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婉晴家庭教育丨知识分享丨教育孩子,其实是一场父母自省的旅程

2023-02-13 15:31 作者:婉晴教育  | 我要投稿


现在,

很多家庭的教育问题现象不一,但从根本上来说,孩子的问题大部分都是父母的问题。
也许这会让很多家长朋友们难以接受,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家长是树根,孩子是花朵,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也有问题。
家长们常常“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他自己的问题在孩子身上的“开花”。
家长意味着“头脑”,孩子代表着“心”。
当生命的存在看似出现问题时,那是“头脑”出了问题。
谁制造出了一个有问题的小孩?

从根源上来讲,是我们创造了一些问题概念,然后投射在孩子身上,我们把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看成了一块丑陋的石头。

如果我们认为小孩有问题时,请先静下来,让自己反着思考试试,在自身寻找一下问题的根源.

01

你的恐惧越多

你要求孩子的就越多

如果你是一个恐惧的家长,你就会有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你的恐惧越大,你眼中小孩的问题就越多。


恐惧导致控制、导致要求。


你越恐惧,你越倾向于去把握住某种东西,以让自己有安全感。


掌控者是头脑,而小孩通常都是自由的心,他们像水一样流动,很难被掌控。


这使得你越想抓住、越想驾驭、越想掌控,越抓不住,越驾驭不了,越掌控不住。


你的恐惧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因而你眼中小孩的问题也就越多。


小孩是一个有很多问题的小孩,真是这样吗?


没有你的恐惧,没有你的压制或强力控制,他仍然是一个很难教育的小孩,这是真的吗?


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


02

当你内在的恐惧越来越少

孩子才能天然成长

人们都期待自己的小孩长大以后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如何才能使一个小孩长大以后呈现出“最大”的智慧和能力?


那就是让他按照天性成长。


如果一个小孩按照他天性本然的样子成长,他长大以后的智慧和能力将会最大化。他会成为自己,成为一个内在具有力量的人。


但是如果不是那样,而是你特别有意识地去培养或训练他,成年以后,或许他在某方面的能力不错,但是他的智慧心将发挥不足。


放一匹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奔放地成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小马的主人需要多大的无惧的心:

他会担心小马在道路上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他会担心这样地放任着小马,它以后怎样,它长大会如何……


你怎么敢对你的小孩撒手?恐怕很多人没有那么大的勇气。


在一个小孩的自由形态上,可以看出一个家长无惧的心到底有多大。


不是像老天一样大胆的人,他的小孩无法享受那纯然无边的天空大地。



03

对孩子来说
什么才是最好的?



在孩子面前,我们似乎都是上帝。


在一个幼小的孩子面前,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扮演上帝:


我们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最好,我们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他最好。
从其一生的长远角度来看,你真的知道对小孩来说,什么才是最好的吗?
以你的“知道”来控制你的小孩按照你的道路行走,把你认为是好的或对的东西强加给你的小孩,那简直是一种挟持。
挟持他的生命自由,挟持他的心。
当一个人在无明中时,你怎样对待自己,你就怎样对待他人。
当你还是一个有许多问题的家长时,你怎能教育出一个和你不一样的小孩?
你管得越多,他越成为你。
你确定孩子最好的人生道路是怎样的呢?
你真正知道他到底需要什么?
你是上帝吗?
如果你真的是上帝,那就像上帝一样去做,彻底撒手让你的“孩子”自己成长。


04

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


人们往往把知识多当成有智慧,这是个错觉。


家长们在自己身上的“希望”过期了以后,他们把曾经对自己的“希望”放在了孩子身上。


他们希望自己的小孩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如何做到?往他脑子装更多的知识。


如果一个小孩在四岁时就能识别两千个字,背诵《三字经》、《千字文》,我们就以为他很聪明。


而这有什么用处?我们只不过是在往一台电脑的硬盘上多储存一些数据而已。


 智慧是一种空盈的状态,

 而不是一种满实的状态。


过多的知识只能使一个头脑变得狡猾,而狡猾并不是智慧。


如果你把他的头脑填得太满太实,犹如一个瓶子被塞得太紧太实一样,它那里面的空就成为死空,这样一个小孩的智慧就发挥不出来了。


因此,教育小孩,要注意他里面的空。


知识教育是一种有的教育,智慧教育是一种空的教育。

05

要求、期望、负责是不是爱?


当我们对一个人要求越多、期望越高、掌控得越狠——我们越负责时,我们就越爱那个人:反之,我们就不爱他,或爱他不深。


这是真的吗?这是一个错误。


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仅仅都是恐惧的替代物。


它们是恐惧的另一种化身,另一个名字。


要求、期望和负责意味着爱,你确定那是真的吗?


在我们的教育中,因为我们自己有恐惧,结果“要求”“期望”或“负责”成为了我们与另一个个体的联结。


当我们对他要求、期望或负责时,这能使我们感到与对方联结得更深、更紧,使我们自己感到安全。


教育是为了弥补安全感的,当一个人越强调教育,其背后的不安全感越大。


教育似乎是一种掌控,它建立在对未来和恐惧的幻觉基础上。教育是恐惧的面目,一个人越恐惧就越需要它,一个人越恐惧就似乎越需要教育和被教育。


万物需要的不是他人给予的教育,

而是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


而实质上,在人的智慧创造之中,也只有这一部分是真正有意义和起作用的。


要求、期望和负责是不是爱?


严格地说,那不是爱,那是完全的恐惧。


06

别把孩子当“人质”


因为家长心存恐惧,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他们在无意识中,不可避免地把孩子当成了他们自我安全感的“人质”。


你必须变成优秀和美好的,否则我就不安全;


你必须变得有能力,否则我怎么能够安心?


很多家长朋友们把孩子变成他们“内在安全”的要挟物。


当一个小孩是一个家庭中的“人质”时,这个小孩能否受到真正的良性教育?


小孩变成了整个社会或家庭的内在恐惧之河上的波涛,他当然无法获得那生命中真正需要的。


当你恐惧,他能感受到恐惧,即使他很小;当你放松或自信,他也能感受到。


小孩是一个敏感的接收器,他在反映你的声音和信息。


一个好的家长,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心”上来。


对于觉悟的家长来讲,

教育孩子是次要的,

自我教育才是真的。


当你把自己成长好了,

孩子只是美好的你的反映,

他自然会变好。


在你的子女教育中,你有没有把孩子当成你的“人质”?来检点一下你自己。

07

真正的爱是什么

我们常常会说,一个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是全然的、百分之百的。


这是真的吗?


当一个人内心还存有恐惧时,他对另一个人的爱就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


真正的爱是什么?并不是你能把自己的命都给他,也不是他要什么你都能满足或给予。


真正的爱和此无关。

真正的爱是一种无为。

真正的爱是完全无条件的。


无论如何你都爱他,怎么样你都爱他,无论他有没有完成你的期待、你的要求,按你要求的方式去活,你都会爱他。


这才是真正的爱。


这爱像老天对万物的态度一样,给予你爱,但对你没有要求、没有期待,他对你无为。


如果把这个标准称为真爱的标准,那么来检点一下,你对孩子的爱是不是真爱。


我们对我们的小孩没有期待,他怎样我们都爱他;我们尽己所能,但不要求他。


这才是真正觉悟的父母的爱。


对孩子没有期待的教育,并不比对孩子有更多所谓良好期待的教育更差。


思考一下,你觉得是这样吗?


在对待小孩的问题上,来重新思考一下你的爱,那是不是真正的爱?


08

亲子关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在当代的幼儿教育中,我们非常强调亲子关系,但存在一个所谓的亲子关系吗?


其实,整个生命存在中,根本就不存在一个你与他人的关系。


所有关系的本质,都是你与自己关系的投射。


你与你念头的关系是你与整个世界关系的母体,你所有外在的关系,都是这一关系的投射。


因此,严格地说,像不存在其他人际关系一样,也不存在一个亲子关系;因为对一个具体的你来讲,不存在一个外在的小孩,只存在一个内在的小孩。


你对你内在小孩的态度,

就是你与你外在小孩的关系


如果你与你的小孩关系混乱了,如何处理好你与他的关系?


处理好你与你内在小孩的关系——你和你信念的关系即可。


假如你与你的小孩出现了关系障碍问题,要解决的话,请深入你的内部,发现你与你念头的关系。


理解你的想法,就会调解你与他们的关系。


请注意,这一点这才是解决人际关系的根本要点。


09

要解决小孩的问题
先解决你自己的问题



在教育之中,要解决小孩的问题,先解决你的问题。


这是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没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

 就不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小孩。


一个小孩只是家庭和社会之树上的一枝花朵,它开出了家庭或社会的优点,同时它把整个家庭或社会隐藏的毛病也给开出了。


如果一棵树长的花朵有了毛病,我们通常就要深入树根去治疗,而不仅仅停留在花朵本身。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小孩出了问题,我们该深入何处对他加以帮助呢?


显然,家庭和社会是根源。



10

教育孩子就是自省与成长



我们对人生问题深入探索就会发现:


当你内在世界没问题了,外面世界的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


当我不能百分之百地,

接纳这个世界的时候,

那说明我的心还没有实现它自己的圆满。


看到世界是圆满的,

只是见证自己内在圆满的一个结果。


如果我在孩子问题上,存在着焦虑、担心或要求,那一定说明我的内心还深藏恐惧、狭隘的见解、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等无明之相。


当我不是安守在觉知上,我问题重重;当我问题重重时,我一定正在我的念头上生死翻滚。


无论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只要我还痛苦、焦虑或担心,就一定没有看破生命的幻象,没有看到存在的真相。


教育是一种自醒,一种你的自醒。


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


踩着这座桥,你回到了你自己。


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


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中,

你必圆满你自己。


同样的道理,你在圆满自身的过程中,你的小孩也会圆满。


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结果,内在世界给予外在世界美好的能量。


借着教导小孩的过程,在你自己身上下工夫吧,以此来实现整个存在的圆满。


向外劝导你的孩子,向内劝导你自己。


婉晴家庭教育丨知识分享丨教育孩子,其实是一场父母自省的旅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