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微观-曼昆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1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1.1原理一:人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面临权衡利弊权衡取舍;
我要考虑自己的时间投入,商人考虑成本投入,社会要考虑权衡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
1.1.2原理二:得到为之魂牵梦萦之物的成本就是为其所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就是为得到某样东西必须放弃的东西,记住是必须!Ps人们摆脱不了学历崇拜,虽然这是在更高效的做出权衡,但当一个人真正有所成就之后,他会更加理解自己当时去追寻真正有价值之事。
1.1.3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不得不提【理性人:系统而且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目标的人】这个概念,这个人首先要有底层扎实成熟的心智理论,之后对自己人生阶段有责任心,他讨厌悔恨的感觉于是为自己系统地做出统筹规划尽最大努力实现目标。
理性人很少用平均指标,而是用【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进行决策。其中钻石和水的价格问题,也是对其拥有量的问题,人们拥有很多水,所以多购买一单位水的边际收益远远低于一单位钻石。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Gogogo action boy!
1.1.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引人做出行为的某样东西,有正有负】一位经济学家大胆的说,经济学就是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其他都是对这个过程的一种补充。
汽油税激励的回应就是人们更多驾驶低排量或新能源。
ps有趣的例子:1960年国会立法要求安全带,但是司机在佩安全带之后,危险驾驶是边际成本降低,于是变地更加危险。减少了死亡人数但增加了事故次数。所以思考策略要考虑其直接影响还要考虑其间接影响。
1.2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1.2.1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好;人们能在贸易之中获益。
1.2.2原理六:市场是阻止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不得不提两大对立的经济模式,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出发点不同的甚至事与愿违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之下人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个体经济收益,但在整体之中推动了整体的经济平稳,一只看不见的手作用极大。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的: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并不是出于酿酒师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处于它们利己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它们利他心的话而是说唤起它们利己心的话。社会上除了乞丐没有一个人想完全靠他人的恩惠过活。
1.2.3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产权是市场经济必须的交易条件,但是产权必须要政府权威的管辖;其次存在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市场失灵有两个原因;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1.3整体经济运行
1.3.1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生产物品和服务水平
1.3.2原理九:政府发行过多货币物价上涨
德国1921年一份报纸是0.3马克,在1922年11月变成了7000万马克,打趣的说这个物品刚刚是63美分但你排队的时间就是75美分。
Tinker bell效应:你相信他存在他才能存在的东西。例如银行挤兑。
1.3.3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取舍。
货币增加印发,社会需求增多,更多产业萌发满足需求,从而扩大就业,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失业率降低。
23年物价就会翻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