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团结的阿拉伯有多牛?以色列恐惧,战后西方颤抖

2023-11-14 20:01 作者:孤寂寒光  | 我要投稿

自从以色列复国以来,除了1948年建国初的那场第一次战争外,后来的两场中东战争都是以色列占上风。没想到赎罪日的这场冲突,直接让犹太人重温了当年险些被灭国的恐惧。埃及方面的作战计划是先渡过苏伊士运河,突破巴列夫防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运河东岸的以色列阵地。随后,埃及先头部队乘坐小型橡皮攻击艇,在海、空军的支援下,兵分三路强渡运河。东线战场,叙利亚军队尽全力突破戈兰高地,让以色列首尾难以相顾。拿下戈兰高地后,叙利亚的地面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继续发动反击。

开战当天晚上,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就和美国总统尼克松通了电话,美国的军援随即在当晚启程。梅厄夫人放下电话,马上就下令全国总动员,25万以色列民兵和预备役士兵向国防部报到,24小时后前往前线。此时,埃及和叙利亚军队有约30万,而且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等国的援军都在路上,阿拉伯人有钱出钱、有武器出武器,各国军队以志愿方式前往战场。面对这样巨大的压力,美国国防部只能掏空家当,出动500架次运输机空运武器火速驰援以色列,其中主要是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和反坦克武器。 美国除了送来武器外,还用军事卫星给以色列提供情报,当时只有美苏有这个能力,而苏联此时已经和埃及交恶,所以埃军在战略信息上输了一筹。在卫星的辅助下,美国军事顾问制定了战术,让以军突袭埃军防线结合处的空档。很快,以色列沙龙带领装甲部队突入埃军防线,一路长驱直入,打到苏伊士河。

埃及的萨达特、叙利亚的阿萨德、约旦国王侯赛因都发现,这场战争回到了前几次战争的老路上。现在只能让联合国出面了。好在,这一次的阿拉伯世界不再静默,18日起,阿拉伯人宣布启动石油减产,并向美国及欧洲提出石油禁运威胁。要知道,石油产业在当时的全世界都是举足轻重的。石油产业不仅生产汽油,还有各类煤油、柴油、润滑油,有机化工和合成材料也多从石油工业链衍生。要是中东的石油一断,全世界的工业产业基本都要趴窝。 在巨大的压力下,联合国安理会在22日随之出台了停战决议,叙利亚和埃及立刻接受,以色列在美国授意下也表示接受。此次停战,代表着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束,背后美国和苏联都出了大力,两大巨头不希望中东再炸出影响平衡的火花。美国刚从越南脱身,国内反战情绪高涨,尼克松如履薄冰。苏联则害怕以色列真的消灭叙利亚和埃及、约旦,这会让美国彻底控制中东。

此战20天,阿拉伯联军先胜后败,伤亡上万人,损失近500架飞机,被击毁2200多辆坦克。以军伤亡较少,3000人死伤或被俘,被击毁坦克850辆,被击落战机110多架。但因为战局被外界因素扭转,战后的阿拉伯人认为这又是一次“被偷走的胜利”——和第一次中东战争一样,美国的援助挽救了几乎被灭国的以色列。 于是,阿拉伯国家为了给西方以警告,在石油输出国组织里组成小联盟,集体宣布正式减产,导致全球石油产量骤减,油价飞涨。这一举措让国际油价短时间翻了三倍,在1974年初超过10美元一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受到巨大影响,期货、股票市场跳水,各种工业生产成本飙升,一大批企业宣布破产。

很快,美国人发现自己买得起车,但加不起油,美国GDP在后几年大跌20%,欧洲、日本也情况相似,二战后西方的20年黄金时代结束,这便是西方至今心有余悸的石油危机。这次危机则成就了阿拉伯国家,这些被西方欺凌的政权发现自己原来有这么大的力量,西方人不是无敌的,他们害怕自己土地里的“黑金”。 从此以后,中东地区以色列一家独大的时代结束了,美国援助以色列,也要看阿拉伯人的脸色,所以美国此后以“撮合”为主。至少,当时最好的成绩,就是把埃及和以色列撮合到了一起,让中东再也没爆发全面战争,让中东世界迎来了数十年的和平。而这一次石油危机,也成了阿拉伯人的一次团结标志。经过石油危机,阿拉伯人郑重地警告了西方——阿拉伯人不是不团结,一旦团结会让全世界都颤抖。

团结的阿拉伯有多牛?以色列恐惧,战后西方颤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