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浪姐》成牺牲品?为捧《披哥》忽略姐姐,总导演怒而注销微博

2022-07-03 22:31 作者:木槿笔记  | 我要投稿


7月3日,《乘风破浪的姐姐》与《披荆斩棘的哥哥》同时登上热搜。



起因是总导演吴梦知把节目组勾心斗角的故事搬到了公共平台,引发网友质疑节目组偏心不公平,认为对《披哥》的重视程度超过《浪姐》,不仅把《浪姐》招商的钱用在了《披哥》节目团队,还对《浪姐》的舞台、选曲、服装等都糊弄,导致姐姐无形中成了牺牲品。

随后,她又注销了微博,矛盾扩大。





吴梦知的吐槽博简单总结就是被执行导演坑了。谈判前,执行导演用“你敢不来,我就敢让会议不开始“要挟谈判,最终达成条件是双人互换工作,吴梦知开《哥哥》的13小时制作会,果果参加《姐姐》彩排调整。

结果吴梦知老老实实去开会,果果却带着《哥哥》的制作团队在《浪姐》的会议室大吃大喝,还占用会议室开《哥哥》的策划会,完全不管姐姐,最终还是她拿着扫帚赶走了《哥哥》的导演团队,把果果逼进灯光台参加彩排,惨不忍睹。



她还提出了一段关于创作的疑问,她称”在资本和数据主宰一切的世界里,还有创作吗,还有星辰大海吗“,疑似表明自己的创作困境。并称历经多年终于明白选择的意义,不是在有选择的时候做取舍,而是在没有选择的时候做抉择,也被解读在两档同质性节目中,选择了数据更好的《哥哥》。


然而,吴梦知这一系列动作并没有打消观众的质疑。很多网友都是一边同情吴梦知的遭遇,一边痛斥《浪姐》失去初心。

吴梦知因《花儿与少年》的文案大火,后一步步晋升成总策划总导演,亲手操刀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无论是立意还是内容都精彩至极,也进一步肯定了她的能力。万万没想到的是,会因为两档性质相同的节目撞车,而导致工作上面临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叫不动手下工作人员。



《浪姐》和《披哥》从属性上来说,分别是大龄女性艺人及男性艺人选择重开赛道的节目,且都选择了女团及男团的表演模式,但是细节上却又并不完全一样。

《浪姐》舞台概念只有第一季好,第二季及第三季都特别垮,还特别擅长聚焦女性矛盾,把节目中的姐姐都描绘成了张牙舞爪的女子,不是心机深就是没情商。相反,《披哥》的舞台设计及人物群像做得就更有趣,弱化了竞争意识,强调兄弟情义。



那么,《浪姐》与《披哥》输出不同的罪魁祸首是吴梦知吗?不一定,在《浪一》大获成功之后,吴梦知对于周遭做《哥哥》类型节目的声音持抗拒态度。她认为自己不行,不了解男性,且男性事业发展并没有年龄焦虑。而且,哥哥的选角过程也很难,姐姐们都很积极,多年盼来一个舞台,而哥哥们则需要节目组唤醒激活他们的战斗意志。



再联想吴梦知那篇被资本与数据主宰的世界,其实不难发现,是市场选择了哥哥。《姐姐》成功后,观众及公司也都想要复制《哥哥》版;《哥哥》播出后,观众念念不忘的有人物群像和精彩舞台,而《姐姐》就还停留在最表层一面,谁长得美,谁最敢说。

当然,这锅也不能都推给观众,跟节目价值观的引导也有关系,拿第三季来说,除了看那英斗宁静,似乎没有值得讨论的内容,失败的节目选曲加上廉价的服饰妆容让本就低迷的节目话题雪上加霜。


还是希望在《姐姐》的舞台上,能够看到更多精彩的女性魅力。也希望节目组能够多重视《姐姐》的制作,在选曲及舞台编排上尽最大的能力,而不是摆烂。而且,在编辑叙事上,也要多讲讲女性力量,姐妹情谊一样动人,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浪姐》成牺牲品?为捧《披哥》忽略姐姐,总导演怒而注销微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