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考研|炳哥详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考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目前学校教职工总数达到4266人,其中专任教师2368人。专任教师中,72.5%具有高级职称,86.64%具有博士学位。汇聚了以26位两院院士、59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65位,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46位。
北航作为一所985院校且位处北京,考研难度并不低,但相对其他热门财经院校如央财、对外经贸等,难度稍减。
但北航经管类专业招生人数普遍较少,因此不同专业报考人数和分数线差距较大,经常会有专业报空现象,如果不执着于某个专业可以在专业选择上多下功夫。
01 北航经管类研究生专业概况

02 983经济学基础考试大纲
总体要求
掌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模型、基本分析方法和计算技巧 ,三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65%、65%和20%(满分150分)。
考试重点内容
(一)供求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税收分摊等的计算方法
(二)效用与消费者行为理论,能够根据效用函数求解需求函数等等
(三)厂商理论,能够进行计算分析
(四)市场结构理论,主要是厂商短期与长期均衡、市场效率,及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五)生产要素价格理论,特别是劳动的供给与需求,以及收入分配理论
(六)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
(七)宏观经济系统的主要指标与相互关系(基本定律)
(八)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IS-LM模型
(九)经济增长理论
(十)经济周期理论(又称商业周期理论)
(十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范畴、工具与效果评价
(十二)汇率决定理论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的效果分析
(十三)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特征与建模步骤
(十四)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假设、参数估计方法、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等
(十五)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异方差性、自相关性、多重共线性,以及克服随机解释变量的方法
(十六)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识别,以及各种估计方法:狭义的工具变量法、间接最小二乘法,及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03 考试题型
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判断题
简答题
分析题
计算题
论述题(可能包括但不一定在一次考试中全部出现)。
04 983经济学基础备考经验
参考书目
983经济学基础并未给出参考书目。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推荐使用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及《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两本教材,第四版、第六版、第七版均可。另针对最后两道论述常考题目,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模型这一章节可以参考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这一章节可以参考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做进一步补充。
计量经济学推荐学习李子奈版《计量经济学》。计量考试难度较大,选择题考察较细致,大题偏向于在应用和证明方面考察。
往年真题会有国际金融方面的超纲题目,但21考研并未出现。
宏微观部分试题较为常规基础,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真正的理解知识原理,题目并不是简单背诵即可的送分题。计量部分难度较大,往往大题会是证明题,是关键的拉分点。整体来讲考试偏向于理解和计算。
备考流程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
宏微观方面,推荐跟着我们课程走,每一章节采取看课本-基础课-课后练习-总结归纳的流程,打牢第一遍基础,掌握各章节基本知识点、图形画法、动态形成过程。
计量经济学方面,我们也有计量课程,在9月份-10月份开,可以在前期自己通读课本,消化基础知识,将后期课程作为进一步强化提高。
第二阶段:强化阶段
宏微观方面,跟随我们强化课程进行第二遍知识点梳理,同时配合母题课、习题课以及其他习题集做练习。宏微观知识点较多,可以绘制每章节的思维导图或者用A4纸梳理每章节重点内容。
计量经济学方面,跟随开设的计量课程进行第二遍学习,搞懂第一遍的疑惑和薄弱环节。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
宏微观方面,做历年真题,根据真题查漏补缺,并根据历年真题整理常考简答论述题目进行背诵。另,参考本年热点问题和其他类似院校论述简答整理相关知识点。
计量经济学方面,梳理基本知识点,同时根据真题整理常考知识点。
983重复率极高,尤其在选择和计算方面,大多都是往年的原题或者考过的知识点。简答论述以及计量的大题会更换,所以一定要重视真题,同时也要紧跟热点对知识点熟练掌握。
考试难度

因为北航各个专业相对招生人数较少,近三年复试分数线波动较大,不同专业分数差别较大,企业管理、会计学学硕相对较冷门,报考人数较少,金融学硕、统计学硕报考人数较多,分数线较高。
近三年统招生人数基本没有变动,但2021年北航整体扩招,经管院也有部分专业扩招。报考人数来看,每年报考人数不断增加,报考难度也不断增大。专业课普遍分数较低,导致部分考生总分或单科分数不过线。
北航采用 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计算最终排名,从21年复试成绩也可以看出,复试拉分巨大,差距可达到二三十分,复试考察内容也比较综合,不同专业考察内容各有不同。
因此除了要认真准备初试以外,复试也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