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主食越吃得少越好吗?这些控糖的误区,一定要避开!
孩子们得了糖尿病,父母都很着急,各种方法的给孩子们进行尝试控糖。控糖不论是对糖尿病患者或是普通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在控糖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误区,这些控糖的误区,反而可能会对孩子们的健康不利,各位家长快来看看,你们是不是也这样做过呢?

误区一:血糖高,主食越吃得少越好吗?错误。
虽然吃太多的精米精面等主食,确实会使血糖升高,但是控制主食食用量,定时定量,还是可以将血糖控制平稳的。但是如果你单纯靠不吃主食或者吃太少来降血糖,没有相应的增加脂肪或者蛋白质的摄入,容易产生低血糖,容易出现反跳性的高血糖,而且你可能会因为饥饿而在节食以后暴食。
在减重饮食中有一种生酮饮食,就是将碳水控制在小于5%~10%,而主要靠高脂肪和适量蛋白质摄入来减重饮食。
对于有减重需求的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短期应用,但是一定要在专业的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对于一型糖友来说,这种饮食是禁忌的,因为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

误区二,运动量大,就能降血糖吗?错误。
有糖友认为运动强度越大,对血糖的控制越有利,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高强度的运动主要以糖的无氧酵解供能为主,反而会使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也不推荐空腹运动,很容易出现心跳加速、头晕、出冷汗、晕厥等低血糖的现象。所以有晨练习惯的糖友们建议早上先吃一点点食物,再出去运动。

误区三,血糖是不是控制得越低越好呢?错误。
血糖并不是越低越好,应该平稳降糖。控制在一个较为理想的范围,一般理想目标是:空腹的血糖4.4~7.0mmol/L,非空腹的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对于年轻的、病程短的、没有并发症和合并症的人目标更严格,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的的老年人,对于有过中风等并发症的糖友们标准相对宽松一些,低血糖的危害是很大的。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以抵消一辈子控糖带来的获益,所以血糖并不是控制的越低越好。
最后提醒各位糖友,要正确认识糖尿病,合理饮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并积极配合治疗,只要胰腺还有功能,还是有很大希望可以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