维忆山东兄弟的后六天,与繁华的扬州城形成鲜明对比,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望着月亮,此时的月亮其实早已不是单纯的月亮,它是《诗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那个羞涩的月亮,它是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那个苍凉的月亮,它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那个哲思的月亮。在李白之前,已有许许多多的月亮了,并不差李白这一个月亮,然而李白的月亮却是所以月亮中那个最明亮的月亮,甚至就是中国人深层意识里的月亮。
那为什么短短的二十三个字会有这么大的力量,“一诗功成万诗枯”呢?我先来简要的分析一下。首先是题目——静夜思。很简短。但蕴含很丰富。“静”,宁静,平静,夜很平静,但李白却在“思”,“思”什么呢,诗中直接告诉我们,“思故乡”。这是李白离开家乡的第二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不料“心雄万夫”的李白不仅无遇知音,反而抱恙在一个小小的旅舍,“冥冥归去无人管”“天涯沦落人”了。你想想,一个游子,一个病人,一个深秋,一个夜晚,一个月亮,这五重的状态叠加最后肯定是千愁万绪,最终才凝成一个“思”字,但在旁人眼里也仅仅是个“思”字,觉得无甚稀奇。《静夜思》的基调是冷的,“思”与“静”一动一静,再加个“夜”字,便足以勾成一幅冷的图画,未读全诗,先已入画。
这幅画真正的伟大意义在于他不仅仅属于李白,也属于无数个在夜里的我们,李白有这样的状态,我们每个普通人又何尝没有呢?所以伟大的诗歌往往在于能突破阶级与身份的束缚,引起万千人的共鸣。从这一点上,李白不是虚无缥缈的“仙”,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从另一点说,李白恰是“仙”。为什么呢?这“静夜思”却是没有主语的,你说到底是谁思呢?是诗人吗?也不一定,可以代入任何人,甚至可以说是无人,只是单纯的一种“思”的行为,一种感觉,这也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不着诗人色彩。然而真正的“仙”还在后头。
“床前明月光”,这句话向来争议很大。一是争床的意思,而是争到底是“明”还是“看”。床我倾向于是井栏,这么认为的是因为假如李白在室内,此时窗户糊着纸,即使被支起来,明月也是很难看到的。第二点,针对于“明”和“看”,我更倾向于“明”。前面我已说了这“静夜思”的无人之境,而这床前“明月光”,则更是无人之境了。此句一有“明”字,则忽觉眼前明亮,朦胧恍惚的状态被惊到,于是才会“疑”为地上霜。这是一个认知事物的完整过程。说得更重一点,乃是全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蒙昧到怀疑再到反思到觉醒。短短二十字其实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而“霜”,我觉得它也是李白的象征之一,李白的诗很多都有“霜”,“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霜不仅仅是纯净的美,更有凌人的美,超世的美,因为古人认为霜从天上来,“空里流霜不觉飞”“月落乌啼霜满天”,是“降”下来的,所以我们常说霜降,虽然美好,但转瞬即逝。我觉得李白亦是霜的化身。
“举头望明月”,当然也有另一个版本“举头望山月”,我还是更倾向于“明”。有人说这是重复啰嗦,那我要问你什么时候会重复啰嗦呢?在这里,我觉得恰恰是一种强烈的情绪以一种口语式的方式直接流露出来,反而不嫌其啰嗦,更觉明白无碍。李白在这里的语言显然是吸收了民歌语言的风格,亲切自然,简直就像是他在你身边跟你不摆架子讲故事似的。他的诗歌既有《离骚》浪漫的影子,也有《诗经》亲切的影子。
“低头思故乡”,情绪瞬间一转,“天地为之久低昂”。这一转,便圆满的完成了一个中国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学范式——望月思乡。这一转进入到了完全的觉醒状态,与苏轼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觉醒有些类似。李白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中国人最深层的情感——对家的情感。中国古代从夏至清,便一直是“家”的天下,这种悠久的对家的牵挂的传统已经深深融入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一经李白写出,全然沸腾。隐藏在思乡之外的——是无限的留白与含蓄。可以是对家乡的回忆,可以是对父母的想念,对朋友的想念,亦可是孤独,寂寞,对前途的忧愁,对自我人生的感叹……这是诗简单之极则,亦是诗复杂之极则。
这首诗亦是李白“天然去雕饰”风格的一个典型代表。“豪华落尽见真淳”,“无工而无不工”。有人说这首诗“入口即化”,我认为是对的。一化就入灵魂。这种境界非有天赋不能得。看似一步,实是无穷境界。而相比于这首诗,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就要“隔”了一层,要嚼一下才能化进去。因此不明所以的人就以为写得直接就叫“天然去雕饰”,以为大吼大叫就叫“豪迈奔放”,这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