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霖新闻传播学概论考研真题精选题库
陈霖新闻传播学概论考研真题精选题库
部分摘录:
举例说明你对“冲击式排版”的理解。[武大2011年研]
答:冲击式排版是指将文字、图片、图形等可视化信息元素在版面布局上调整位置、大小,使版面布局条理化能够更加吸引人,给人带来更大的冲击力。
当今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每当我们翻阅报纸、杂志或上网浏览新闻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图片,视觉冲击力强的图片能够吸引人的视觉去注意它、感觉它、欣赏它、认识它,新闻摄影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效果、对其所表现的新闻事件,对读者的情感导向,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读者看报主要是获取信息,报纸要靠内容丰富来满足读者,版面设计的目的在于吸引读者阅读,而最能吸引读者“眼球”的确是那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版面大照片。因此,编辑在版面设计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幅图片刊发在哪个版面,哪个位置,多大尺寸,加不加标题,效果截然不同。处理得当,一张好图片可以产生一图胜千言”之功效,加倍提升图片的冲击力。处理不当,再好的图片也难发挥其效果。《闽东日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例如“防台抗台,灾后自救,重建家园”等重大题材,在第一版以醒目标题《抗天文保安宁》,大图薄文,整版图片刊发军民共同抗台抢险,保卫家园的报道。让版面产生视觉节奏起伏变化,画面造型生动活泼,真正让新闻图片在版面上“活”起来,达到很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在版面编辑中,图片大小相等的情况下,居中比周边的好,这是因为它符合人眼的视觉观看习惯。中、上、左、右、下顺序巡视。许多版面编辑都注意到这问题,在编排版面时,将主打照片或大照片放在中央或偏上位置,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在版面的设计中,合理运用图片大小,均衡对称,调和对比,粗细搭配,虚实疏密,变化统一等,既体现艺术性,又蕴藉艺术美,让静止的版面产生流动感,使无声的版面产生韵律感,展现给人们是详细的新闻信息,丰富的社会内容,浓郁的现场气氛,强烈的视觉效果。
简述深度报道对新闻采编工作的要求。[武大2011年]
答: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
(1)深度报道对采编工作的要求:把握深度报道的规律和要素,运用更为有效的采编策略与方法。
①深度报道包含事件、新闻背景、新闻前景、新闻过程、新闻分析、主观感性、新闻预测、图片说明、对策建议等,注重原因和过程。要求新闻采编不能停留于事件本身,应该立足直接,分析横向,追究纵深;分析意义,注重结果,预测未来。追根溯源,并持续追踪。
②深度报道是系统反映社会问题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方式,具有思考的科学性。这要求新闻采编工作应进行多维思考,不孤立报道单个事件,应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或观点)立体地组织新闻要素。
③深度报道的目标是主流化的,关注显著的新闻事件。这要求新闻采编中要注意新闻价值判断和把握,要考虑准备报道的事实读者是否关心,事实在多大程度上关系到多少读者的利益。选择新闻性强,事实包含多项新闻价值的、内容丰富的事件。
④深度报道是一个系统化的报道,要求新闻采编做好周密的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灵活调整计划。
(2)深度报道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抓住生活中大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使题材具有普遍意义;要努力从纵横两方面挖掘事物的背景材料,全面历史地认识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透过事实,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提出作者的真知灼见;写作方式上,可以直叙事实,也可以夹叙夹议、边述边评;并非都要长篇大论,可以大中小结合,也可以写得轻松活泼;深度新闻最忌盲目追求虚荣的“深”,空发的“大”,动不动就是“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故弄玄虚,搞“假、大、空”,过分地表现主观意识,片面地理解深度报道要具有“历史纵深感”。
......
注:本文为摘录,源自公众号【攻关课堂】资料完整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