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2单位设定-流星自行榴弹炮

流星自行榴弹炮
专属阵营:中华联邦
单位种类:自行榴弹炮
单位定位:攻城单位
背景:
中华联邦在开始快速发展时期发现军备库中的老式光棱坦克已经基本跟不上时代,但由于已经脱离了盟军且对光棱武器的研发由于下层科技的原因并没有跟上从而共同导致了一个比较尴尬的情况,军队中缺少一种在中远距离可以进行强力火力输出的作战单位。
因此,上层为研发定了一系列计划,其核心为三种研发计划,分别是用于中距离打击的远程火炮,长距离打击的多管火箭炮,超长距离进行定点摧毁的弹道导弹发射平台。在国力快速进步的过程中,各项目都有不错的成绩,而远程火炮计划产物则是一种以六寸口径45倍径榴弹炮为核心的自行榴弹炮-南风。
其中最明显的特点是一系列先进且高效的通讯阵列与搜索装置,使其既可以在暂时脱离侦查单位的情况下进行一定范围的搜索,又可以接受指令后对指定坐标进行较为精确的打击,虽然在各系统间整合缺乏经验导致故障略多,但因此车体则是留足了改造空间为后续可能的升级进行铺垫。
此型车辆在进行实验之初总是因为不太可靠的系统可过远的作战距离经常被称为“敌方火力支援车”,不过在升级过程中换装了更加稳定的系统与火箭增程炮弹后成功使类似的绰号称为历史。
在数十年后,随着各国的军备竞赛开始,研发部门也为此型车辆进行过一次重构性升级,几乎翻新了所有电子设备,并且换装了七寸的60倍径榴弹炮(虽然很多人都认为这东西都不能算是榴弹炮),并因其与之前大不相同的外观被重命名为流星,不过这种大改虽然极大增加了火力不过也几乎耗完了此型车的改造潜力,也直接导致进行的后续研发直接更换了全新的车体。

单位介绍:
一种火力非常优秀的中距攻城单位,由于不错的弹道速度与可以在移动中开火,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以替代常规主战坦克。
设定数据
空重:约65t
全重最大值:100t+
乘员:2
车长(算炮管):13m+(宽高按比例)
总动力:4800马力-车载型裂变反应堆
公路最大时速:移速*12(单位km/h)
武备:
180mm榴弹炮
中型复合装甲
外置观瞄系统
一体化内置火控系统
车载型信息站
车载型搜索雷达

--遭遇战数据--
价格:1450
科技等级:T3
其他前置建筑:战车工厂
耐久:700
装甲:CN通用自行榴弹炮装甲
种类:载具中甲
特性: 电子防护系统II(受到磁能武器,闪电,磁力武器伤害降低10%*等级,受常规emp效果减少25%*等级,不受磁能武器秒杀效果,无视等级<=防火墙等级的电子入侵与重编码)
载员保护(免疫载员死亡)
冲击防护I(受撞击/冲击效果降低15%*等级)
自动维修速度:4
辐射抗性:50,火焰抗性:80,毒素抗性:80
额外伤害减免:(弱弹头:20%)
能量护盾:0
最大移动速度:6
转向速度:中
重量:3
体积:6
威胁度:6
碾轧等级:1
抗碾轧等级:2
地形适应性:3
视野:11
反隐形距离:2
反潜距离:1
心灵强度:2
编码等级:2
武器系统特性
平衡稳定器II:可移动攻击,散布范围增加0.3
武器:180mm榴弹炮
一种可以装备火箭增程炮弹的大口径火炮,由海军的废弃计划资料进行续开发而来。
轰炸
旋转炮塔
炮塔转向速度:中
炮塔转向角度:全向
弹头种类:实弹(火箭增程重榴弹)
弹头强度:强
伤害:450
攻击间隔:较长
攻击范围:0-16
溅射范围:0.6
边缘溅射伤害:35%
散布范围:0.3
特性: 火箭增程:对带有锁定的单位攻击时,射程+3,对有视野单位,射程+3
大角度炮击:在对射程>=10的区域进行攻击时,无视方位防护,无视坦克碉堡
单位支援技能相关
坐标火力支援CN-落星之雨
支援技能解锁条件:战术指挥基站
CD:2:00
花费:0
效果:使坐标范围45格内所有流星自行榴弹炮,陨星自行加榴炮对以坐标为中心的5范围内进行一轮150%伤害的增程炮击


以下挖坑
流星自行榴弹炮(T3)----(核子改造)---->陨星自行加榴炮(T4超武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