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保卫战同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国之乱(三)
欧蒂尔伯爵被活捉之后,复仇军原本要在这里大肆劫掠一番作为庆祝。 这本该是维鲁克执掌下复仇军的惯例,从还在瓦拉杜勒刚刚攻下腐芯镇来的时候,到他们结束了北国战役。 复仇军都会以一场劫掠作为庆祝和犒慰,让紧绷神经的士兵们肆意放纵一番,发泄出心中的积郁。 哪怕劫掠的程度有轻有重,比如在矮人王座的时候,他们仅仅抢掠了国库和少数豪商巨贾;而在避冬市镇那次,复仇军几乎把整座城市杀成了一片废墟。 但这一次,黑魔王却阴险地下令复仇军不许骚扰平民和农户,从抵抗的领主家抄获的财物也需要拿出一半来分给当地无地或破产的穷人。 比起被当作土匪或者异族入侵,而激起利尼维亚自上而下的一直抵抗,黑魔王更愿意以一种征服者或解放者的姿态出现。 尽管想要彻底改变迪纳斯王和利尼维亚贵族们向民众传递的印象需要些时间,但黑魔王相信这些时间都是值得的... 赛多尔准将需要在黑魔王的手谕和维鲁克定下的传统之间做出选择。 不过这个选择并没有让他花费太多时间,他不是维鲁克那派的,他知道跟着谁走更有好处。 并且从那些最不情愿的僚属们眼中,赛多尔准将还看到了另一个巨大的机会。 ...... 暴云寺院里,伊利丹将军同杰拉尔德爵士谈了一天一夜。 其实这场会谈原本伊利丹将军原本没什么兴趣,但半个月前奥利为他送来的几份秘密情报,却让他改变了观点。 关于黑魔王在占领区内的所作所为,伊利丹将军和联军高层们多少也有些了解。 但他们出于历史惯性,以及对上一次黑魔王战争期间对黑魔王的印象,并没有太多深究,仍然只是把黑魔王,当作一个想要征服世界的野心家。 所以当黑魔王安插在暴云寺院内的奸细被挖出后,除了奥利之外,也就没有太多人继续关注其背后的内情了。 可就是奥利自己,沿着黑魔王留下的情报网按图索骥,终于有了重要的发现:那就是黑魔王在瓦拉杜勒和矮人王国所作的种种变革。 黑魔王想做的,恐怕不仅是一个国王这么简单。 因为整个已知世界的历史里,哪怕是最贪权的国王,甚至是上古时代那些传说中最暴虐的豺狼人皇帝,都不曾像如今的黑魔王一般渴望攫取整个世界的力量,妄图将自己的意志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在黑魔王占领的广袤土地上,没有任何世袭贵族同他以契约的形式分享任何权力。 更重要的是,黑魔王的罪行是对如今利尼维亚和艾瑞戴尔赖以立身的传统和制度的彻底颠覆。 他先是用袭击的手段暗杀了一位领受王命、代表国王意志的边境总督,这或许可以用不道德的战争罪行来为他辩解。 他又为了夺取矮人王国而让一位国王被无名之辈杀死,这当然也可以用博古尔自愿以身殉国为他开脱。 但北国大公的下场又是如何呢? 在黑魔王眼中,无论国王或是贵族,皆与平民草芥无异。 黑魔王想要的,是摧毁利尼维亚与艾瑞戴尔赖以存在并传承千年的王权,以及这份王权背后所包含的历史与契约。 他想建立一个新世界,一套新秩序。 这无关精灵们的态度是什么,只要精灵们仍然存在着,他们就做出选择:要么抛弃过去加入黑魔王的新世界,要么为了守护自己的传承而与之抗争到底。 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选择! 奥利虽然由于自己的身份特殊,她无法直接在联军中担任什么关键的职位,仅凭前任瓦拉杜勒总督遗孀的身份,也很难在明面上左右联军的动向。 但这并不代表她没有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 正是由于她的劝谏,才让迪纳斯和利尼维亚重新评估了黑魔王的实力,邀请艾瑞戴尔一同参与第二次反对黑魔王的战争。 在眼下这样一副联军即将面临分裂的局面中,奥利又再次出来,将变化的时局展示在伊利丹面前:艾瑞戴尔与利尼维亚的联合,已经不是他们可以主动选择的事情了。 假若事情只是到这里,伊利丹将军同杰拉尔德爵士的谈判,本应该是相当顺利且愉快的。 并且以伊利丹将军的性格,也不会在收到奥利的情报后那么久,才答应杰拉尔德爵士启动和利尼维亚人的谈判,双方更没必要谈那么久。 而这一切的根源,其实都来自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除了欧蒂尔镇战役爆发外,联军大营中还发生了令一件让所有人都感到不耻的变故... 由于杰拉尔德爵士扶持诺昂爵士上位,引发其他王家私生子的不满。诺昂爵士无论从能力亦或是人品,确实都称得上是王家私生子们中的翘楚。 可面对王座的诱惑,有多少人会仅仅因为自己能力不足就轻易投降呢? 一个名叫亚兰的私生子便是其中最胆大妄为的那个。 他知道自己在军中的支持与声望都不及诺昂爵士,更没有杰拉尔德爵士这般老将愿意为其站台背书;纵使有一个野心勃勃的母家在背后支持,他在朝臣间的名头也不如嫡子更响亮。 但他作为国王近侍的身份,使他能更敏锐地注意到如今的时局不同以往。 利尼维亚的王座究竟应该花落谁家,除了依靠实力来作为支持以外,或许还可以有来自外部的力量。 面对如日中天的黑魔王和复仇军,单凭利尼维亚人自己恐怕难以在战争中保全。 若是他有办法能够成为艾瑞戴尔同利尼维亚联盟的代言人,得到艾瑞戴尔的支持并维持住这个摇摇欲坠的联盟,那么到时候即便是不支持自己的领主们,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黑魔王侵占,也不得不站在他这一边。 可亚兰爵士又没有奥利那样的情报网,更没有那份耐心来细细分析其中利害。 他的计划只是在艾瑞戴尔和利尼维亚之间创造嫌隙,而最终再由他站出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足以挑动两大王国神经的大人物们,都远远不是他这样的小卒子有胆量动手的,只有一个人是个例外。 亚兰爵士为了抓住那位小侯爵的把柄,而不停地派人在他的士兵身边旁敲侧击。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天夜里一个貌美的洗衣妇潜入帐里告诉他,她终于让一个士兵在醉酒后亲口承认,暮光公国的小侯爵曾经与他的士兵们谈论过谁更适合成为利尼维亚人的国王。 这件事往小里说,不过就是士卒和下级军官之间随意地插科打诨,斥责一番也就过去了;可往大里说,那便是反了天的不赦之罪,更何况这还涉及到利尼维亚人的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