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内七篇的文本和思想世界
如何判定一个文本,决定了我们以什么方式阅读文本
文本展开与思想展开,有高度的一致性
1、 内七篇的标题是怎么来?
【以篇题来概括篇章内容+统一用三字作标题】——三字标题可能是后人所加
不能确定,三字标题是否是庄子所创
篇题展开,即是思想展开的线索
2、 内七篇的标题与文本的关联何在?
逍遥游——
齐物论——齐“物论”(各种是非的意见)和“齐物”论。内七篇思想展开的绝对枢纽。
养生主——庖丁解牛,个体的生命如何正确的生活
人间世——把个体放在人间世的各种复杂的关联、位置之中,展开人正确的态度和认识
德充符——全德之人的效验和表现。向上拔高的环节。
大宗师——大宗(根源,宗从根源性谈;根据,君从主宰性谈)师,大宗即师,大宗为师
应帝王——应做主宰,每个个体的自做主宰,以真知为基础的真理性生存。
《天下篇》,详细介绍了六派思想(都谈了齐物,庄子“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批评其他)
墨翟,禽滑厘
宋钘,尹文
田骈,慎到
关尹,老聃
庄子——万物之不齐,万物之通为一
惠施
3、 内七篇的庄子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庄子之学出自老子
老子的核心问题:君人南面之术,即政治治理问题
庄子的核心问题:真知问题
——我们怎样才能获得普遍的,确定的,绝对的认识?
围绕真知:内七篇的文本展开是次第渐进,核心概念是次第出现的:
逍遥游——展开一个真知的视野:大知和真知的视野
齐物论——在各种是非之争中,试图寻找普遍的认知,提出确定真知是如何可能的问题
养生主——因是,因一切个别存有之自是。自我保存。
人间世——在复杂的人间世的特定位置上,每个人都有他的不得已。
德充符——真知所知的独体,呈现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根据
大宗师——大宗(根源,宗从根源性谈;根据,君从主宰性谈)师,大宗即师,大宗为师
应帝王——应做主宰,每个个体的自做主宰,以真知为基础的真理性生存。
自觉遵守文本的约束;看到《庄子》各章之间关联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